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曹丕为什么要杀曹植

    2023.12.04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曹丕是枭雄曹操最喜欢的儿子之一,因为曹丕不但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建立了功勋,而且在文学上还颇有建树。那么曹丕为什么要杀曹植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解答。

    曹丕杀曹植的原因

    南北朝山水诗第一人谢灵运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然而纵然是诗才无双的曹植,在权力相争的时候,也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在老大曹昂死后,开始了长达将近十年的世子之争。在曹操临死之际方才结束。期间记载在史书中的,也就几件。而且都是以曹丕获胜而告终。最后一次交锋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值关羽进攻曹仁所部,曹操命曹植前去救曹仁。曹植因酒误事,失去了最后的机会。而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就去世了。

    大家注意到没有,曹植的谋臣是杨修,杨修厉害之处是小聪明。曹丕的谋臣是司马懿,厉害之处在于隐忍。那么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至少大部分时间,可以推测曹植都是处于优势地位,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起对曹丕的攻击,而曹丕只能小心翼翼防御,以防被抓到把柄。

    然而最后坐在龙椅上的是曹丕。本来就招到曹丕的妒恨。再加上曹植非常的有才华,后人评价曹植,李白,苏轼拥有的是仙才。必然拥有很多崇拜者。在那个时代,曹植的崇拜者们都是士族,大部分都是地主阶级。在曹植身边很容易团结一股巨大的力量。这样,会威胁到曹丕的皇位。

    对于威胁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铲除,但是碍于母后卞氏和舆论的压力,不能直接杀死。只好让他不停的换封地。不能让他积蓄属于他自己的力量。

    文章憎命达,历史就是如此神奇,或许对曹植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但是对整个中国的文化而言,却是一大幸事。在经过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名垂千古。

    曹丕,生于公元187年,卒于226年,在220年登上皇位,正式开启了三国时代。细细算来,曹丕在位不过短短六年而已。说起曹丕,人们一下子就会联想到他的弟弟曹植,想到那首流传至今的《七步诗》。

    对曹丕不熟悉的人肯定要说,曹丕没有什么本事,靠阴谋诡计登上皇位,转过身来对付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弟弟,害怕有朝一日自己的亲弟弟篡位。其实,这对曹丕是一种误读。要知道曹丕也是建安时代有名的诗人,与他父亲兄弟合称为三曹。由此可见,文学造诣也是非常深厚的。

    曹丕的天下不是从曹操手中继承过来的,而是凭借曹氏一族多年积累的资源和兵力将汉献帝拉下马,让汉献帝禅让皇位给了自己。在三十三岁的黄金年龄登上皇位,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平定了叛乱,击退外族侵犯,又与其他少数民族建立和平共处的关系,为魏国的繁荣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不过,值得讽刺的是,曹丕一上位就担心自己弟弟谋朝篡位,担心来担心去反被自己把天下给坐丢了。三十三岁登基,只在位短短九年就撒手人寰。据野史记载,曹丕不仅在杀伐决断上像极了曹操,在好色这一兴趣爱好上也得到了曹操的真传。

    虽然曹丕在位时间很短,但是在短短七年当中,他改革了中央集权制度,出台新政,拉拢士族,取得了一些成就。无奈英雄难过美人关,加上度量小,心胸狭隘,英年早逝,不得不让人唏嘘。 

    单字解释: 曹 丕 为 什 么 要 杀 曹 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