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渊晋阳起兵是李世民促成的吗?详解李渊晋阳起兵的理由

    2024.03.27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渊源历史小课堂小编带您走进李渊晋阳起兵的故事。

    在正史中,一般都是这样记述这段历史的:隋朝末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人心思变,李世民趁势密谋反隋。他暗中与晋阳令刘文静、晋阳宫监裴寂联络,着手筹划起兵。刘文静审时度势,分析了天下大势,为李世民制定了在晋阳起兵、攻打大兴的周密计划。而这一切都是瞒着李世民的老爹李渊私底里筹划的。

    李世民曾经多次旁敲侧击地试探老爹的态度,但都遭到李渊的喝斥。为了说服老爹,李世民只得从李渊的朋友裴寂身上下手。裴寂时为晋阳宫监,就是皇帝晋阳行宫的总管这么个官职,由于没有得到皇帝重用,整日无所事事,就好赌个钱。李世民就令龙山县令高斌廉经常诈输给裴寂。这样一来二去,裴寂是拿人家的手短,就满口应承李世民,帮其搞定李渊,共举大业。

    有一次,裴寂趁李渊醉酒之际,献给李渊两个美女。事后,裴寂告诉李渊两位美女实为晋阳行宫的宫女。李渊大惊失色,睡了皇上的宫女,还不是砍头的死罪!此时,裴寂又劝李渊赶紧起兵吧,总不能等皇上问罪吧?与其等死,不如起事。于是,李渊中了李世民和裴寂的美人计,又逢被杨广下诏降罪,不得已起兵。

    而在温大雅所著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李渊。温大雅是晋阳起兵的亲历者,后被聘为李渊的大将军府记事参军。李世民即位后,温大雅曾出任礼部尚书。温大雅的记载应该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

    他是这样记载李渊和晋阳起兵的:李渊素有大志,隋末群雄称霸,李渊已有反隋之意,只不过在静待时机。

    大业十一年(615),李渊出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后进太原留守,抵抗突厥,镇压起义军。李渊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暗中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大业十三年(617),突厥人进犯马邑郡。太原副留守高君雅与马邑郡长王仁恭被突厥人打得落花流水。李渊是太原留守,是要负责领导责任的。杨广命太原副留守王威将李渊和高君雅拿下问罪。虽然不久李渊即被赦免,官复原职,但李渊此时已着手准备起兵。

    杨广与李渊虽是表兄表弟,可李渊手握重兵,当时民间还有“李氏为天子”的流言,所以杨广对他还是有所戒备的。他在李渊身边安排了两个眼线,太原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李渊决定先除掉这两个定时炸弹。

    天助李渊。恰在此时,马邑郡长王仁恭的部下刘武周起兵杀死王仁恭,带领人马投奔了东突厥。作为投奔东突厥的投名状,刘武周又带兵攻打李渊辖区的汾阳宫。

    这刘武周来的可真是时候,李渊正愁着招兵买马,苦于没有理由呢!在李世民、刘文静等人的帮助下,李渊很快召集一万多名人马。又下令在河东的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和在大兴的女婿柴绍三人马上回师晋阳集结。

    李渊的举动最终引起王威和高君雅的疑心。他俩决定在李渊到晋祠祈雨的时候干掉李渊。谁知这一计策被晋阳乡长刘世龙密报给了李渊。李渊先发制人,以勾引突厥入犯为名拿下了王威和高君雅。无巧不成书,过了两天,突厥真的进犯晋阳,坐实了王、高两人的罪名。王、高两人随即脑袋被砍。

    李渊深思熟虑,为了防止突厥包抄后路,他又派刘文静去忽悠突厥,与突厥交好,以获突厥始毕可汗支持。

    万事俱备,只欠一声令下。617年六月五日,李渊发布文告,宣布起兵。李渊被尊称“大将军”。随后李渊率军南下,攻城略地,直捣长安。

    据史载,李渊“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晋阳起兵的决策者无疑应为李渊,而年方十九岁的李世民是李渊的得力干将。李世民登基后,史籍过于突出其政绩,而其父李渊在儿子李世民耀眼的光环下,则显得有些黯然。

    单字解释: 李 渊 晋 阳 起 兵 是 李 世 民 促 成 的 吗 ? 详 解 李 渊 晋 阳 起 兵 的 理 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