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徐敬业扬州起兵,武则天“玩花招”

    2023.12.09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当皇帝就得会想办法对付别人,要不然你被别人收拾了都不知道。武则天是经历过这种场合的,“玩点花招”十分正常,但治理天下就是智谋了。

    政治斗争需有高度的警觉性和严肃的缜密性。尤其在危急时刻,更要胆大心细,不能乱了方寸。武则天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尤其是擒获裴炎一事更突显其手法高明。

    徐敬业在扬州起兵,朝廷人心惶惶。武则天让大家讨论此事,大臣们几乎异口同声,请求“兴兵诛逆”。只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此人为内史裴炎。

    他向武则天进言,对于徐敬业,用不着兴师动众,抓住根本就行。武则天问他有什么妙计,裴炎说:“徐敬业兴兵作乱是打着匡复庐陵王的旗号。皇帝现在年纪不小了,却不得亲政,所以他们才有造反的借口。只要太后能够归政庐陵王,召他返宫执政,徐敬业便会不讨自平。”

    这使武则天大感意外。她从裴炎的话中觉察到一种异样的味道。徐敬业以匡复庐陵王为由谋反确实不假,但在“匡复”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企图,就是要夺取大唐政权。既然如此,身为宰相的裴炎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却说什么“不讨自平”?武则天心中升起了疑团。但她没有马上驳回裴炎的奏议,将出兵之事暂时搁置。

    退朝后,御史崔督求见。武则天连忙让内侍引崔督前来。崔督诡秘地说:“听说裴内史反对兴兵诛逆,太后不感到奇怪吗?”

    武则天没有应声,沉思地点点头。

    崔督小声地说:“臣以为事出有因。请太后想想,裴炎身为内史,为什么替逆贼代言?他一定与逆贼有瓜葛。太后也许还不知道,叛军的右长史薛仲璋上表请去江都,完全是敬业贼一手谋划的,其真实目的是助敬业贼起兵。正因为如此,敬业贼才将薛仲璋封为内史。薛贼既然是裴内史的外甥,难道会没有牵连?”

    这一席话更印证了武则天心中的狐疑。

    她当即决定,将裴炎拘捕起来,由左肃政大夫骞味道、侍御史鱼承哗严加审理。

    官高位显的宰相裴炎在一夜之间成了阶下之囚。骞味道、鱼承哗二人奉武则天之命,对裴炎进行了严刑审讯。

    裴炎受刑不过,招出了一桩事实:九月间,他曾图谋趁太后出游龙门之机,领兵突袭,拘禁太后,逼其让权,还政于太子。后因大雨,武则天取消了龙门之行,没有能实施。

    在审讯裴炎的过程中,骞味道和鱼承哗还搜得徐敬业给裴炎的一封密信。这封信非常奇怪,通篇只有两个字:“青鹅”。这难住了两位办案人,他们思来想去,不知有什么含义。

    二人把信送到武则天手上。武则天看后,大呼道:“裴炎好一个逆贼,真是用尽心机!”

    二人问是何意,武则天说,这两个字是逆贼密谋起兵的日期。“青”字上下拆开来是“十二月”,“鹅”字左右拆写是“我自与”。合起来的意思是:十二月准备在朝廷发动政变,与扬州的叛军相配合。

    至此,真相大白!武则天非常气愤,下令将裴炎囚入死牢。

    但是,武则天并未马上处死裴炎。她想,朝中决不会只有一个裴炎,既有图谋政变之徒,就有图谋政变之党。她要顺藤摸瓜,把所有的逆党一网打尽。

    这日,武则天大聚群臣,用非常平静的语气说了裴炎谋反的事。但她并没有披露其全部罪状,只是很轻松地提了一下,征询朝臣们的意见。

    朝臣不知道太后的真实目的,争相为裴炎求情。大臣刘景先和胡元范抢先力谏道:“裴内史乃社稷元臣,有功于国,天下无人不知,怎会谋反,请太后明察!”

    武则天微笑着看了看二人,说:“二卿不要把话说得太过肯定,其实,裴炎的反状确凿无疑,你们是不知道罢了。”

    二人仍然坚持道:“裴内史之忠,有目共睹,我等愿以身家性命担保裴内史不反!”

    朝臣中还有一些替裴炎说话的,惟独风阁舍人李景谌力证裴炎必反。

    通过这次议事,武则天对朝臣们的状况胸中有数了。她大力奖励那些忠耿之臣,对于或明或暗地反对她的人,则逐步地予以清除。

    武则天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女皇帝,当上皇帝就是一个奇迹,更让人惊奇的是她能将一个国家还弄得有声有色的,的确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本事。从处理裴炎的事件来看,可以看出武则天完全有点让男子汉们都羞愧的气魄,的确算得上一个皇帝。

    秦二世时,有赵高“指鹿为马”,但他那一招太过张扬。武则天则在平淡从容之中就查出了各大臣对她的心意,可谓棋高一着。同时让人知道武则天当皇帝不是闹着玩的,是有心思的,是经过一番精心的策划才坐上皇帝的宝座。

    单字解释: 徐 敬 业 扬 州 起 兵 武 则 天 玩 花 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