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赵云为什么被称为“杂号将军”?

    2024.04.1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了汉中王,封了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可是却没有赵云,赵云的职位并没有加以提升,仍然为翊军将军。因此历史上只有四虎上将,而没有五虎上将之说。

    这让我们不禁替这个一生很少打过败仗,于当阳长坂坡曹操千军万马中单骑救啊斗的一世英杰感到委屈。仅仅因为刘备对他的不信任,使得他到死都只是个杂号将军。

    在当时,翊军将军只是杂号将军,而前、后、左、右将军是重号将军。重号将军为常设职位,可入朝参政并开府理事,又称“中朝将军”。当然,每朝常设的将军名号各不相同。按级别各朝常设的中朝将军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征东(南西北)将军、镇东(南西北)将军、安东(南西北)将军、平东(南西北)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及右将军等。

    杂号将军是中国古代武职官衔的一种统称,始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渐衰微。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在秦代以前,中国的武职将军名号只有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汉文帝时始有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后将军名号日益繁多,如骁骑、楼船、材官、伏波、贰师、度辽、龙骧等,或以所领部队,或因奉行的任务),甚至或因童谣,随立名目。而绝大多数则取威武之名,如冠军、扬威之类。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

    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更加泛滥,名目繁多,南朝梁共有三百六十一(包知加封境外人士的一百二十五号)。一般除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以外,统称为杂号将军。但亦有例外,如南朝宋四镇亦在杂号之列。唐代将军号大减,杂号将军的名称亦归废弃。

    单字解释: 赵 云 为 什 么 被 称 为 杂 号 将 军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