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隋炀帝广选采女 萧皇后定评

    2023.11.2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自从宣华夫人死后,炀帝总是闷闷不乐,萧皇后劝时,炀帝只回答说:“佳人难再得。”萧皇后听了笑道:“痴郎君恁地情痴,夫人已是死了,不能复生。难道除了夫人,便无其他佳丽不成?六宫之内,才人宫女,为数甚多,此中或有空谷幽兰,暗藏秀丽。待贱妾召集了她们,凭圣上拣取怎样呢?”炀帝不觉大悦说:“爱卿这等大度,足见贤德,不愧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朕躬真是万分有幸了。”

    之后,萧皇后就立即传令各宫嫔妃采女,齐集正宫外面的大殿上。听选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六宫中的一些小女儿,哪一个不想得沾雨露,希图恩宠,都赶忙涂脂抹粉,着意薰香,一个个装饰得珠围翠绕,柳媚花娇,袅袅亭亭地到了殿上。

    隋炀帝和萧皇后移席殿中,一面饮酒,一面留神瞧去,看可有绝世佳人。哪知炀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挑来拣去,都觉不合心意,瞧不上眼,失望地对萧皇后说:“庸脂俗粉,触目生憎,叫她们都走吧。”

    萧皇后只得命那些人退下。一群嫔妃采女,便乘兴而来,败兴而返,一个个又惭又恨,顷刻之间,尽行散走。炀帝笑对萧皇后说:“爱卿如何,像宣华夫人般的绝世,原是没有的了。”萧皇后接着说:“那倒不能够一笔抹杀,宫中虽是挑选不出,难道天下之大,绝色的人儿,只生宣华夫人一个不成,圣上不妨命人广选各地采女,入宫听点,定能得到美人。”炀帝不禁拊掌称善说:“朕怎么竟会想不到此,多亏爱卿提及。”炀帝当下毫不迟疑,即命心腹内侍许廷辅等,出外采选。不论官宦绅富,庶民小家,若有佳丽女子,速即选入。

    许廷辅等奉了旨意,便分头出发,倚仗官家的势力,大作威福,闹得各郡百姓,家家不得安宁。炀帝又想到选的采女一多,宫中没处安顿,更须造一个清幽绝俗的场所,安顿这些美人,当下便召集了几个心腹佞臣,一同商议办法。内中有个侍史内郎虞世基说:“圣上若需另筑宸游之所,依臣愚见,显仁宫恐不合适,殿台的气味太重,不足吟风弄月,吟诗作赋。最佳的方案,是不建大型宫殿,全采苑圃形式。择一个上佳的地段,辟地三百里,已足布置。就中将一半挖成五个大湖,分东南西北中,方圆各占十里,沿河四周,种植花草,筑就长堤。察看相宜的地势,分置亭树几所,不宜过多,便觉灵活。沿堤柳桃之间,杂以梨杏,春来景色,更可无限动人。其余一半再分为二,一半掘一个方圆四十里的大湖,湖中可造三座石山,必须高出百丈,上面建些玲珑的亭台楼阁,可内宴饮酒,远眺四周景色。大湖须与五小湖相通,驾舟往来,可无阻碍。其余一小半,相其地势如何,分建小院落十余所,便可将选得的美人,安顿在里面,以供洒扫,圣上的意下如何?”

    炀帝听了,不禁非常高兴地说:“卿的条陈,正合朕意。即委卿督造苑圃,一切便宜行事。若能早日落成,更是佳妙。”虞世基奉命行事,便在洛阳偏西,觅到了合适位置,按照自己的设计动工。征调全国各地工匠二百万人,日夜不停地劳作,到了来年六月,即已造成。同时,许廷辅等也采选到了二千名美女,进呈了名单。

    炀帝见选来美女如此之多,不禁失笑,对萧皇后说:“怎能有如此许多美人,恐怕连无盐嫫母,他们也列入了美女队伍里了。”萧皇后也笑道:“二千个里面,终有绝色的几人,不失圣上之望就是了。”炀帝说:“昨天虞世基来报,苑圃已是落成,内有十六个院落,须选择佳丽谨厚的淑媛,作为每院的主持,分掌各院。爱卿你看可好?”萧皇后乐得凑趣,随即说:“圣上的主意甚善,贱妾愿为圣上代劳,代行挑选如何?”炀帝欣然说:“爱卿若能如此,真胜我母后百倍。”

    说完,炀帝已是刻不容缓,一面命内侍设了盛筵,和萧皇后同饮,一面召许廷辅到来,命将所选的美女,分了几起,带到筵前,待萧皇后点选。廷辅便将各处美人,一起带进,逐名点至筵前。炀帝且饮且瞧,觉得一个个都生得不俗。萧皇后却是仔细端详每个人的头脸手足,凡是肥中带痴,瘦见骨露,秋波媚而不明,春山翠而不细的人,俱屏过一边。好不容易选出了十六个神清骨秀、体态安详的美人。炀帝记下了姓名,便亲自面谕,各封为四品夫人,令其分别掌管十六院事宜。又传命虞世基,监制玉印十六方,待院名题就,即和主持夫人的姓名,一并刻于印上,再行发给。

    选出的十六个夫人,无论是王、谢、秦、樊、刘、狄,还是梁、李、陈、方、田、朱和石、黄、张、柳,各有一种体态,国色天姿,不愧为群芳领袖。萧皇后又选了三百二十个人,虽是姿色稍逊于十六院夫人,却也一个个花娇柳媚,便充作了美人。每院分领二十个人,叫她们学习歌舞弹唱,供饮筵的时候取乐。其余的秀女,拣灵慧的,分发苑中亭台楼榭充役。萧皇后一一分派就绪,已是子夜过后,众秀女谢恩退出。顷刻间风流云散,殿上顿觉寂寞,一股芬芳的香味,却还弥漫在殿中。

    炀帝醉眼迷蒙,笑对萧皇后说:“爱卿品评群芳,可称公允万分了。”萧后也笑道:“如今满眼莺燕,圣上自可随意宠幸,夜夜风流,只恐要乐不思蜀了。”炀帝见萧后打趣他,便一手勾住了萧后的粉颈说:“为答谢爱卿,朕今夕就欲一幸蜀宫了,怎说乐不思蜀?”萧后不禁粉脸生春,娇面含羞。萧皇后原本是后梁主萧岿的女儿,才色兼优,也是个宫闱翘楚,士女班头,又素来婉顺,对炀帝是多方迎合,自是恩爱,从未反目。这一夜,炀帝为谢萧皇后代评美女之功,竭力效劳奉承,伺候得萧后娇啼阵阵,欲仙欲死。为博一夕之乐,萧后甘愿再代炀帝选美千人。

    不说炀帝和萧后同入寝宫,温柔乡里,共效于飞。一宵易过,又是天明,炀帝心意畅快,亲临早朝,虞世基出班上奏说:“新苑落成,敢请游幸,五湖十六苑,敬乞题名。”炀帝点头应允。待到退朝,遂与萧皇后乘了宝舆,同幸新苑。到了苑门跟首,虞世基上前接驾,炀帝便命他前导,欣然入苑。炀帝说:“此苑在洛阳之西偏,不妨即名西苑。”虞世基应声称“是”。

    炀帝又说:“苑中万汇毕呈,无香不备,亦可称为‘芳华苑’。”世基极口称赞。一路向东湖走去,只见碧柳丝丝,遍植堤上,迎风作舞,恍似折腰接驾。柳色映着波光,绿沉沉一片,十分幽凉。炀帝点头对萧后说:“此湖波光生翠,就题名为‘翠光湖’可好?”萧后说:“圣上自是定评,何必问妾?”世基接口说:“东湖题为翠光,非常恰当。”

    他们且言且行,转到了南湖,这时骄阳正高,南湖因地势关系,独占了阳和之胜,一轮红日,映照湖面,只觉金光浩荡,果成奇趣。炀帝对世基道:“此湖径可题为‘迎晖湖’,卿意如何?”世基道:“迎晖虽佳,似嫌浑伦。依臣看来,此湖独占阳光之胜,不如题为‘迎阳’。”炀帝点头称善。

    不觉又到了西湖,只见白鸥点点,出没波中,四面芙蓉临水,玉影亭亭,浩荡荡一片烂银般灿烂。萧后非常高兴地说:“此湖绝佳,圣上快题个佳名。”炀帝笑道:“朕已想好了,叫做‘银光’可好?”世基赞叹,萧后也道恰当,炀帝甚是有兴。

    不觉到了北湖,但见峥嵘怪石,崛起湖中,高低大小,形状各异,水波因风激动,向石上撞去,便发出淙淙的幽响,引人遐思,炀帝连声称好,问世基说:“此湖可题什么名儿?”世基思索了一会儿,摇头说:“还是请圣上赐名,愚臣不敢辱没此湖。”炀帝略一沉吟道:“水清因石洁,不妨叫做‘洁水湖’。”世基称赞说:“非是圣明,怎能想到,愚臣甘拜下风。”炀帝格外得意。

    不多一会儿,他们转到了中湖,却较四湖略大,一片波光,浩渺明爽,炀帝便命题为广明湖。至此,偏南的一半,全已游尽,世基奏道:“北面大湖十六苑,圣上索性看了吧。”炀帝笑道:“既来此地,怎肯只游一半。”一行人又向北逐段看来,只见曲栏幽径,亭台楼阁,勾心斗角,竞巧争新。炀帝便题大湖为北海,湖中三山,仿海上三神山的名称,分别称为蓬莱、方丈和瀛洲。放眼望去,只见海水澄青,湖光漾碧,三神山葱茏佳气,十六院点缀风流,桃成蹊,李列径,芙蕖满沼,松竹盈途,白鹤成行,锦鸡作对,金猿共啸,仙鹿交游,仿佛是缥缈云天。炀帝一行人将苑中景色看了够,徐徐行入正殿,下舆小憩,用过茶点,便令世基取过纸笔,酌取十六苑的名号。炀帝本是个风流皇帝,颇有才思,世基又是个风流狎客,夙长文笔。一君一臣,你唱我和,费了两三小时,已将各苑名号裁定,由世基一一录出,无非是景明、栖鸾、晨光、翠华、仪凤等等。

    苑名都已经定好了,炀帝便分命十六个夫人一一主持。十六苑的夫人,少不了又要谢恩一番,各自入院主政。虞世基却将刻好的玉印交予各位夫人分佩。炀帝又命内侍马忠为西苑令,专司出入启闭的事儿。十六个夫人既是奉了旨意,各人分住一苑,便一个个都想早邀君皇宠幸,各在苑中张扬铺丽,肆意地争新斗异。琴棋书画,笙管箫簧,一般乐器,各是应有尽有。真是万事皆俱备,只欠东风了。

    单字解释: 隋 炀 帝 广 选 采 女 萧 皇 后 定 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