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谭震林为何错失大将?1984年粟裕一件遗物,或许揭开当年部分原因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前言

    在一次视察时,毛主席笑问“谭大老板,老实告诉我,你现在工资多少?存了多少钱?”

    谭震林回答30。

    毛主席笑着说“这样很好。”

    有人奇怪为何谭震林官职越做越小,本该授大将却无缘无故授衔?有人将此归咎为这是谭震林脾气太大的原因,认为谭震林犯了上级的忌讳。

    可声名鼎鼎的谭大炮,谭大老板,可并没有犯忌讳,谭大老板是公认的极其和蔼的人物,是深受毛主席赏识的人物。

    因何错失大将,一直被奉为一桩谜题,1968年粟裕一件遗物的出现。让一切落下帷幕。

    粟裕的一件遗物到底见证了怎样的风云?到底能够揭开怎样的秘密?

    谭震林又到底有过怎样的过往?因何原因错失大将?

    谭震林

    读书时光

    谭震林于1920年出生,生于普通的工人家庭,上过几年私塾后,因家境问题离开,曾前往一家书店当学徒,也曾前往一家印刷店学手艺。

    书店得天独厚的环境,给了谭震林学习的机会。怎样在不被老板发现的情况下偷偷读书,谭震林是有一门好手艺的。

    那时的谭震林总是在白天努力的做工,到晚上没人了,人烟散尽了,夜幕落下,谭震林这便悄悄打开煤油灯。一个人在灯下如饥似渴的读书。

    在提及往事时,谭震林十分得意的说“那时我读书的技术高明着呢,看过的书跟新的一模一样,看不出翻过的痕迹,所以老板一直不知道我在偷偷的看书。”

    别人在偷师,而谭震林却是在偷偷的读书。在那段偷偷看书中经历中,学到了什么,谭震林对此介绍道“我想寄语当今青年,无论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都要发奋生长,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以正确的生活态度闯过各种难关,坚持读书,坚持读学习,坚持向上。”

    说到这一点,谭震林笑着说“文化要靠自己,靠他人可不行,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

    1926年,谭震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也开始领导当地的工人运动。后来他遇到了一个是十分特殊的人,此人便是毛主席。

    因为领导工人运动,在27年白色恐怖笼罩时层面,谭震林几次面临被逮捕的局面,为躲避搜捕,谭震林便前往了茶陵县城,这里成立了工农兵部队。

    这在当地是极其具有首创意义的,而谭振宁的革命思想也从一开始读书学习,到后来的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而奋斗,再到被来进行坚定的无产阶级抗争,经历了极大的转变。

    后他曾前往井冈山,便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毛主席。井冈山上是毛主席跟贺子珍爱情婚姻开始的地方,也是战友情深厚的地方。

    井冈山

    那时的井冈山因条件简陋,同时战士较少,所以容易结成深厚的感情,大家吃同样的饭,然后一起睡觉。

    那时毛主席跟谭震林之间的感情也是十分好的,形成了十分深厚的革命情谊。

    1940年,谭震林前往敌后参加抗战。因为涉及到隐蔽战线上的工作,所以那时的谭震林也进行了一番化妆,化妆成当地的一个老板。

    谭震林扮演起老板来那可真是活灵活现,虽然一直是普通的工人家庭出身,可是工作吆喝的样子也十分有气势,因此蒙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眼,能十分自如的活动在国民党的眼皮子底下。

    因此那些化妆成伙计的工人,都纷纷举着大拇指,赞扬谭震林装的像,称呼谭正林为老板,后来此称号还传到了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自此便常称呼谭震林为谭大老板。

    除了谭老板的称号外,他还有谭大炮的声号,因脾气爆一点就着,因此被称为坦大炮,可是陈毅元帅却句子说“他的脾气大,刚刚还在跟你吵,可是没一会儿又开始说你的好话了,脾气是来的快,去的也快。”

    谭震林的儿女们也就此介绍说“我们并没有觉得父亲脾气大,相反呢,他很多时候是很和蔼的。”

    两个人的“冲突”

    在解放战争爆发后,后来的谭震林也曾跟陈毅,粟裕一起在华东野战军中任职。

    1947年,南临战役失败,这也是在善打神仙仗粟裕的带领下,我党为数不多的一次战败。

    此战失败后,战士们垂头丧气,而粟裕也进行了几次的反思,并总结出了两点错误。

    第一点便是上级的指挥跟组织配合的不合理,一方面是上级所下达的指示没能做到全方面的考虑战场的情况。另一方面在真正作战上没有组织好。

    粟裕做好战略错误分析后,就要上传时,陈毅和谭震林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尤其是谭震林竟然对粟裕提出了批评。

    他说粟裕的战略错误分析不到位,应该将错误完全的归结在组织领导上,党中央在下达指示时并没有任何问题。

    可粟裕认为,毕竟七月分兵的指示是党中央下达的,而彼时我军的军情并不适合分兵,我军本就火力小,人数不多,适合智取,不适合分兵。

    粟裕是如此看的,可谭震林却指出了反对意见。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甚至接连指出了粟裕在宿北,莱芜,孟良崮战役的一系列错误,谭震林说“你指挥上不无法顾及长远,将几十万大兵是做儿戏,不能谨慎对待。”

    粟裕要跟他讨论这一点,后来战局爆发,谭震林需要去胶东指挥作战。两个人的这一次争论也只能不告而终。

    而关于此事中谭震林的看法,也反映了谭震林对战场的远见,这一份战场的远见,因为谭震林后来没有授大将,埋下的伏笔。

    在建国后,谭震林选择脱下了军装,从军事部队中来到了经济部门,也曾管理农业部门,成为国务院的副总理。

    这跟他年少时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曾热衷读书,热衷学习,即使处于逆境中也不放弃追求。

    趁着工作期间,谭震林再此犯了“痴迷读书的魔,”关心农业,更关心农业方面的书籍。

    读的多了,并到了求师的时候,到了拜师的地步,他便拜了农业专家金宝善为师,加深对农业的理解。

    他在这方面的积累到了十分深厚的程度,他的妻子都感叹“你啊,现在在这方面都快成一个农业专家了。”

    谭震林的儿子谭晓光感叹道“不知道农业专家是谁封的,但就算理论上达不到,在能力上父亲也已经有相当深厚的水平了。”

    谭震林对书的热爱,究竟达到了怎样怎样的程度,他的书房平常寻常时候是不允许人进的,他的儿子谭晓光曾趁着夜晚无人,偷偷溜进去过,发现书架上大多数摆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剩余的大半部分,农业书籍占了小大多数。此时的谭震林为了当好国务院总理,为了管理好农业事务,对农业书籍达到了怎样痴迷的地步,对他的工作做出了怎样的努力,这是可见一斑的。

    谭震林不仅热爱农学书籍,热爱马克思主义书籍,也是喜欢外文书籍的,曾经在60岁的时候专门学过外语,因之前没接触过,所以只能从最基础的abc开始学起。

    谭震林念这些外语时,是带着浓浓的湖南口音的,儿女们边听边笑,笑着打趣。只能举起双手说“你们可放过我吧。”

    背后原因

    从年少时候的视书如命,再到建国后后的专心学习,谭震林是一位极其勤奋的人,也是一位永葆初心的人。也是一直就有着远见卓识的人。

    后毛主席视察苏州,过问了苏州市发展情况,想要了解百姓们在银行中的储备存款到底有多少。

    在跟苏州市市长的交流中,毛主席提出苏州是重要的文化城市,要做好五年规划,要恢复发展生产,尤其是要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要促进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为了解苏州的经济发展情况,毛主席说询问苏州市长百姓们的存款分别有多少,从存款的数量便可以直接反映出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问完百姓的存款后,毛主席而饶有兴致的问部分开国将领,他们的存款分别有多少?有回答十块的,有回答十五块的。

    毛主席便又问谭震林“谭大老板,你存款多少了?”谭震林回答十分实诚,说“30”。毛主席便笑着打趣他说“你可是富农了”。

    实际上,谭震林却是一个十分简朴的人,在他去世时,他的子女想给他找一身好衣裳,可家中所有的衣裳全都带着补丁。

    他是一个勤俭了一生一世的人。

    谭震林

    1984年,粟裕的一件遗物,被展示了出来,竟是一张草稿,是一张未送出去的电报草稿,上面记载了在南临战役后,粟裕跟谭震林“冲突”的往事。

    在一万个人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在那个年代,所有的将领抱着同一个信念,那便是建设新中国,那便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好的日子。

    在战役中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战役方针,可是他们的情怀都是一样的。

    这一点上不管是善打神仙仗的粟裕还是谭震林,他们的情怀也是一样的。

    从谭震林能够指出粟裕的部分错误,可见他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人,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所以后来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刻苦研究农学专业书籍。离开了部队,这才没有被授予大将。

    参考资料:

    「链接」

    单字解释: 谭 震 林 为 何 错 失 大 将 ? 年 粟 裕 一 件 遗 物 或 许 揭 开 当 年 部 分 原 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