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珍宝岛战败后苏联计划4路入侵中国,一周到北京,为何最终不敢打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69年3月,中苏边境的珍宝岛并不平静,中苏双方一共进行过3次战斗,这场战争的规模虽然不大,可是其背景却非常复杂,对中苏关系乃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而且,战败后的苏联甚至打算过继续将战事扩大,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还是放弃了。

    三次激战珍宝岛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由于纬度较高,水流到冬季时结冰很厚,江面还能行驶各种车辆,在中苏关系较好时此处始终一片祥和,很多人都不知道此地位于何方。

    上世纪50年代后,苏联便开始不断威胁着中国的安全,他们在中国的北方陈兵百万之巨,甚至进行了核恐吓;这样的背景下,原本就该祥和的珍宝岛瞬间成为了斗争的焦点。

    到1965年,苏联人甚至在防线上完整地构建了铁丝网、瞭望台等军事设施,并不断打着军事演习的幌子在边界地带制造摩擦事件,不少中国军民都被苏联人殴打和绑架,若是不施以颜色,那么苏联将会更加膨胀。

    明明是苏联惹是生非,可他们还偏偏要恶人先告状,说中国“想要同苏联打仗”、“有领土野心”等等。

    最初的那几年,中方顾及昔日兄弟情谊,一直对苏联的挑衅采取忍耐的态度,可苏联反而将这一切视为中方的软弱,甚至蓄意在珍宝岛地带挑起更大的战争。

    1969年3月2日的早晨,一批中国边防战士像平时一样分成两组在珍宝岛周围进行巡逻,突然,70多名苏军士兵装备齐全,带着装甲车和军车,试图抢占珍宝岛。

    危急情况下,中方立即发出警告,可苏联摆开战斗队形步步紧逼,后来竟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方6名边防战士。

    第一巡逻组的战士忍无可忍被迫自卫还击,听到枪声的第二巡逻组也立马赶来,苏联没想到中方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组织有效还击,于是这场交火在持续了一个小时左右便匆匆结束。

    没想到,苏联竟然仍不依不饶,后来的3月15日,情况更是紧张。

    一大早苏军又派出60多人悄悄从珍宝岛北端进入,并提前藏匿于密林之中准备发起偷袭,中国营长冷鹏飞立即带着加强排立即登岛,利用岛上的自然壕沟与苏军展开对峙,苏联竟又主动开火,装甲火力及轻重机枪纷纷向中方士兵射击。

    战斗爆发后,冷营长从容指挥,在50多分钟内接连打退了苏军3次进攻,苏军在蓄谋已久的第二次突袭行动中仍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只得赶紧后撤,这一次还显得有些狼狈。

    2天后,苏联人又来了,这次他们还开来了5辆坦克。

    中国边防部队早有准备,立即使用大炮轰击苏联坦克,厚厚的冰面被炸出大口,坦克也沉入江底。

    那辆坦克后来被中国海军潜水员及民兵捞出,最终送到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它成为了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物。

    从这3次作战中都能看出,当时的苏联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武器设备非常先进,因此三番五次入侵珍宝岛,均以失败而告终。

    交火中,中方也涌现出了一些英雄人物,最突出的便是孙玉国。

    孙玉国是在1968年10月才举办完婚礼,婚后马上回到虎饶边防站,那时的珍宝岛已经充满了危险的气息。

    次年3月1日,孙玉国刚刚登岛巡逻时就发现苏联两辆军车顺着冰面开过来,而且一个上尉跳下车便指着中国军人叫骂,其余苏军士兵见状纷纷拿着棍子围成一圈。

    面对如此情况,孙玉国大喊:“这是中国领土,你们必须马上离开!”

    对方听后,不但没有停止挑衅,反而下令用大棒猛击中国战士,由于边防部队有“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指示,坚决不开第一枪,因此孙玉国他们忍辱负重,将受伤的战友抗回了营地。

    孙玉国照常前去巡逻,没想到苏军竟然率先开火。看着几名战士倒下后,孙玉国立即下令还击,消灭了入侵珍宝岛的全部苏军。

    后续的两次反侵略战斗中,孙玉国镇定自若,打出了军威国威,苏联的步兵再也没有踏入这片土地,只敢用炮火轰击我军阵地。

    毛主席得知情况后,也不希望与苏联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老百姓需要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于是他在综合国际局势后指出:“对于这次边界事件,我认为是可以控制住的。”

    不久后召开九大时,毛主席还特意要求要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代表来参加,于是,身上还有着炮火硝烟的孙玉国从边防站来到北京,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会议上毛主席还起身为孙玉国带头鼓掌。

    另一边,苏联内部却是矛盾重重,政府高层的想法也各不一样,如何处理这件事也成为苏联内部的焦点问题。

    苏联人的“不甘心”

    本身就是主动挑衅的,因此苏联人一开始并没有想到会栽这么大一个跟头。

    3月2日战斗发生当天,苏联的各大电视、广播、报刊纷纷歪曲报道,硬说是中国军队先越过了边界线,因此,那些被蒙蔽双眼的苏联群众都不愿意了,超过10万人直接围在了中国大使馆外。

    苏联政府所发表的所谓声明更是不尊重历史,他们还声称在沙俄时期从未同中国签订过不平等条约,还说不存在任何领土问题,总之他们的各项说辞都是在混淆视听,也是缺乏历史常识不值得反驳的发言。

    然而,接连3次的入侵行动全部以失败而告终,这也让苏联当局颇为难堪。

    为了找回面子,苏联立即将挑衅活动从过乌苏里江扩大到黑龙江乃至整个边界范围,也从水界扩大到陆界,后续也有过一些其他冲突。

    比如在当年6月10日,几十个苏联士兵入侵新疆裕民县,强行驱赶中国牧民的羊群,还开枪打死了中国牧民孙龙珍,中国边防部队闻讯后立即赶来自卫还击。

    苏联军队一开始就决定了要挑衅,他们的每一次入侵行动也是有备而来,看到中国边防部队开枪还击后,他们立即将坦克、装甲车开入中国领土,企图挑起更大的冲突。

    8月13日,苏联竟又出动了两架战斗直升机、数十辆坦克、装甲车侵入中国境内,中国边防巡逻部队再度发起还击。

    时任边防连副连长的杨政林指挥巡逻分队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4小时,打败苏军的3次冲击,但因寡不敌众,全部牺牲。

    苏联当时也有一些自己的计划,他们在将中国视为敌人后,甚至计划从西到东兵分四路入侵中国,还有将领狂妄地叫嚣着要打到北京,这四条路分别是:哈尔滨到沈阳、内蒙古到北京、苏联边境到乌鲁木齐及空降兰州。

    通过边境的排兵布阵来看,当年苏联确实在酝酿着一场巨大战争。

    巅峰时期,他们朝中苏边境及中蒙边境地区增兵数量一度高达114万人,其中包括64个陆军师、12万空军、12万海军及其他兵力配置,这种陈兵百万的布局在很长时间内都未曾有过改变。

    1969年夏天,西伯利亚的铁路民用运输一度趋于停滞,只用于运输军火、油料、坦克、士兵等。

    时任国防部长格列奇科还公开主张使用核武器,他给出的理由是:“若是动用核武器,便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他有些想不通,但是勃列日涅夫还是能想通的,后者担心冲突会升级因此果断喊停,这也是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第二次否决动用核武,充分说明了此事件若是扩大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而苏联所谓的战术计划,到最后也并没有实施,这是几个原因共同决定的。

    珍宝岛事件爆发前,中国也已经拥有了核武器,同样具有实操能力,就算打不到大洋彼岸的美国,用来炸苏联还是可以的。

    其次,对于苏联而言,他们的兵力、武器运输全都要仰仗那一条西伯利亚铁路,若是部队快速开入中国作战,后勤补给也是跟不上的,前面一旦遭到消耗,苏联的实力也会大打折扣。

    再次,苏联的发展战略一直都是面向欧洲的,若是真的用百万大军南下,那么势必会影响到苏联高层的战略,苏联是消耗不起的,因为战争一旦打响,必定是个劳民伤财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统帅能承担得起这个后果。

    最后,中国也做好了迎接战争的准备。

    早在1969年5月,中国政府就发表了声明称:中苏边界问题演变到今天的地步,不是中国方面的责任。

    为了激发全国人民的斗争热情,各个宣传单位也开始大力宣传珍宝岛战斗的胜利,全国范围内都喊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孙玉国在大会上的发言更是使得毛主席亲自站起来带头鼓掌。

    在与林彪的会见中,毛主席也提到了“要准备打仗”和“要准备打大规模战争”,其中还包括了“常规战争”与“核战争”,根据中央的部署,各级党政机关也都安排起了相关工作,全国都在挖掘防空洞、修筑铁路与公路。

    人民解放军迅速扩编起了军队,军队数量在1969年底一度超过了631万,这个数字也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最高阶段。

    此外,中苏之间外交部的谈判也在进行,其实双方还是希望回到谈判桌上,可苏联总是希望从中捞到好处,使得谈判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长期以来的恩怨,使得中国“一边倒”的政策发生巨大变化。

    在此基础上,中国同美国的接触取得了实际步骤,双方的谈判也取得巨大成果,使得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得以确立,随时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战争也终于得到有效遏制。

    这件事也终于告一段落。

    参考资料

    珍宝岛战役与战斗英雄孙玉国——听老兵讲故事 吴冠玉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珍宝岛英雄孙玉国 霞飞 党史博览

    单字解释: 珍 宝 岛 战 败 后 苏 联 计 划 路 入 侵 中 国 一 周 到 北 京 为 何 最 终 不 敢 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