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活佛济公明明就是个和尚!但是为何偏偏酷爱酒与肉?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这样熟悉的歌词,说的是活佛济公的传奇故事,济公是一个才华横溢、乐善好施、深知民间疾苦能惩处为富不仁之人的罗汉。济公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身破破烂烂,他破帽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却不受戒律约束,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而其实济公是活佛,是救济百姓于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陆放翁相较,并无逊色。"如以禅学的境界论诗,则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济公在慧远圆寂之后,被逼转到净慈寺,先是替人念经兼做火化工,后来升了书记僧,却依然出入歌楼酒肆,游山玩水。他写诗自述:"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篱。"真的是活脱脱的一幅"游戏人间"的自画像,这就是济公,貌似颠疯,却常以超脱的佛法感悟,加上道学深得,善走围棋,喜斗蟋蟀,于山清水秀中自得其乐,游履所至,挥毫题墨,文词隽永。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这首诗是济公的真实写照,济公给人的印象是:外表破破烂烂,不守戒律,喜好酒肉。却也隐含着一个人生哲理:某些人外貌华贵,口中吃斋念佛,嘴甜背后却带着一把刀,且是不学无术,作恶多端。济公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与佛有缘,能扬善除恶,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又学识渊博,擅长诗文,才华横溢,这总比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好得多!正是因为济公有这种超脱的思想境界,所以才会酷爱酒肉,常用一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勉励自己!

    单字解释: 活 佛 济 公 明 明 就 是 个 和 尚 ! 但 是 为 何 偏 偏 酷 爱 酒 与 肉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