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蕴含个人的心路历程

    2023.11.1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植物之中的百花,生来就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颂扬,并以花卉草木入诗文言志,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文学的起点《诗经》。此后,不同时代的人各有偏好,比如先秦时代的人们钟情香草,晋人爱菊,“唐人尚牡丹,宋人偏梅花”,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怀下,古人的审美取向和变迁可见一斑。

    宋代的文人对梅花尤为偏爱,但凡在文学上有些造诣的名家,几乎人人都咏过梅花,比如我们熟悉的:林逋、晏殊、苏轼、陆游、李清照等。

    宋代的人们似乎有着独特的梅花情节,几乎是人人爱梅、赏梅,尤其是南宋之后,画梅、咏梅更是蔚然成风,宋人除了关注梅花本身的形色芳香外,更重视的是梅花所代表的孤傲质洁、清高自持。

    宋代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和两宋的政治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宋代是一个时局震荡不安的朝代,纵使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但长年来内有党争,外有强敌持续骚扰入侵,尤其是靖康之耻后,更是江河日下,风雨飘摇。

    正直的文人满心忧虑却又无力改变,只好借孤傲自洁的梅花寻求精神上的出路,故而常以梅花为知己,求得一时之坦然。

    李清照作为北宋末、南宋初的女词人,她的一生经历坎坷,尤其是在宋室南渡之后,她又经历了与丈夫赵明诚的分别与天人永隔后,自己在南方颠簸漂离,境遇孤苦,几乎尝遍了人间的不幸。

    山河破碎让她愁,他乡为客让她恼,夫死家亡、自己在南方颠簸漂离的忧痛,使李清照在晚年写出了一首赏梅词,也是她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

    《清平乐》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清平乐》全词寥寥不足五十个字,却出现了三处“梅花”的字眼,这不能不叫人感到李清照对梅花的喜爱,简直是到了不吝笔墨的地步。

    但是,我们仔细阅读,就能发现,虽然词里有三处梅花,但却是三种梅花有三种不同的滋味,可谓是三重生活三重天地。

    李清照的命运实际上是和大宋王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她年轻的时候,北宋社会安定,她又出生于书香门第,在和赵明诚完婚后,琴瑟和弦,生活很幸福。

    李清照到中年的时候,金兵南下,中原沦陷,生活开始颠簸流离,到老年的时候,尝尽人间不幸后,有感而发出这首词。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李清照一生都喜爱梅花,年轻时的她每逢雪落定要踏雪寻梅,既是风雅又是少年天性。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个天真的少女站在白雪中的一颗红梅树下,巧笑倩兮,顾盼生辉,真不知醉的是人还是花。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待到年长时,过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岁,心事渐多,少了昔日单纯快乐的心境,赏梅的兴趣也淡了,只有在无意间才把玩下,或许是因为人或事,竟让自己不觉得流下满身的眼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李清照今已在远离中原的天涯海角,丈夫去世后,自己飘零沦落,已经两鬓生出了白发,此时哪里还会有心情去寻梅呢?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结尾一句,既写风势又隐含国运。本已没有心情赏梅,而寒风又将至,一夜摧残后,梅花就会败落,纵使还有赏花的心情,也是无处再寻花踪。联想到衰落的国家,和自己颠簸的命运,这又是岂能轻易改变?

    李清照借自己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个人的心路历程:年少时的快乐无忧,中年时的惆怅徘徊,老年时的孤寂凄凉。这就是李清照一生的写照,又是北宋末南宋初的社会写照。

    单字解释: 李 清 照 不 同 时 期 的 赏 梅 感 受 蕴 含 个 人 的 心 路 历 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