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历史上的李元芳是明朝人?

    2024.03.02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李元芳是明朝的文官,至于唐代的是《神探狄仁杰》杜撰出来的,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因电视剧《神探狄仁杰》拥有众多粉丝。历史上真有李元芳这个人吗?答案是,有。不过,历史上的李元芳并非狄仁杰的助手,而是明朝的一位普通官员,只方不圆的性格让他的官场生涯起起伏伏。

    李元芳出生于1489年夏天,甘肃秦安县人,由于自小聪慧伶俐,18岁中举。30岁时,李元芳被明世宗任命为顺天府宛平知县。宛平地理位置特殊,李元芳早就知道,这里到处是朝廷高官、外戚或宦官家族。他们肆意侵占百姓的农田,欺压良民,无恶不作。

    李元芳从小聪明伶俐,年龄稍长就跟从叔父李岚、李峣、李岱、李崇刻苦学习经史古义,闻名故里。明正德二年(1507)中举人。嘉靖初年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当时朝政腐败,世宗昏庸日甚,不视朝政,闭斋炼丹,以求长生不老,导致宦官专权,奸宄横行。而位于京畿的宛平县极难治理,朝廷的高官、外戚和宦官肆意威胁,无所不作。建昌侯张延龄侵占民地,惠安伯张伟私藏罪犯,民愤极大。李元芳直行己志,力张正义,不怕祸害触身,不阿于权贵,按照法律办事,使这些事情合理解决,赢得宛平百姓的称赞。东厂事件株连宛平张仲金等7人,被全部定为死罪。李元芳据证力争,使他们的冤案得以昭雪。宛平距朝廷最近,各类苛捐杂税及其摊派随时就有,如期完不成或稍慢,就有被诛杀的可能,所以宛平民众外出逃亡免遭杀害的人数超过半数。李元芳义愤填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将宛平民众深受苦难的7件事上疏皇帝请求废除。他按照实际情况,全面陈述,上疏数千言,切中要害并触及世宗皇帝炼丹求仙之非,要求将这一切全部革除。疏上五日后,不得命。当时世宗皇帝就反感上疏,恶言拒谏,“杖诛大臣无虚日”,所以群僚们都纷纷议论说:“祸且不测”。然而李元芳布袜青衣,坦然自如地拱手等待。圣旨下来后,竟全部准奏,宛平民众非常高兴,欢欣鼓舞,拍手称快,并给李元芳塑造肖像,经常纪念。李元芳以直言进谏而闻名全国,所以朝廷的有关当事者准备给皇帝推荐,让李元芳担任台谏职务。而由于官宦的阻挡,使李元芳出任登州府(今山东蓬莱)同知,后转任山西潞安府(今山西长治)同知。任职期间,政绩显著。山西巡抚和按察使一起呈文,请擢升李元芳任潞安府知府,但由于嫉妒者以拉拢关系、巴结上司为名进行诬告,吏部查无实据,使这件事不了了之。李元芳也因此遭受打击,愤慨地说:“是尚可以行吾志矣!”于是称病回归家乡,闭门不出,后病故。

    如今,李元芳后代已在海内外安居,其中不乏有寻根问祖,其今秦安后代至今还保留了李元芳的画像和生前字画,其画更是妙笔生辉,书法亦是字如其人,刚劲有力。

    大约30岁时,李元芳被明世宗任命为顺天府宛平知县。平因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历朝历代都备受重视。作为一把手的县令,虽然只有七品,却都由皇帝颁旨任命,不是一般人能担任的。李元芳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来到宛平县。因为他早就知道,这里到处是朝廷高官、外戚或宦官家族。他们肆意侵占百姓的农田,欺压良民,可以说无恶不作。

    上任后,李元芳发觉现状比想象中更糟糕,有三个案件让他寝食难安:一是村民状告建昌侯张延龄无故侵占民地;二是有人举报惠安伯张伟私藏罪犯,还暗中派人威胁举报人;三是东厂恶意诬陷张仲金等7人,全部定为死罪。张延龄是国舅爷,其姐是孝康皇后,所以对于他的恶行,一般官员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但一贯耿直的李元芳一面派人把建昌侯侵占民田的恶行调查清楚并写成材料暗中呈送张皇后,一面当庭判定:建昌侯所占民田悉数奉还村民,并做出适当赔偿;对建昌侯的处罚因涉及皇亲,交由皇帝裁决。在对待惠安伯私藏罪犯一案上,李元芳也毫不妥协,勒令他限期交出罪犯,并作好“自省书”,否则就“上报朝廷,由皇上决断”。惠安伯也听说这个“铁脖子”县令很难缠,不想此等小事闹大,只好服从。第三个案子有点棘手,因为东厂是皇帝的心腹,关进去的很难活着出来。李元芳在朝臣的帮助下,找到东厂负责的太监,当面据理力争,连续几次后,终于免去了张仲金等人的死罪。

    上任后,李元芳发觉现状比想象中更糟糕,有三个案件让他寝食难安:一是村民状告建昌侯张延龄无故侵占民地;二是有人举报惠安伯张伟私藏罪犯;三是东厂恶意诬陷张仲金等7人,全部定为死罪。

    张延龄是国舅爷,其姐是孝康皇后,所以对于他的恶行,一般官员睁只眼闭只眼。但一贯耿直的李元芳当庭判定:建昌侯所占民田悉数奉还村民。在对待惠安伯私藏罪犯一案上,李元芳也毫不妥协,勒令他限期交出罪犯,并作好“自省书”。第三个案子有点棘手,因为东厂是皇帝的心腹,写进去的人很难活着出来。李元芳在朝臣的帮助下,找到东厂负责的太监,当面据理力争,连续几次后,终于免去了张仲金等人的死罪。

    作为一方父母官,他深知百姓疾苦。于是,李元芳冒死上书:请求废除让宛平民众深受其苦的七件事,还谈及世宗皇帝炼丹求仙的害处。上书之后,他便“布袜青衣”,坦然等待受罚。

    躲居深宫的世宗最反感臣子上书,李元芳上书后5天没有消息。当时群臣们纷纷议论说“凶多吉少”。谁知世宗皇帝看完奏折后一一批准了。消息传来,宛平县百姓拍手称快。

    七条谏书受皇帝批准后,有人以为世宗对李元芳青睐有加,便推荐让其担任台谏——负责专职为皇帝提意见。宦官们暗中多方阻挠,最后李元芳只得出任登州府(今山东蓬莱)同知,几年后转任山西潞安府(今山西长治)同知。任职其间,由于政绩显着,山西巡抚和按察使一起呈文,请擢升李元芳任潞安府知府。谁知,宛平县的惠安伯等人联合宦官,诬告李元芳“拉拢关系,巴结上司”,虽然最后吏部查无实据,不了了之,但李元芳受不了这种打击,称病回归故里秦安,闭门不出,颐养天年。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12月21日,李元芳与世长辞,只留下一篇《安命赋》和一世清白名声。

    单字解释: 历 史 上 的 李 元 芳 是 明 朝 人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