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三国第一英雄是曹操吗?

    2024.02.0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三国第一英雄自然首推曹操。曹操,无论治国、理民、任人、典将、用兵,都是三国人物中的上上之人,便连“多智如妖”的诸葛孔明后来也说“曹操用兵,仿若孙吴”,那么曹操的任人用兵又有什么奥妙所在呢?本章也将为你揭开谜底。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如果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一是靠钱,二是靠人。曹操的经济来源一是靠认认真真地治理国家,增加收入,比如恢复经济,屯田养兵;二则是靠一些歪门邪道,比如盗墓,取富于先人,但是这种致富手段也备受訾议。

    经济解决了,下面靠的就是人。

    其实缔造汉朝的汉高祖刘邦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了人力支援的重要性,别看平时此公大大咧咧,迹近流氓,其实他是很有头脑,很会思考。在他功成名就之后,衣锦还乡,搂着家乡的小孩子,忘情地唱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最后一句是怎么唱的?

    肯定有人还记得,“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个“猛士”其实就是人才。我们举这个例子,更能说明以刘邦为偶像的曹操,在他的事业中,他更注意人才的招纳和巩固,把这些各门各类的人才都团结到自己的周围,加以任用,使之产生优良的效益。

    我们在上文曾提到曹操的诗作《短歌行》,其实这首诗就是曹操一首典型的求贤诗,诗里面通过“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等句子体现了曹操强烈而真挚的求贤之心。

    在现实的生活中,曹操对于关羽的赏识,对张辽的看重,对张郃的认可,对贾诩的信任,对田畴的依赖,都说明了曹操的求贤。

    他的最高境界就是诗里面所描述的像周朝的周公那样一沐三握发,一餐三吐哺,不厌其烦地去接待贤士,从而达到天下归心的效果。

    单字解释: 不 是 英 雄 不 读 三 国 三 国 第 一 英 雄 是 曹 操 吗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