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高适、杜甫三人的关系如何?

    2023.11.16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安史之乱是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一起欣赏。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发展得最为灿烂的士气,在这段岁月中,涌现出了无数不同类型的文豪,他们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的不俗之作。高适作为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也是这些文豪中的一员,他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作为一个边塞诗人,高适自然也是一个好汉,喜欢结交天下英豪。在公元744年之时,高适偶遇了李白和杜甫,并与李白相谈甚欢,成为了好友。而这一年,李白43岁,高适40岁,杜甫32岁,因此三人之中,当属李白为大哥,同时李白还最出名,因此高适和杜甫经常跟李白混吃混喝。天宝三年秋天,李白、杜甫、高适这三位好友相约一起畅游梁宋之地,“饮酒观妓,射猎论诗,相得甚欢”,笑谈天下大势,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五年之后,高适进士及第,获得了进入官场的机会,并且仕途一片顺畅。但是可惜的是,"安史之乱"爆发了,高适不得不跟随唐玄宗逃亡。此时的唐玄宗虽然已经成为了太上皇,但是依旧胡乱指挥,使得永王李璘获得了军权。李璘是个有野心之人,他掌握了军权之后便开始了谋反之路。

    唐肃宗">唐肃宗见到此情此景焦急不已,急忙召集高适等人商议对策。高适告诉唐肃宗">唐肃宗,李璘必败,唐肃宗">唐肃宗高兴极了,将此事交给了他。而此时的高适大概不知道,李璘的军中有一个故人——李白。

    事情很快便有了结果,高适击败了李璘,而李白也因此差点被诛杀。当然,最终有人说情,所以改成了流放,但是这也代表了李白这一生已经没有指望了。杜甫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悲痛不已,从此再也不认高适这个朋友。

    或许,从大局的角度出发的话,高适并没有做错,既然选择了为唐肃宗">唐肃宗卖命,他必定是要一心一意辅佐君王的。而李白也是如此,他支持李璘,并为其献策助威,也是不留余力。只不过,李白的能力以及政治嗅觉没有高适来得灵敏罢了,最终才酿成了悲惨的后果。

    高适虽然失去了朋友,但是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反而人生越发辉煌。在后面的日子里,高适多次参与平叛安史之乱的战斗之中,并立下了赫赫战功,先后担任蜀州刺史、山南节度使,并进封为渤海县侯,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中官位最高之人。

    三人的经历说明了一个问题,天下没有永恒的朋友,你们之所以能够关系一如既往的好,只不过是因为没有遇到非做不可的伤害感情的事情罢了。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单字解释: 安 史 之 乱 爆 发 后 李 白 高 适 杜 甫 三 人 的 关 系 如 何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