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司马炎为何能成为王位继承人?靠什么胜出?

    2023.12.24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司马炎,即晋武帝,字安世,河内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今天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后,控制了朝政,掌握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继续掌握曹魏大权,后来,司马师因为文鸯率兵突袭大营,惊吓过度,因为有眼疾,眼珠子崩出眼眶,活活痛死,死时四十八岁。

    司马师死后,其弟司马昭接棒,继续掌握朝政大权。

    然而,在确立王位继承人的问题上,司马昭却一度犹豫不决,司马昭曾想立司马师的养子司马攸为继承人。

    司马攸是司马昭次子,因司马师一口气生了五个女儿,没有儿子,所以过继司马昭次子司马攸为养子。也就是说,在法理上,司马攸是司马师的儿子。

    司马昭在确立继承人这个问题上,因何直接忽略了自己的长子司马炎呢?后来为何又改变了主意?司马炎究竟因何胜出呢?

    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嫡长子,司马攸是司马炎的同母弟弟,司马攸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才能,司马炎宽惠仁厚,深沉有度量,两个人都有不少优点。

    司马昭当初很想立司马攸,司马昭常说,我百年之后,位置应该让司马攸接班,这是我哥哥司马师的天下,如果没有我哥哥,就没有我什么事了。

    见《晋书武帝纪》:初,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无后,以帝弟攸为嗣,特加爱异,自谓摄居相位,百年之后,大业宜归攸。每曰:“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与焉。”将议立世子,属意于攸。

    然而,大臣们一致反对,有个叫何曾的人说,司马炎聪明神武,有超世才能,而且,头发长,一直垂到地上,手长过膝盖,这不是人臣之相啊!

    也就是说,司马炎攸帝王之相,怎么能做人臣下呢?司马炎手长过膝盖,和刘备有一拼。

    司马昭听了下属的话,于是便改变了主意,改立自己的长子司马炎为继承人。

    当然,这下属拍马也拍得恰到好处,深藏不露,司马昭心里肯定想让自己的长子司马炎接班,这是嫡长子,于情于理,这也是人之常情。

    见《晋书武帝纪》:何曾等固争曰:“中抚军聪明神武,有超世之才。发委地,手过膝,此非人臣之相也。”由是遂定。

    虽然司马攸也是司马昭的儿子,但是,在法理上,司马攸是司马师的儿子,这是两码事。

    就这样,司马炎被确立为王位继承人,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册封司马炎为晋国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司马昭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

    见《晋书武帝纪》:咸熙二年五月,立为晋王太子。八月辛卯,文帝崩,太子嗣相国、晋王位。

    司马炎接棒之后,继续控制朝政大权,几个月后,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2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司马炎即位为皇帝,定国号晋,改元泰始。

    从此,魏国江山,改朝换代,变成了司马氏所有。曹魏几代人,为司马氏做了嫁衣。

    司马炎在咸宁五年(279年),命令杜预、王濬发兵灭吴,统一了天下。魏蜀吴三国彻底不复存在。

    此后,司马炎见天下已定,开始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经常在后宫里赶着羊车,羊车停到哪里,就在哪个妃子那里过夜,彻底怠惰政事,并大肆分封诸王,为八王之乱埋下隐患,最终导致五胡乱华。

    单字解释: 司 马 炎 为 何 能 成 为 王 位 继 承 人 ? 靠 什 么 胜 出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