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英勇无敌的唐太宗李世民在薛举和薛仁果的面前两次惨败?

    2024.02.1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薛氏父子,即薛举和薛仁果,号称西秦。关于薛仁果的名字,新旧唐书是写作“仁杲”的,而陕西礼泉的昭陵石刻等处则写为仁果。这支父子兵和李氏父子的目标一样,也是要进兵长安。结果,他们晚了一步,只好加紧围攻扶风。有一句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关中一地不容二虎,所以薛氏父子是李氏父子最大的威胁,反过来,李氏父子也是薛氏父子最大的进攻目标。

         薛举(?~618年),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隋朝末年地方割据群雄之一,金城校尉薛汪之子。 容貌魁梧,骁勇善射,初任金城校尉。钱财巨万,喜交豪杰。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正式起兵反隋,自称西秦霸王,年号秦兴。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正式称帝,迁都秦州。 武德元年(618年),带兵与唐军交战,在浅水原击败秦王李世民,俘虏唐将慕容罗睺、刘弘基等人,正欲乘胜直取长安,突然病逝。
         薛仁杲(?―618年),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隋末唐初陇西割据军阀,西秦霸王薛举长子。
      魁梧雄壮,骁勇善战,号称“万人敌”。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随父薛举起兵,割据陇西之地。薛举称帝后,册立为太子。 武德元年(618年),正式继位。带兵参与浅水原之战,为秦王李世民所败,率军投降唐朝,押送长安斩首。

     

      既然两家都互相视为仇敌,那自然是打仗没商量了。唐与西秦之间的战争是三部曲,有点像“三局两胜”,前两场各有胜负,第三场则是一战而定成败。第一场是薛仁果大战李世民,结果被打得大败。这场仗把薛举打得有点怕了,甚至问起部下“有没有投降的天子”。不过马上他们时来运转,第二次大仗就赢回来了。

     

      这一次薛举亲自出马,李渊就得亲自出马了。薛举死后,薛仁果继承了王位,于是第三次大战又开始了。这一次唐朝主帅仍为李世民,而这一次他采取的方法是后来他常用的坚壁不出,后发制人。消耗了六十天,终于把薛仁果的粮食耗尽了,因此李世民命人在浅水原引诱薛仁果,然后兵分两路进攻。西秦将领宗罗睺大败,只好逃跑。最后在折墌城,薛仁果看到大势已去,便开城投降了。

     

      战后,李世民按例做了一番分析,然后便是处理降兵降将之类的事了。李渊的意思是,因为薛仁果的人当初杀了很多唐朝将士,因此要把他们全部杀掉。这时站出来劝阻的人是李密,他认为正因为薛仁果杀了这么多人所以才会灭亡,“怀服之民,不可不抚”。可见李密其实还是很想在唐朝好好做事的,奈何李渊之城府非李密所能料——由此可见,李密也真是有点没头脑,李渊会对那些敌将起杀心,也同样会对他起杀心。不过李渊这次倒真听了他的意见,放过了其他人,但谋首,也就是薛仁果仍然被斩首。

      薛氏父子就这样被灭了。

    单字解释: 英 勇 无 敌 的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在 薛 举 和 薛 仁 果 的 面 前 两 次 惨 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