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孙嘉淦的清廉与砖头归途:一生为官的品格见证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孙嘉淦,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著名清官,以其廉洁自守、勤政爱民而受到后人的敬仰。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官场中度过,但他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形象,不曾沾染世俗的污秽。然而,在他退休归乡时,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拉了几骡车砖头回家。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成为了一段佳话,也深刻反映了孙嘉淦一生的官德和品格。

    孙嘉淦为何要拉砖头回家?这还得从他为官时的一件小事说起。据说,在孙嘉淦任职期间,他曾主持修建了一座桥梁。工程完工后,由于经费有剩余,按照常理,这部分钱款应该上缴国库或是作为奖金发放给官员。然而,孙嘉淦却选择了将这笔钱购买了砖头,准备用于自己退休后的居家修缮。

    这一决定在当时看来颇为不同寻常,甚至有些难以理解。但孙嘉淦的选择恰恰体现了他对公私分明、不占公家一分钱的坚持。他认为自己虽然负责这项工程,但剩余的钱款并不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国家的财产。因此,他没有选择将钱款带走,而是以砖头的形式实物化,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清廉。

    当孙嘉淦退休归乡时,他并没有忘记这些砖头。他让人将砖头装上骡车,一路运回家乡。这一行为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意。它不仅是孙嘉淦对自己一生清廉的自我肯定,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教育和启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作为一名官员,应当如何坚守原则,如何处理好公私关系。

    孙嘉淦的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意味深长。它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清官的期待和尊重。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孙嘉淦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习他那种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精神,这对于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