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太子李建成在玄武门被李世民射杀 李渊难辞其咎

    2024.01.1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宫城北门玄武门发动突然袭击,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太子,为最终登上皇位扫清了道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从“玄武门之变”本身来说,李渊事先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他想不到李世民会有这么大的胆子,下手会这么狠、这么重。这从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的反应可以看出来。“玄武门之变”前一天,李世民上告李渊,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谋害自己。于是李渊计划在次日,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当日召集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并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一班重臣调节双方的矛盾。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后,李世民派大将尉迟敬德到李渊那里去报告(同时逼宫),这时李渊和裴寂、萧瑀、陈叔达这班重臣还在皇宫一边“泛舟海池”一边等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到来。看到满身血污的尉迟敬德,李渊大惊,问:“今日是谁作乱?你来这里干什么?”可见李渊对“玄武门之变”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但“玄武门之变”从本质上说是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为争夺皇位长期积累起来的矛盾的总爆发。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储李渊是知道的,为了这事李渊可以说操碎了心,也想了很多的办法。所以从解决由谁当接班人这一问题的角度来说,在“玄武门之变”前李渊是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

    李建成在玄武门被李世民射杀 李渊难辞其咎" inline="0"/>

    唐太宗李世民

    李渊为解决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做了哪些工作,想了哪些方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谈下李渊为何选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为太子。首先、李建成是嫡长子,在继位上有先天的优势。当李渊还在太原当唐公的时候,李建成就已经是世子了,当时李世民还没建功立业呢。李世民之后虽然为李渊夺得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但李建成也非等闲之辈。在一些重大决策关头,李建成也是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军事指挥上,李建成也曾亲自挂帅出征,平定了河北刘黑闼的叛乱。所以李渊称王、称帝,李建成就顺理成章成了太子。后来由于李世民的功劳越来越大,其影响力和威望逐渐超过太子李建成,这自然在这两兄弟之间产生谁当接班人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李渊想了三种措施。第一是改立李世民为太子,毕竟李世民是太原起事的首谋(当时李建成不在李渊身边),在打江山的过程中也功劳最大。所以李渊数次承诺由李世民来当太子。武德七年(624年)7月,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杨文干叛乱,高祖传召秦王李世民亲自去平叛。李渊对李世民说:“杨文干谋反牵涉到建成,恐怕响应人比较多。你最好亲自前往,回来以后,我便将你立为太子。我不愿效法隋文帝诛杀自己的儿子,届时我就把李建成降为蜀王。蜀地的兵力薄弱,如果以后他能够事奉你,你就留他一命;如果他不肯事奉你,你要捉拿他也容易啊。”只是由于李元吉与妃嫔不断为李建成求情,封德彝也为李建成说项,李渊才改变主意。之后,李渊又数次向李世民提起让他当太子,但最后都不了了之。李渊之所以下不了这个决心,除了有人为李建成说情,最重要的恐怕是李渊自己对李世民的忌惮。要知道帝王的权力是不许他人分享的,也不许受到任何人威胁的,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李建成在玄武门被李世民射杀 李渊难辞其咎" inline="0"/>

    玄武门之变

    李渊的第二个措施是把国家一分为二,分别由李建成和李世民掌管。一次,李世民到建成家里喝酒,回来后就吐血数升,似乎是中了毒。李渊知道后亲自看望李世民,对李世民说:“首建大谋,削平海内,都是你的功劳。我本来要立你为太子,结果你谦虚辞让;现在且建成年长,当太子日子也长,我不忍心废掉他。现在你们兄弟之间不能相容,如果都住在京城,必然会由纠纷。要不你就到洛阳去住吧,出了陕往东都归你管。你可以建天子的旌旗,效法汉朝汉梁孝王故事。”李世民同意了这个方案。但李建成、元吉认为这是放虎归山,将来不好办,就在李渊面前说:“秦王左右一听到洛阳去,都高兴的不得了,看样子他们是不想回来,要建独立王国了”。李渊耳根子软,加上还是猜忌李世民,这件事又不了了之。

    李渊最终采取的措施是默许李建成削减李世民的势力。这说明李渊最后还是倾向于让李建成继位,这样为避免将来出现夺嫡之争,就势必要求削减李世民的羽翼,使李世民没有实力威胁到太子的地位。在李渊的默许下,李建成和李元吉开始从各个方面着手削减李世民的势力。他们先是诬陷李世民手下大将尉迟敬德,将其下狱,差点处死;又把秦王府另一名大将程知节调到康州去做刺史;还让李渊下令把房玄龄和杜如晦逐出秦王府,让李世民失去了最重要的谋士;最后李建成借口抵御突厥,派李元吉挂帅出征,征调了大量的秦王府的精兵强将,并打算在李世民为大军饯行的时候杀死李世民。这就逼着李世民只能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在玄武门被李世民射杀 李渊难辞其咎" inline="0"/>

    尉迟敬德

    可以说正是李渊在处理接班人的问题上的犹豫反复,导致了最后“玄武门之变”的发生。如果当初李渊坚决兑现对李世民的承诺,借李建成牵涉到杨文干谋反案,废李建成太子之位,把他降为蜀王,就不会由后来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最初寄望于李渊通过正常渠道把皇位传给自己,后来觉得半分天下的方案也不错,但是李渊的一次次食言,让李世民对李渊彻底失望。加上李渊开始默认太子集团打压自己的势力,李渊在李世民心目中彻底失去了“庇护者”和矛盾“仲裁者”的地位。这促使李世民下决心铤而走险,发动“玄武门之变”。但是李渊还是认为有自己在,李世民不敢胡来,徐徐削除李世民的羽翼可以保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但李渊忘了,自己的这个儿子可是当年太原起事的首谋,是天生干大事的料,长着一颗“大心脏”。

    单字解释: 太 子 李 建 成 在 玄 武 门 被 李 世 民 射 杀 李 渊 难 辞 其 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