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包拯遭行刺对功臣说:去查一下刺客,功臣竟直接把刺客放走!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包拯,人们赋予他的标签是公平、正义、铁面无私。他的这一人物形象早已映入老百姓的眼帘。对于《开封有个包青天》这个歌曲,大家更是耳熟能详、可谓是家喻户晓。

    包拯生于北宋时期,天圣五年做了进士,开启了自己的官场生涯,一生中从进士一直升到了礼部尚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包拯公正无私,敢于追寻真相,也勇于挑战权贵,在他的一生中,不仅不依附权贵,还频频为百姓鸣冤,京城还传说着一句古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俗语。

    而包拯顺畅的官路历程也不完全是他自己的努力,在包拯身边,也有很多帮助他“建功立业”的大功臣,公孙策就是其中一个,他不仅在工作上给予了包拯莫大的帮助,还是包拯一生中难得的良师益友,可是最终,却是包拯亲自杀死了公孙策,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铁面无私的包青天非要杀了公孙策不可呢?

    事情还得从包拯陈州放粮开始说起,当时陈州发生了天灾,土地大旱,包拯奉命前来陈州放粮,皇帝派遣包拯执行任务的同时,还给了包拯三张空白的文书,等同于“尚方宝剑”,这三份“尚方宝剑”不仅可以按照需要填写内容,而且还能够随时使用。当时的公孙策才刚刚在包拯旗下干事不久,公孙策希望借此机会大展身手,向包拯展现自己的能力,便将三份书札“变成”了三把铡刀,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包拯看完后喜笑颜开,直夸公孙策精明能干!

    而后,公孙策跟随包拯南下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惊险的案件,有人请示包拯,河里面有尸体,很快,真凶江龙就知道了包拯决定彻查的消息,他决定主动出击,寻找机会刺杀包拯,然而并未成功,公孙策奉命追查江龙身份,无意中得知江龙的养女竟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得知女儿才是刺杀包拯的刺客后,当公孙策抓到女儿后还是果断把自己的女儿放走了。

    放走自己的女儿后,公孙策内心十分不安,决定赴死,死前还静心准备了替女儿脱罪的证据,然而,这些都没能瞒过精明的包拯,最终,包拯拨开层层迷雾,还原了公孙策私自释放亲生女儿的真相。

    包拯解决完案子,忍痛将公孙策按照当朝律法处置了,而公孙策因私放杀手而被送上了由自己亲自设计的铡刀上;在公孙策这件事情上,包拯选择了大义灭亲,即使是自己的知己好友也不例外,通过这件实情,也让大家了解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都要时刻警醒自己,切莫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你对包拯这一人设是怎样看待的呢?不妨于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一同来交流一番哦!

    单字解释: 包 拯 遭 行 刺 对 功 臣 说 去 查 一 下 刺 客 功 臣 竟 直 接 把 刺 客 放 走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