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朱元璋曾给地主放牛,当皇帝后如何对待他的?其做法令人敬佩不已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读史使人睿智。

    热爱品读历史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它不仅能教导我们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过去,而且能让我们深刻感悟现在,更能帮助我们洞悉迷惘的未来。

    人生之路漫漫,不能被眼前的光怪陆离的现象迷惑,要能从容地做出判断和选择,这便是研究历史的终极奥义。

    只是不同的人对历史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和思考,即便是同一个人所作的同一件事,甚至是同一本书,所能得到的评价也不尽相同。

    正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才子看见了缠绵,革命家看见了排满,流言家看见了宫闱秘事……

    历史需要细看,拨开层层迷雾,方能看清背后的真相,光鲜的外表下或许会包裹着丑陋,曾经坚持的信念或许会坍塌,那些不经意间的琐碎或许正是问题的关键。

    就拿朱元璋来说,不少人在他身上所看到的是多疑,是嗜杀,是不能同富贵的残忍,但作为一个立体人物,朱元璋能从草根逆袭为皇帝,那么背后一定不是偶然。

    朱元璋的一生是励志的,如果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华丽地完成了的逆袭,成功登上了人生巅峰。

    在当时,穷苦的底层百姓勉强度日的,靠给地主家干活过着穷苦的日子,为了能过上好日子,底层民众只能拼命生儿子,而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就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

    在他们成年之前,家中根本没有余粮,为了补贴家用,朱元璋早早就当了放牛娃给地主刘德放牛,只是却受尽了盘剥。

    那么朱元璋当皇帝后,是怎么对待刘德的?他的做法令人敬佩不已。

    孩子王

    如果不是身上有千斤重担,没人愿意拿命赌明天,如果不是家境所迫,谁都不愿意在学习年纪忍受疾苦去放牛。

    朱元璋在小小年纪给地主刘德放牛,自然也是为了能填饱肚子,不过这使得在放牛时,朱元璋结识了一批小伙伴。

    可不要小看了这些人,他们中很多都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汤和、徐达、周德兴等等都是以朱元璋马首是瞻的少年玩伴。

    说起来很多人会觉得放牛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其实根本不是如此,因为地主刘德要求每天得让牛吃饱,如果喂不饱牛,那么他们就没饭吃,甚至还会遭受一顿毒打。

    作为孩子王的朱元璋,贪玩起来总是不管不顾,有时候甚至牛都跑得不见了,他还在与徐达等人闹得疯来疯去。

    所以,每次刘德几乎都是将怒火发在朱元璋身上,时常被鞭策一下,朱元璋的恨意也与日俱增,以至于他还想出了报复刘德的办法。

    朱元璋想到的办法是偷偷吃了母牛刚生下的小牛,等他将想法告诉徐达等人时,他们几乎不敢相信朱元璋竟然如此大胆,但在朱元璋的怂恿下,他们还是坚定不移跟朱走。

    在朱元璋的指挥下,他们合力宰杀了小牛,然后烤着吃牛肉,唯独留下了小牛的尾巴,等他们吃完就转意地方,在一处悬崖处等待,让一个小伙伴去报信,说小牛掉进了悬崖。

    等刘德赶到时,朱元璋便拿出牛尾巴,说几个人奋力拉扯,将牛尾巴给拉断了,小牛也没能救上来。

    求施舍

    刘德看着朱元璋等人的表演,自然不肯相信,但是一时间又找不到把柄,只好悻悻而归,但回去之后,还是将朱元璋给打了一顿,呵斥他看牛不利。

    孟子有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随着朱元璋年龄增长,他的所遭受的磨难却与日俱增。

    公元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继而引发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

    死者为大,要入土为安,可是朱元璋家里实在太穷了,不仅没有钱买棺材,就连埋葬亲人的地方都没有。

    朱元璋无奈只能去求刘德,希望刘德能看父母为他劳作了一辈子的面子上,施舍给点钱买棺材,顺便给块地,安葬父母。

    刘德听后直接踹翻了他,让他滚开,在刘德看来,自己的土地金贵,怎么能给这些下层人,毕竟当时死得人很多,刘德也害怕一旦他给了朱元璋,那么后续将有源源不断的麻烦。

    朱元璋实在没办法,只能苦苦哀求,但得到的又是一番羞辱和责骂,后来邻居刘继祖实在看不下去,就给了朱元璋一块地,让他安葬了父母和哥哥。

    自此之后,朱元璋便踏上了乞讨和流浪生涯,而殊不知,命运之神的眷顾已经悄然来临,并推搡着他一步步当上了皇帝。

    大智慧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对自己儿时的遭遇始终耿耿于怀,他无法忘记自己受到的屈辱,更不愿意地主和官员欺压百姓。

    为此,朱元璋制定了不少针对官员和地主的制度,并且以极其强硬和残忍的手段,让整个王朝为之颤栗。

    当然,最担惊受怕的人物自然要数刘德,毕竟他在朱元璋小的时候,可没少打他,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朱元璋并没有报复。

    朱元璋返回家乡的时候,可谓是荣归故里,这时候刘德虽然已经老了,但还是匍匐在朱元璋的脚下求饶,大气都不敢出。

    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曾经的放牛娃会以一副他绝对无法撼动的身份站在面前。

    朱元璋看着刘德百感交加,他没有惩罚刘德,反而赏赐了他三十顷土地,免除他数年的赋税,让其安享晚年。

    在朱元璋看来,刘德虽然欺辱过他,但毕竟养活过他的父母,他终究没有恩将仇报。

    赏赐了刘德之后,朱元璋又想到了刘继祖,此时刘继祖已经去世,为了报答他的赠地之恩,直接将他的儿子封为了侯爵,让他们世袭国恩。

    由此可见,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并没有惩罚年幼时欺负他的地主,反而给予了赏赐,不得说,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手段,那绝对是一流。

    当然朱元璋不惩罚刘德,还是因为他本就是一个翻不起浪的小人物,杀了他无关紧要,赏赐他才能让自己赢得好名声,这就是朱元璋能成大事的格局。

    如果刘德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功臣,那么他的下场也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明朝的开国功臣,都被朱元璋收拾了一遍。

    参考文献:《明史》、《明太祖实录》等。

    单字解释: 朱 元 璋 曾 给 地 主 放 牛 当 皇 帝 后 如 何 对 待 他 的 ? 其 做 法 令 人 敬 佩 不 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