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擅长兵法

    2023.12.06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兴复汉室为理想,经世济民为己任。下面是有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擅长兵法,欢迎参阅。

    三国时期的军事家诸葛亮擅长兵法

    过江作说

    当时,刘表因妻家所影响,对长子刘琦渐渐不悦。刘琦十分敬重诸葛亮,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的办法,迫使诸葛亮授以对策,诸葛亮便反问刘琦: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刘琦明白他的意思,正好江夏的黄祖被孙权讨死,刘琦便自荐为江夏太守,出走江夏。

    208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军,徐庶之母被捉,徐庶只好向曹操投降。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亮主动请缨出使向孙权求救。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原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若不能当,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孙权反问诸葛亮为何刘备不投降,诸葛亮便抬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也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的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诸葛亮便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回师北还。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战后,刘备于十二月平定荆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驻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211年,益州牧刘璋派军议校尉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荡寇关羽、讨虏张飞等镇守荆州。至下年十二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并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署左府事。每每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汉中之战时,诸葛亮在成都替前线屡败屡战的刘备提供资援。220年,魏王曹丕称帝。221年,群臣听闻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刘备称汉中王后,诸葛亮官拜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车骑领司隶校尉张飞被部下暗杀,再领司隶校尉。

    临终托孤

    222年八月,刘备在东征孙吴,意图夺回荆州,失败,撤退至永安(详见夷陵之战‎)。诸葛亮反对东征计划,主张与孙吴结盟对抗曹魏,大叹可惜法正逝去,认为法正若在,必能制止刘备东征,即使刘备东征,若有法正跟随,战局也不至如此颓丧。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尚书令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涕泣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又要刘禅和其他儿子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12],开设相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大败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君甫逝,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诸葛亮(181年8月10日巳时,即辛酉年丙申月癸丑日丁巳时—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名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

    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中国三国时代蜀汉政治人物及军事家诸葛亮,当时及后世颇有评价和月旦。

    《三国演义》神化诸葛亮军事指挥才能,历史上诸葛亮军事才能不如其政治才能。

    相比起诸葛亮政治才能杰出,其军事才能稍逊,但作为军事家,得到历代兵家认可。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唐太宗与李靖多次提到诸葛亮治军之法与八阵图,评价极高,并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评选诸葛亮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为武庙十哲。诸葛亮军事著述众多,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贡献。

    汉末三国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

    杨洪: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马良: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远矣。夫变用雅虑,审贵垂明,于以简才,宜适其时。若乃和光悦远,迈德天壤,使时闭于听,世服于道,齐高妙之音,正郑、卫之声,并利于事,无相夺伦,此乃管弦之至,牙、旷之调也。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司马懿: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单字解释: 三 国 时 期 的 军 事 家 诸 葛 亮 擅 长 兵 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