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司马昭要杀刘禅,阿斗在门上刻下了3个字,司马昭顿时杀意全无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不是英雄,也要读三国,对于喜爱历史的人来说,那段历史几乎是无法被忽视的存在。

    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所接触的来源并不是《三国志》,而是跻身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三国演义》。

    七分真,三分假,真实与虚假之中,构成了一部脍炙人口的名篇大作,只是《三国演义》中的个人色彩太过浓重,扬刘抑曹则是主旋律。

    只是封建社会下政权的争斗,正义的存在感微乎其微,刘备并不是正义的化身,曹操也不是奸臣的代表,至少在东汉末年那么多的主公中,无论是政治能力,还是军事才干,亦或者文学素养,曹操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

    只是曹操去世的太早,这才给了刘备和孙权等人称帝的机会,不过潜伏在曹氏政权中的司马懿才是最大的赢家。

    司马懿是个长寿之人,他整整熬死了曹魏数代君主,最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当权者,这一切都为他的子孙开创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263年,司马昭要完成天下一统的壮举,便派出钟会、邓艾等率领大军进攻蜀国,刘禅立即挑兵点将,命姜维率军抵抗钟会,命诸葛瞻率军抵抗邓艾,悲催的是两线皆败。

    刘禅见大势已去,自知已经无力回天,便接受了谯周投降的建议,蜀汉政权就此灭亡,刘禅也因此成为了司马昭的俘虏。

    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眠。

    司马昭看着刘禅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吃喝玩乐,一直想找借口杀了他,刘禅听说后,立即在门上刻下了3个字,司马昭看到之后,顿时杀意全无,那么刘禅刻的字是什么?

    投降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刘禅是位扶不起的阿斗,憨傻的模样只有几分可爱,根本没有皇帝应有的气魄与能力。

    但是当我们换个角度想,诸葛亮当政时,刘禅根本没有机会出现,诸葛亮死后,他又安安稳稳享受了几十年的荣华富贵,甚至当了俘虏也没丢小命。

    如果单单以憨傻来解释,似乎有些牵强,毕竟傻子可不会看人脸色行事。

    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司马昭派兵大举进攻蜀汉已是抱定了要吞并蜀汉之心,面对钟会、邓艾的强势进攻,蜀国两路大军皆败得一塌糊涂。

    对于刘禅来说,失败已成定局,他不投降,只有死。

    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舍生取义是人们所褒扬的品德,但还有句老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

    刘禅不想当英雄,甚至不想当皇帝,他想做的就是吃喝玩乐,个人追求不同,刘禅的选择虽然让后人所诟病,但至少他给了自己一个美满的结局。

    历史之中,本无太多圣人,脱去被强行披上的外衣,大家都是普通人罢了。

    在大军压境之下,刘禅投降,司马昭表示接受,为了尽地主之谊,司马昭将刘禅“请”到洛阳,司马昭还将其封为了安乐公,摆明了要告诉他,啥都别想了,好生享乐,便皆大欢喜。

    笑话

    对于享乐这事,刘禅可谓得心应手,毕竟在诸葛亮当政期间,这已是他全部的生活。

    只是刘禅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名义上还是和自己平起平坐,这让司马昭很不是滋味,在司马昭看来,众乐乐还真不如独乐乐。

    杀人不过头点地,司马昭要杀刘禅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但是刘禅太乖了,以至于根本找不到动手的借口。

    为了了却自己一桩心事,司马昭开始给刘禅挖坑,确切地说,是安排了一场盛大的宴会。

    宴会,无非是吃吃喝喝,看看表演,不过司马昭很有心,因为他特意命人为刘禅安排了一个蜀汉的节目。

    在熟悉的旋律中,勾起了无数蜀汉臣子的思乡之情,在一片呜咽之中,刘禅却高兴得手舞足蹈。

    司马昭看着刘禅如此,简直无法理解,刘禅的内心究竟在想些什么,当然,刘禅的所作所为,也让司马昭没有借口杀他,这也是刘禅第一次凭借自己的本事躲过杀身之祸。

    只是司马昭还是不放心,这次他采取更为直接的方式,直接问刘禅想不想家乡,结果得到的答案是:

    此间乐,不思蜀!

    刘禅身边的大臣郤正看不下去了,就对刘禅说,下次司马昭再问你的时候,就要痛哭流涕,说自己日夜都在思念蜀地,果真后来司马昭又问刘禅同样的问题。

    刘禅便按照郤正教的回答一遍,司马昭觉得很诧异,就问这回答是不是郤正教给他说的,结果刘禅却一本正经地说,正是如此。

    刘禅终究活成了一个笑话。

    三字

    司马昭一次又一次想找出刘禅把柄,可是刘禅都以“傻”的方式过关了,这并没有让司马昭完全放下对刘禅的顾虑。

    既然如此,倒不如直接背着少许骂名,直接送刘禅归西,只是这消息提前被刘禅获悉,思考再三,刘禅立即命人在门上刻了三个字:

    中山寨。

    等到司马昭派去诛杀刘禅的人将这三个字带回时,司马昭看到之后顿时杀意全无,此后他再也没有对刘禅动过杀心。

    那么,为何司马昭看到“中山寨”这三个字就放弃杀害刘禅的想法?

    这是因为“中山寨”三个字,如果反过来读,可以理解为“在山中”,刘禅用这三个字,是在告诉司马昭,他并没有想要光复汉室的决心,只想在山中过可以享乐的小日子,让他将心放回肚子里,他不会再想着蜀汉,更不会还将自己当皇帝。

    你做你的皇帝,我做我的安乐公。

    这便是刘禅要表达的意思。

    不过这种说法略有牵强,虽然古人喜欢用暗语,但是刘禅面对杀身之祸,哪还有什么心思玩这一套,干脆直接刻个“在山中”不是更简单干脆?

    于是又有了另外一种说法,即:

    中山寨,最后一个字其实没有什么意思,关键在于中山二字,我们都知道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那么刘禅自然也是,而中山靖王究竟何许人也?

    根据史料中山靖王名为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他为人喜好酒色,单单儿子就有100多人,而且他并认为诸侯王本就应当听听音乐、看看歌舞,畅享人间欢乐。

    所以,刘禅以这三个字告诉司马昭,自己的梦想就是称为中山靖王那样的人物,这才让司马昭彻底放下了对刘禅的杀心。

    风雨飘摇中,刘禅安安稳稳活到了六十多岁,最终得以善终,在三国乱世得以安享晚年,刘禅或许比很多人都幸福……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等。

    单字解释: 司 马 昭 要 杀 刘 禅 阿 斗 在 门 上 刻 下 了 个 字 司 马 昭 顿 时 杀 意 全 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