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二战时德军占领完法国后,为什么死战苏联,而放弃进攻英国?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在德军向波兰发起了闪电战,英法等国家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而英法等国组成了盟军,在法国和比利时边境防守德军的进攻,可是很快就被德军打得丢盔卸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让德军占领了法国,而盟军则靠着“敦刻尔克大撤退”从法国边境撤离,度过英吉利海峡退回了英国本土。

    希特勒放弃进攻英国的计划

    这时候希特勒已经开始计划进攻英国,并且拟定了周全的计划,但是这份计划并没有被德军执行,而是在一年之后突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军发起了进攻,以强大的火力分为三个集团军向苏联进攻。

    但是这场大战没有希特勒预想的那样进展迅速,虽然前期德军占领了大量的土地,可是相对比较重要的资源城市苏军却防守的很严密,这让希特勒一筹莫展,只能被动的陷入了苦战当中。

    在经历了几次大的消耗战之后,苏军的兵员和坦克数目不断增加,在强大的工业支撑下火力强度很快就超越了德军,虽然很难一举取得完胜,但是也遏制住了德军的攻势,反观德军在北非战场接连失利,经过阿拉曼战役丧失了北非的石油资源,最终走向了不可遏制的溃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德军无法扩大自己的优势占领英国,而转向苏联呢?

    英国军事力量强大

    首先就是英军的强大让希特勒瞠目结舌,虽然在法国战场上英军被强大的德军击败,甚至于在之后的缅甸战场和印度战场,英军跟日军的作战都屡屡失败,但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英军精锐部队,在二战结束的时候英国拥有500万的陆军,并且向盟军的各国都援助大量的武器。

    英国陆军装备了大量的坦克和火炮,总体的火力强度要比德军高,而且缅甸战场上的英军并不能代表他们的真实水平,在丘吉尔的动员之下,英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卫本土的决心非常的顽强。

    英国作为老牌帝国,在海军实力上也要比德军强上不少,如果要进行登陆作战海军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但是英军在这方面并不比德军要差,如果来一场真刀实枪的大战,英国的水平远比德军要强,在一战时期德国海军就在英军的手上吃尽苦头,所以希特勒不敢轻易尝试。

    还有就是空军实力,空军作为二战迅猛发展的兵种,希特勒在发起闪电战的时候经常运用的十分得力,但是面对德军飞机的不断轰炸,英国皇家空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虽然希特勒对此早有预料,但是在轰炸过程中发现英军真的是厚积薄发,不是可以轻易撼动的。就算德军真的能战胜英国,也会遭受重创难以继续向外扩张。

    英军陆军武器装备上相比德军也有所领先,当时德军的装备在所有的参战国家中已经算是相当先进的,德军的虎式坦克和轰炸机在二战时期都是相当出名的,但是英军却以26架战斗机就击落了德军近200架战斗机,同时英军的雷达也可以在很远距离之外就监视到德军的动向,这让德军感觉一筹莫展。

    苏联矿产资源丰盛

    其次就是苏联的资源让希特勒垂涎,苏联拥有大量的石油和钢铁资源,这都是希特勒急需的重要物资,而且苏联的工业也十分发达,如果能够占领苏联,那么希特勒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大型军工厂,而且当时苏军的防备情况也让德军垂涎。

    被希特勒蒙蔽的苏军以为希特勒的下一步进攻重点依旧在英国,完全没有预料到德军会突然对自己发动进攻,在猝不及防之下丢失了大量的土地,如果不是紧急战时动员让苏军稳住了阵脚,可能希特勒的“闪电战术”会将苏联整个吞噬。

    美国的支持

    其三就是美国对于英国的援助,在一战时期英美国家就形成了类似同盟的关系,虽然希特勒在上台之后一直努力的保持着跟美国的关系,希望美国可以保持中立,但是罗斯福政府却一眼看穿了希特勒的阴谋,秘密的对英国进行了大量的援助。

    与此同时美国开始限制对德国的出口,很多战略物资从美国购买本来物美价廉,但是在德军占领法国之后,美国就改变了自己对德军的态度,开始了各种限制政策,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还将德国在美的资产全部冻结,驱逐了德国的外交人员。

    骑虎难下

    德军之所以死咬着苏军不放,而不掉头进攻英军或者休整,完全是为了不被盟军看出破绽,因为德军的攻势一旦停下,苏军就会有更多的时间筹备军资,拉大德军跟苏军之间的差距,当时的德国虽然开足马力制造军事装备,但是因为投入到了太多战场中,跟苏军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希特勒从一开始就小看了苏联的反应能力,他以为苏联会像法国一样被迫投降,结果前线传来的战报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一名德军机枪手在战后回忆中是这样说的:"苏联士兵的数量太多了,当他们想冲向我们阵地时,我们的枪管换了一个又一个,苏军成排成排得倒下,但是他们仍然不停的换人,继续冲锋,这场面把我吓坏了。"可见苏联为了卫国战斗也是下了血本。

    总结

    最终苏联将德军的大部分兵力都拖在了本国境内,为其他的战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就像牵制日军的中国军队一样,凭借着广阔的战略纵深,让敌军陷入泥淖之中无法脱身,到了战斗的后期,就不是希特勒想要撤退就能够将部队撤回国了。苏军在东线陈兵500万对着300万德军虎视眈眈,一旦德军露出破绽苏军就会乘势进攻,让德军的装甲部队瞬间土崩瓦裂。

    当然这场卫国战争苏联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总体来说苏德双方打得两败俱伤,减轻了后来从诺曼底登陆的盟军部队压力,也为法国的解放和纳粹德国最终战败埋下了伏笔。

    单字解释: 二 战 时 德 军 占 领 完 法 国 后 为 什 么 死 战 苏 联 而 放 弃 进 攻 英 国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