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能与唐太宗齐名?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人们经常提到“唐宗宋祖”,他们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唐宗”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是涿州人,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里。青年时代,他爱好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后来,他做了后周的将领,立了不少军功,被提拔为殿前都点检,掌握了后周的军事大权。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病死,七岁的柴宗训继位。柴宗训年幼无能,赵匡胤就和他的亲信策划政变。第二年春,他借口北汉和契丹会师南侵,率领大军,从开封出发,前往抵抗。大军走到陈桥驿,他手下的将士把一件皇帝穿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拥立他做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即位后,定国号为宋,将开封作都城,历史上称为北宋。这样,他就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

    宋太祖建立北宋后,各地的割据政权依然存在。他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花了十来年时间,陆续攻灭了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诸割据政权,顺利地实现了南方的统一。

    为了防止唐末以来藩镇跋扈局面的再现,宋太祖接受宰相赵普的建议,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公元961年初秋的一个晚上,他召集石守信等大将饮酒,对他们说:“要不是靠你们出力,我不会有今天。不过,我做了皇帝,没有一夜睡好觉。”

    石守信等人忙问原因。他说:“如果有朝一日,你们的部下把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能不做皇帝吗?”

    石守信等听了,大吃一惊,急忙问:“怎么办?”

    宋太祖说:“你们不如交出兵权,到地方上做官,买些良田美宅,再买些歌妓舞女,享乐一辈子。这样,君臣没有猜疑,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称病辞职,交出兵权,得到很多赏赐。不久,宋太祖又用同样手段,解除了一些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各给他们一个没有实权的官职,留在京城居住。宋太祖这种做法,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杯酒释兵权”。

    节度使交出兵权以后,宋太祖就派遣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政事。后来,又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地方财政。他还把地方上的精兵抽调到中央,编成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边防重要地方,派禁军轮流戍守。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结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战乱不断的局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他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因此,国力日渐衰弱,军队缺乏战斗力,留下了宋代外患不断的祸根。

    公元976年,宋太祖年满五十,正当大有作为时,突然逝世了。关于宋太祖之死,根据野史笔记的记载来推测,他很可能为其弟赵光义所杀。由于传闻异辞,这个问题已成为千古疑案了。

    单字解释: 宋 太 祖 赵 匡 胤 为 什 么 能 与 唐 太 宗 齐 名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