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宋孝宗不是赵构的亲儿子,为什么选他当养子不选别人?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从后周柴氏手里抢过来的,但是赵匡胤的子孙们却没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那是因为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以“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为名让他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宋太宗)。从此北宋时期的皇位就在太宗赵光义的子孙中穿来穿去,完全没了赵匡胤儿孙们什么事情。慢慢的过了一百多年,赵匡胤的子孙虽然出身皇族,但慢慢沦落民间,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了。

    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北宋灭亡后重建了宋朝,史称南宋。这个赵构原本有一个幼子,但是三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同时,因早年在躲避金人追杀,赵构受惊过度而绝育,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南宋政权稳固以后,高宗赵构考虑到自己膝下无子,而其他的皇室宗亲(包括他的父亲徽宗和哥哥钦宗)又都在“靖康之难”中被金人全数俘虏,最后都死在了北国。近支皇族之中,就只剩下他一人,连公主都没有留下,再也没有直系的皇家血脉可以继承大统。

    在这种情况下,赵构只能过继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为子,于是派人四处寻觅,最后找到了出了两个孩子带入宫里,其中的一个名叫赵伯琮。赵伯琮的父亲赵子偁是嘉兴县丞,属于低级别的官吏,所以赵伯琮和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没什么区别。赵伯琮三岁就离开了亲生父母到皇宫中生活,虽过节之时或许能碰上几面,思亲的味道可想而知。问题是人家收养儿子当亲生儿子一样对待,赵伯琮并没有得到赵构承认为儿子,只不过是收养在宫中,其味道真的好难受。

    赵构起初认为赵伯琮长得瘦,没有“帝王福相”,所以并不太看重他,于是赠送了很多金银,想将其打发走。年幼的赵伯琮抱不动如此多的钱,便很有礼貌地请求周围的侍从帮他拿。而此时,与其一同入宫的另一个孩子听到了赵伯琮要被赶走的消息,却有些得意忘形,竟然抬腿将一只从他面前经过的猫踢飞。赵构由此看出赵伯琮性格仁义谦逊,于是改变了想法,将他留了下来。之后经过三次更名,赵伯琮成为太子时的名字是“赵眘”。

    虽然是养子,但是赵眘一直对宋高宗赵构十分恭敬孝顺。据说,高宗禅位给他的时候,大雨滂沱,赵眘竟然亲自冒雨,将赵构一直送出宫门才离去,全身都被淋透了也毫无怨言。赵构去世以后,赵眘(宋孝宗)甚至两天都没有吃饭。他的庙号“孝”正是由此得来。赵构也对养子赵眘的仁孝十分感动,因此做了太上皇以后,在一般政务上都放手让孝宗去管,很少干预朝政。赵眘于是得意专心治理贪腐,劝课农桑,还创造了短暂的“乾淳之治”。

    后世评价说,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立之,乃得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廷之孝,未有若帝。其间父子怡愉,同享高寿,亦无有及之者。终丧三年,又能却群臣之请而力行之。宋之庙号,孝宗之为“孝”,其无愧焉,其无愧焉!

    单字解释: 宋 孝 宗 不 是 赵 构 的 亲 儿 子 为 什 么 选 他 当 养 子 不 选 别 人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