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孙权晚年不信别人,为什么会信长公主孙鲁班?

    2024.01.08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孙权晚年不信别人,为什么会信长公主孙鲁班?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尽管孙权在表面上安排了以诸葛恪为首的辅政大臣,但实际上在长期的政治运作中,孙吴宫廷中已形成了以全公主为核心的宗室势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孙权后期和少主孙亮时期的政局变化。——王永平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父亲是女儿今生最大的靠山。但显然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孙权与孙鲁班父女。事实上,孙鲁班更像是孙权上辈子不共戴天的仇人,她这辈子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要不遗余力地毁掉孙权历经三代才建立起来的江山。

    孙鲁班字大虎,东吴大帝孙权的长女,母亲是步皇后。她一婚嫁给周瑜的长子周循,此时的孙鲁班还是个温柔善良的美丽女子,可惜周循却无福消受,结婚不久就撒手人寰,连一儿半女都来不及留下。

    孙鲁班姐妹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孙权登基为帝后,又将孙鲁班下嫁给卫将军全棕,此后,孙鲁班就被称为全公主(女随夫姓)。二婚之后的孙鲁班性情大变,从小女人摇身一变成为心狠手辣的霸道公主,并开始插手东吴内政。

    孙登早逝后,孙和成为新太子,在这种情况下,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势必会成为后宫的新主人。此时,掌管后宫的全公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支持鲁王孙霸向太子孙和发起挑战,从而引爆了旷日持久、牵涉东吴政坛极广、并且最终对东吴造成沉重打击的“两宫之争”。而在孙权去世后,全公主更是一度权倾朝野,为所欲为。当然这是后话了,不在此次讨论的范围内。

    令人费解的是,在全公主兴风作浪的过程中,孙权却选择无条件地信任全公主,从而导致孙和、孙霸在“两宫之争”中两败俱伤,重创东吴朝野。

    那么,孙权为什么会无条件信任全公主呢?是全公主采取了瞒天过海之计,还是孙权糊涂一时?

    孙和剧照

    孙权爱屋及乌,孙鲁班以母显贵

    孙鲁班的母亲步练师背景惊人,她出身孙权最为倚重的淮泗集团,与淮泗集团的代表人物步骘是同族。步练师美丽大方、性格谦和,宠冠后宫,是名副其实的无冕之后(孙权不设皇后)。

    但天妨红颜,赤乌元年(孙权登基后第九年),步练师病逝,孙权为此痛不欲生,追思不已,追封步夫人为皇后,葬于蒋陵(后孙权也葬于此)。由此可见步练师在孙权心中的地位之高。

    步练师宠冠后宫,孙权爱屋及乌,自然也对孙鲁班姐妹宠爱有加。而在步练师去世后,自小就性格乖巧的长女孙鲁班,就更受因步练师的去世而“痛于厥心”的孙权宠溺了。

    孙鲁班不是太子的竞争者,孙权疏于防备

    (孙登)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三国志·吴主五子传》

    孙登年仅十二岁就被立为王太子,是孙权重点培养的皇位继承人。而孙登也不负所望,他平时礼贤下士,在镇守武昌时处理事务就谨慎得体,显示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后孙权在出征合肥时,又命孙登留守后方,孙登同样表现得游刃有余,符合孙权的预期。

    但天妒英才,吴大帝赤乌四年五月,年仅三十三岁的太子孙登病逝,这使年逾六十有一的孙权在精神,以及身体上均遭到沉重的打击。

    此后,孙权将主要精力放在新太子孙和的身上,重点是考验孙和是否具备统领东吴的能力。在此过程中,鲁王孙霸向太子孙和发起强有力的挑战,由于孙权有意放任不管,朝廷群臣也随之分裂为两派,一派拥护太子孙和,另一派则力挺孙霸,东吴进入“两宫之争”的内耗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孙权早已焦头烂额,他根本不会,也没有精力去防范不具备皇位继承人资格的全公主。在孙权的眼里,全公主还是原来的那个乖乖女孙鲁班,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当孙鲁班成为全公主后,就已经卷入了权力纷争之中。所以,孙权因为步练师的缘故,仍一如既往地宠溺着全公主,是全公主敢于插手皇室事务的最大推手。

    当然,全公主能够兴风作浪,主要还是因为她绝非等闲之辈。

    全公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善于权谋,与孙权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孙权以“好谋善断”著称,这也是他的看家本领。但长公主孙鲁班在权谋方面,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手段之狠毒、多变,堪称权术高手。

    全公主的目标,是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孙和拉下太子之位,从而阻止孙和之母王夫人代替她掌管后宫。为了达成此目标,全公主怂恿鲁王孙霸向太子孙和发起挑战,从而吸引了孙权的注意力,而她则隐身幕后见机行事。事实上,怂恿孙霸向孙和发起挑战的用心极为险恶,目的是测试孙权对太子孙和的信任程度。

    孙霸向太子孙和发起挑战是以下犯上之举,正常情况下孙权应立即出手制止,以防止事态失控,但此时孙权却一反常态地选择了保持沉默。而全公主则从孙权的反常举动中,敏锐地察觉出他对太子孙和仍心存疑虑,也就是说,孙和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于是,全公主就抓住机会,开始在孙权与孙和之间挑拨离间。

    全公主能够挑拨孙权与孙和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孙权对她绝对信任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孙权晚年唯一可以信赖的人,就是全公主了。

    英雄迟暮:孙权晚年疾病缠身,全公主成为他最为依赖、信任的人

    太子孙登的去世,使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孙权遭受重创,从此身体便每况愈下。从赤乌四年(242年)至太元元年(251年)这九年间,孙权一直都是疾病缠身。

    步练师去世后,孙权就命孙鲁班代替母亲掌管后宫,后孙鲁班虽下嫁全棕成为全公主,但仍留在宫中。在孙权卧床不起的日子里,全公主就利用其公主的身份,以及其掌管后宫的便利,将其他人员调离孙权的身边,由她亲自来照顾生病的父亲。此时所有的信息,都必须通过全公主才能传达给孙权。在这种情况下,全公主就成为孙权唯一可以信赖的人了。

    而全公主正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故意将不利于太子孙和的消息传达给孙权。孙权本来就对太子孙和心存疑虑,在全公主不断地挑拨离间下,他最终爆发,废了孙和的太子之位。

    结语

    孙鲁班是孙权与步练师所生,也是孙权的长女。由于步练师宠冠后宫,孙权爱屋及乌,宠溺孙鲁班。在步练师去世后,孙权就命孙鲁班代替母亲掌管后宫,即使在孙鲁班下嫁全棕成为全公主后,孙权仍让全公主掌管着后宫,这给了全公主插手宗室事务的机会。

    太子孙登是孙权重点培养的皇位继承人,但天妨英才,他年仅三十三岁就去世,这沉重地打击了时年61岁的孙权,从此,孙权就性情大变,从之前的英明神武,变得喜怒无常,果于杀戮。

    孙权立孙和为新太子后,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就将成为新的后宫主人,这意味着全公主必须交出掌管后宫的权力,这对全公主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于是,全公主就开始策划要废了孙和的太子之位。

    全公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权术方面与孙权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利用掌管后宫的权力,将疾病缠身、英雄迟暮的孙权与外界隔绝,使孙权与群臣之间的沟通只能通过她来传达,这就让全公主成为孙权最为倚重、信赖的人。

    所以,全公主一开始是因母显贵,后来为了达到废太子孙和的目的,不惜通过权术手段将孙权与外界隔绝,相当于软禁了疾病缠身的孙权,从而使她成为孙权最为倚重、信赖的人。也就是说,晚年的孙权并不是要信任全公主,而是不得不信任全公主。

    单字解释: 孙 权 晚 年 不 信 别 人 为 什 么 会 信 长 公 主 孙 鲁 班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