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白身世之谜:说李白是隐太子李建成的玄孙有一个致命漏洞

    2024.03.30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关于诗仙李太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当时就讳莫如深,特别是对其祖父、曾祖父,史料无一记载。李白自己很少谈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讳言近亲,闪烁其辞,故布疑阵。古人对自己的族裔渊源是非常看重的,李白为何如此?

    尽管如此,但历史的尘幕中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从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料来看,关于李白的身世有两处明确的记载。宣州当涂县令李阳冰的《草堂集序》记载:“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七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与李白有通家之好的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在唐元和十二年(817)写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是这样说的:【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於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於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也说李白是凉武昭王九代孙,证据是李白孙女箱底找出“纸坏字缺”的父亲记载推断的。但为什么成了没有谱谍的绝嗣之家?为什么前几代人隐姓埋名?也都是没有说清楚。

    另外,唐梓州刺史于邵,他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纪念也曾涉及,碑文内容也是类似描述:“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

    台湾学者罗香林认为:李白乃李建成之后。韩维禄1988年撰文《李白“五世为庶”当为李建成玄孙解》论证李白乃唐宗室,李建成玄孙。持同样观点的徐本立1990年发表《李白为李渊五世孙考》亦认为李白应为凉武昭王十二世孙、太祖李虎七世孙、高祖李渊五世孙、太子建成玄孙。这就可以理解为何李白不愿意在人们面前提起自己的身世。

    而当代学者研究一般都认为李白应为凉武昭王十二世孙、太祖李虎七世孙、高祖李渊五世孙、太子建成玄孙。朱秋德在他的《论李白的宗室情结及对其人生诸要素的影响》文章中说:“李白作为沦落民间的宗室之子的人生悲剧是命定的,是谁也无法解救的。祖先的血脉周流其身使他渴望有所作为,但祖先蒙受的罪孽又使他不敢有所作为;建功立业而又害怕暴露身世使他的精神和行为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间首鼠两端------他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人,而这镣铐世人看不见,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段激情论述,倒也符合李白一生的言行。

    但是,李白要真是隐太子李建成玄孙,那这一支脉是如何逃脱隐居的呢?当时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亲手射死李建成,时年三十八岁,据记载,李建成五子一并遇害的。以李世民的手段,李建成的儿子是断不可能漏网的。这也是说李白是李建成后代的最大漏洞。总之,关于李白身世的至今仍然是迷雾重重。在出现新的证据前,一切都只能是猜测

    单字解释: 李 白 身 世 之 谜 说 李 白 是 隐 太 子 李 建 成 的 玄 孙 有 一 个 致 命 漏 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