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行武出身赵匡胤的“知书达理”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成大事业的人不读书是不行的,赵匡胤在南征北战中完全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得学习,再不学别人就会把我的天下夺走了!

    赵匡胤是行武出身,长期操戈征战,战术精湛,可他的知识并不多。不过他能认识到这一弱点,并能坚持学习,这是可贵的。

    确实,赵匡胤自幼好动,骑射战法样样精通,对于读书没有什么兴趣。除小时候上过一段时间的私塾外,此后再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从军之初,戎马倥偬,心里想的是如何靠军功博取赏识,根本无心读书。

    后来,仗越打越大,地位越升越高,赵匡胤才感到分析形势、制定战略、给朝廷官员下达任务,原有的那点儿有限的知识已满足不了需要,读书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问题已引起了他的重视。

    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十月,赵匡胤因在征淮南攻克滁州的作战中荣立战功,被周世宗柴荣晋升为匡国军节度使,由一名普通士兵成为统治一方的藩帅,在政治上获得了成功。节度使乃是朝廷重臣,军方大将,除在军事上运筹帷幄外,还需要具有参与和介入朝政的本事和能力。赵匡胤再次强烈地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从此赵匡胤治军之余,“手不释卷”、“闻人间有奇书,不吝千金购之”。出征淮南时,南唐国主曾私进白银3000两以图收买,赵匡胤悉数送交内库。

    攻克寿州,面对府军堆积如山的金银财货,赵匡胤不为心动。相反他细心地购了一批书籍,仔细包装整理用车子运回京城,为此,有人给柴荣打小报告,称“赵某下寿州,私所载凡数车,皆重货也”。柴荣于是派人搜查赵匡胤的全部行李,却发现车中所载,除书籍之外,别无他物。

    柴荣召见赵匡胤,问:“卿身为将帅,有守边疆之责,带兵打仗,书有何用?”

    赵匡胤回答:“臣知识有限,收罗这些书是为了学习,增长智慧。”

    赵匡胤与他同时代武将的区别就在这里:一般武将只留意于流血和杀戮,而赵匡胤却懂得战争之外还有政治可图进取,因而需要比领兵打仗多得多的本事。应该说,随着赵匡胤由无心读书到自觉读书的转变,他便完成了从一介武夫到一名政治家的角色转换。

    赵匡胤取得帝位后,身份和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由统兵打仗的将帅变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由一名以作战为能事的职业军人变成了总揽军国大事的一国之主,知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规劝武臣读书。

    其实,像翰林学士卢多逊就是揣摩赵匡胤喜好读书的心理,投其所好地预先熟记赵匡胤所读的内容而取得信任的。对于不喜读书的宰相赵普,赶匡胤曾多次予以批评和规劝,由于赵匡胤“广阅经史”,身体力行的鼓励和提倡,使宋初官员中“学臣角立”,身为宰相的赵普也感到了“再不读书就会落伍”的危机,所以也始刻苦攻读,终日手不释卷。

    赵匡胤由提倡读书、喜好读书发展到重用儒臣、大兴文教,将科场代替了战场,影响和左右了一代社会风气。在他统治时期,重文抑武之风盛行。

    赵匡胤读书,带有明确的实用性,他反对为读书而读书。因此,赵匡胤读书虽多,却没有像一些帝王那样留下洋洋洒洒的诗赋文章。他那首类似于打油诗性质的《咏日》诗,还是在他感到读书无用的青少年时代的产物。当上了皇帝,书读得多了,也比较谦虚了,反倒没有写出什么东西来。当然赵匡胤确实注意通过读书来“知治乱之大体”,从历史经验中获取有益的教训。

    其实,赵匡胤不仅注意向历史学习,还注重向现实学习,从“无字之书”中吸取教训。灭完蜀后,后蜀宰相欧阳炯随孟昶入京,被授予翰林学士。

    对于南唐文人皇帝李煜,赵匡胤也有类似的感慨:“李煜若以作诗的功夫治理国家,怎么会不亡国呢!”正因为有这样一些反面教训,所以赵匡胤总是为朝廷军国大事操劳费心,不敢有丝毫的怠懈。

    单字解释: 行 武 出 身 赵 匡 胤 的 知 书 达 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