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白最霸气的诗 开篇就霸气侧漏,无人能及!

    2024.03.09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李白与酒为朋,豪气万千,在这几年中,他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一篇堪称是李白写过最酷的诗,也是他一生最经典的诗词。诗中开篇就豪气干云,霸气外漏,最后14个字也成为了千古名句,人人都会背诵记忆,这首诗就是李白写给叔叔李云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此诗写于宣州,也就是李白离开京城后辗转漂泊来到的地方。而题目中的“谢朓楼”是诗人谢朓担任太守时盖的一座楼宇。诗中开头两句很有意思,按道理来说,写送别诗应该先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但是李白却直抒胸臆,通过“弃我去者”和“乱我心者”这一对比,把内心的愤懑之情和盘托出,有一种先发夺人之感。开篇的两句犹如破空的利剑,读起来酣畅淋漓,暗含着十足的气势,可谓是霸气外漏。

    李白"/>

    李白

    诗中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诗人笔锋一转,写出了眼前壮丽的景色。万里长风吹送男归的大雁,此情此景,恰好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一番。面对辽阔的自然景象,李白还是表现出了豪迈广阔的胸襟,前一句还在苦闷,后一句却打开心扉,想要痛饮尽兴,这种豪放不羁,非李白莫属。

    诗中的五、六句,李白借着“蓬莱文章”夸赞李云的文章风格上清秀俊逸,同时后一句的“小谢”说自己的诗像谢朓写的一样,有着清新脱俗的风格。李白夸赞了对方,也夸赞了自己,从这点可以看出李白是一位可爱的人。

    接着李白的写作情绪已经快到达到了顶峰,他举着酒杯遥望天上皎洁的明月,思绪万千,此时的李白,正想飞上天去,去摘下那一片星河。此时的李白,内心却是隐痛的,他“欲上青天览明月”,实则是想避开世俗这些不如意的琐事烦事,而这种夸张的写作手法,也让李白情绪逐渐爆发而出。

    前面情绪逐渐递进和渲染,此时已经达到了高潮,于是李白大笔一挥,高唱出“抽刀断水”和“举杯消愁”的诗句。抽刀砍水,水还会奔流不止,举杯喝酒,为的是消除苦闷,可是苦闷却越来越多。李白此时的内心是何等的悲苦,何等的辛酸,这满纸的泪水,李白没有写出来,但是我们却已经泪湿衣襟。难道李白活得不潇洒、不快乐吗?我们心目中那个快乐的李大哥呢?

    当李白吟唱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李白还是潇洒的,他可以在人生不得意的时候,披散着头发乘着一叶扁舟而去,将所有的苦闷抛之脑后,重头再来也不失为一种勇气。

    最后两句是一个情绪的大转折,短短14个字也是千古名句。当现实和理想存在差距的时候,李白用诗词找到了去路,虽然苦闷烦忧,但并不消极厌世,而是用另一种豪迈阔达的心胸,赢得了后人的喜爱,这就是李白和李白诗词的魅力所在。

    单字解释: 李 白 最 霸 气 的 诗 开 篇 就 霸 气 侧 漏 无 人 能 及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