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蒋介石读书没有毛主席多,范围也很小,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毛主席一生博览群书,几乎无书不读,既有军事政治经济之类的书,也有经史子集、诗词歌赋,造就了毛主席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宽广博大的胸怀。

    相比之下,蒋介石读书的范围就小多了,基本上都是一些经世致用的书,什么对他有用就读什么。

    总结起来,蒋介石读的书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中国古代的圣贤书,另一部分是西方近代的政治思想书。

    先来说第一种,古代的圣贤书。

    蒋介石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所以从小就在私塾读书,接触的是传统教育,对四书五经等古代典籍非常熟悉。

    比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籍,蒋介石看了一辈子,即使在行军打仗时期,也会经常带在身边。

    所以,蒋介石就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人,后来虽然也学习过西方现代的思想和理念,但在骨子里遵循的还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套思想。

    另外,蒋介石对一些实用性强的书也很喜欢看,比如《孙子》《管子》《韩非子">韩非子》等等,蒋介石都会从这些书里面学习军事、政治、经济之道。

    尤其是管仲的著作《管子》,蒋介石认为这本书“穷古今政治学之精理”,后来在指定“干部应读书籍”时,还把《管子》排在第一位。

    蒋介石对王阳明、曾国藩也非常推崇,对他们两人的著作也有过很深的研究,甚至当成了枕边书。

    比如王阳明,蒋介石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浙江老乡,但真正对他感兴趣,还是在日本求学期间。

    蒋介石曾经说过:“我早年留学日本的时候,不论在火车上、电车上或渡轮上,凡是旅行的时候,总看到许多日本人都在阅读王阳明的《传习录》,许多人读了之后,就闭目静坐,似乎是在聚精会神、思索精义。”

    所以,蒋介石认为,日本之所以在近代如此强大,就是得益于王阳明的思想,因此,蒋介石也开始研究王阳明,还把自己的原名“蒋志清”改成了“蒋中正”,就是出自王阳明的名言——“大中至正”。

    1932年5月,蒋介石作过一次《中国的立国精神》的演讲,明确对大家说:“日本所以致强的原因,不是得力于欧美的科学,而是得力于中国的哲学。他们日本自立国以来,举国上下,普遍学我们中国的是什么?就是中国的儒道,而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国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他们窃取‘致良知’哲学的唾余,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统一了支离破碎的封建国家,竟成了一个今日称霸的民族。我们中国人自己忘了自己的立国,抛弃了自己固有最良的武器,我们要复兴中国,完成革命,就是要把复兴中国、抵抗日本的紧要武器,拿住在我们手里!”

    所以,蒋介石对王阳明是非常推崇的,他的著作也经常带在身边,时时阅读。

    蒋介石还有一个推崇的人,就是曾国藩,他的识人、用人,还有很多日常的行为准则,都是学的曾国藩,甚至说过“平生只服曾文正公”的话,对曾国藩的著作,也几乎达到了背诵如流的地步。

    除了这些古代的经典典籍,蒋介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读书方向,就是西方近代的思想政治书,比如黑格尔、康德、杜威等人的著作。

    另外可能很多人想不到,蒋介石曾经对共产主义的书也非常热衷,看了大量关于共产主义的书和杂志。

    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蒋介石就深受影响,经常看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对共产主义和俄国革命一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光是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载过的书,就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传》《马克思经济学说》《马克思学说概要》《列宁丛书》《俄国革命史》《法国革命史》《俄国共产党史》《俄国共产党之建设》《变乱与革命技术》等等。

    1923年,蒋介石还亲自去苏联考察过,对苏联取得的伟大成就赞叹不已,还向共产国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把中国与苏联、德国结成一个联盟,“借助于德国人民的科学知识、中国革命的成功、俄国同志的革命精神和该国农产品,我们将能轻而易举地取得世界革命的成功,我们将能推翻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

    不过,后来蒋介石发现共产主义思想和自己的想法格格不入,就渐渐走到了共产主义的对面,“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

    到了晚年时,蒋介石又跟着宋美龄信奉了基督教,每天都要读《圣经》和《荒漠甘泉》,这就基本上属于修身养性了。

    (参考资料:《蒋介石传》《蒋介石日记》《文史博览》)

    单字解释: 蒋 介 石 读 书 没 有 毛 主 席 多 范 围 也 很 小 主 要 分 为 两 大 部 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