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密的故事:隋末瓦岗军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2023.12.2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 李密" src="/uploads/images/20190711/full/6bab87a27b534cde502d03843b3b2f9764c32a25.jpg" style="width: 270px; height: 180px;">
    李密
      名人语录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是隋末瓦岗军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能文善武,联合各地农民起义军,为推翻隋王朝统治立下了卓著功勋。

      【名人历史】

       李密(582年-618年),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李密的祖辈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他年少的时候,曾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 卫。但是,他生性活泼好动,经常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有一次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可是,李密并不懊丧,他回家后发愤读 书,决心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天,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去看望朋友。一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看书。正巧,丞相杨 素坐着马车从后面赶来,看到前面这个少年还在牛背上看书,觉得奇怪。杨素就向李密招呼:“那个书生,你为什么这样用功呢?”李密回头一看,认出丞相杨素, 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揖,报了自己的姓名。杨素又问:“你在看什么书?”李密回答:“我在看史书,正在看项羽的传记。”杨素认为,这一少年很有抱负。

       回家后,杨素对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学识和才能,比你们兄弟几个都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要紧的事,可以去找他商量。”此后,李密和杨玄感交上 了朋友。后来,杨素因为受到隋炀帝猜忌,抑郁而死。613年,杨玄感决定起兵反对隋炀帝。他想起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将李密接到黎阳(今河南浚 县),向他请教推翻隋炀帝的计谋。李密给杨玄感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但是,杨玄感急于求成,不采纳李密出的计策,结果被隋军团团围住,最后被杀死。

      李密从战乱中逃走后,潜回长安。但是,隋军搜捕得很紧,李密还是被抓住了。他在被押送的路上,与十几个犯人商量,大家都把随身带的钱物送给负责押送的隋兵,供他们吃喝。然后,在一天夜里,李密等人趁隋兵酒醉糊涂时都逃跑了,大家一起投奔瓦岗军去了。

      李密投奔瓦岗军后,瓦岗军的首领翟让看到他不但年轻,又有才能,还带兵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就对他十分信任。不久,李密被翟让推为魏公,取得了组织和领导瓦岗军的权力。

       李密取得实权后,为了进一步联合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吸引隋朝文武官员前来投降,就率领大军向隋朝的都城洛阳进发。他在率领部队行进的路上,撰写了一篇讨 伐隋炀帝的檄文,号召各方人士齐心协力,共同起来推翻隋朝的统治。这一篇檄文在历数隋炀帝残暴统治、祸国殃民的罪行后,还写道:“砍尽南山所有的竹子用来 制作竹简,也写不尽杨广的罪孽;开堤决放东海的滔滔之水,也冲洗不清他的罪恶!”各地农民起义军看到这一檄文后,纷纷响应瓦岗军的号召,向隋朝发起猛烈的 攻击。618年,隋朝就被推翻了。
  • 单字解释: 李 密 的 故 事 隋 末 瓦 岗 军 起 义 的 组 织 者 和 领 导 者 之 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