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喀秋莎”有多厉害?一轮齐射消灭美军2个营!敌军闻风丧胆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伴随着《金刚川》这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在中国上映,相信不少人都对“喀秋莎”出场的那一段情节印象极深。电影中,火箭炮“喀秋莎”的弹药直冲美军炮兵阵地,火光如流星般划破夜幕。压倒性的战力,彻底打消了敌军对志愿军的轻视,扭转了战场的局面。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抗美援朝时期的“喀秋莎”,当时刚被“送”到中国不久,在志愿军手里,甚至还没“捂热”,就直接上了战场。那么,“喀秋莎”到底有什么威力?能让志愿军这么迫不及待地将其用到战场上?

    斯大林的“管风琴”

    说起“喀秋莎”,就要说起这个名字的来源。由于在“喀秋莎”刚研发出来之时,“喀秋莎”的有关资料还未解除保密状态,苏联红军并不知道它的名字,就根据其身上的出厂标志“K”,为其取了“喀秋莎”这个名字。

    “喀秋莎”火箭炮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是在二战时期。1941年6月22日,德国谋划已久的“巴巴罗莎计划”正式启动,苏德战争爆发。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一个战场。

    战争刚开始,苏联便处于劣势,德军一路推入苏联腹地,一度攻占苏联战略重镇奥尔沙火车站,消灭苏联红军250多万人。彼时的德军正兴高采烈地搬运缴获的物资,却没想到很快,他们就会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

    莫斯科下午2点,伴随着一阵尖锐的声响,一阵密集的炮弹雨从奥尔沙火车站上方降落,紧接着周围响起源源不断的爆炸声。许多距离炮弹落下地点较近的士兵,直接被炸得尸骨无存。随后,这场爆炸又点燃了列车上的弹药物资,引发了连环爆炸。原本欢声笑语的火车站,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变成一阵死寂,而这个用于运送物资的战略要地,也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当时的德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日记里,曾提及灾难发生时的场面:敌人首次在东线投入了不知名的新式武器,位于奥尔沙的火车站遭到了突如其来的“火焰风暴”,缴获来的军用物资还没来得及搬运,就被付之一炬。一位被俘的德国士兵也曾表示,当炮弹在阵地炸响时,许多德军因为无法忍受刺耳的轰鸣声,导致精神失常。而造成这个噩梦的,恰恰是苏联当时的新式武器“喀秋莎”。

    喜欢军事的朋友对“喀秋莎”这个名字应该耳熟能详。1939年,“喀秋莎”诞生于苏联,是世界上第一款火箭炮。这种火箭炮的主体是车载多轨道定向器,采用电子打火的方式点燃推进装置,以此发射弹药,即可单个发射火箭弹,也可连射。

    “喀秋莎”的最大速度达到355米/秒,最大射程高达8.5千米。火箭弹战斗部装有TNT火药,因此,即使“喀秋莎”精确度比常规火炮要低,但只要有1发火箭弹击中目标周边区域,就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火力倾泻于目标地。

    在漫长而残酷的苏德战场上,苏德两国前后投入了一千多万军队,双方进行了长达4年的反复厮杀。期间,德国多数武器与苏联相比,都占据优势,唯独在炮兵方面,德国被打得手足无措,对“喀秋莎”这款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的“火箭炮”,也是闻风丧胆,避之不及。

    有意思的是,这款让德军身心遭受巨大摧残的“新式武器”,在德国入侵苏联的前一天,才刚刚得到量产的允许。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可以被认为是为德国纳粹量身定制的。因其发射时的声音与管风琴极为相似,德国特意为其取了一个绰号——斯大林的管风琴。

    “价值连城”的火箭弹

    这支“管风琴”与中国结缘,已经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事情了。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面对“联合国军”在装备上的压倒性优势,志愿军在牺牲了大量兵力换取三场战役的胜利后,迫不及待地向上级请求武器支援。

    由于当时的志愿军展示,多为文盲或半文盲,对于这种先进的技术兵器,一时之间难以掌握。苏联专家只能手把手将这种技术教给志愿军展示,以便志愿军能尽快带着这种强大的武器加入战争。第21炮兵师也不负众望,原本需要一年的学习时间,在第21炮兵师没日没夜的摸索中,仅五个月的时间,第21炮兵师便带着“喀秋莎”启程奔赴朝鲜。

    1951年9月1日,“喀秋莎”第一次跟随志愿军上战场。当时,美军尚不知道志愿军已经引进了喀秋莎火箭炮。趁着235团在后洞里阵地吸引敌人火力之时,203团隐蔽前进,终于在黄昏时,从集结地域抵达阵地。没等敌人发现志愿军的存在,与志愿军共同抵达的24门“喀秋莎”突然开火齐射。

    眨眼间的功夫,384枚火箭炮已经落在了美军阵地上,美军第7师的两个营全部被覆盖在密集的炮弹下。一时间,尸横遍野。志愿军步兵趁此机会发起冲锋,一举夺回阵地,击垮了美军两个营,损失兵力多达700余人。

    1951年10月,202团的“喀秋莎”在一场反击战中,也跟着曝露在敌军眼前。这一次挨轰的,是美国骑兵1师。为了配合火箭炮的威力,202团来了一招“诱敌深入”。202团的指挥先派出步兵对美军骑兵1师发动攻击。美军在短暂的慌乱后,很快就反应过来,正当他们准备反击志愿军时,数百枚火箭弹从天而降,在一片刺耳的破风声中,美军骑兵1师不得不退出阵地。志愿军再次获得大捷,美军骑兵1师付出了800多人的伤亡。

    1952年10月24日,上甘岭战争爆发。在军长秦基伟的申请下,第15军也有了自己的“喀秋莎”。由于“喀秋莎”结构脆弱,飞机、士兵的一阵机枪扫射即可将其销毁,故而秦基伟总是将其小心翼翼藏在山洞里,不让看,也不让动。用秦基伟自己的话形容,“喀秋莎”的一颗炮弹就价值6两黄金,相当于一个富农全年的收入。

    在“喀秋莎”的帮助下,志愿军成功收复了上甘岭西南1公里处以及537.7高地北山的两个阵地。期间,美军和南朝鲜军死伤1500人,而志愿军伤亡仅为70人。这种伤亡比例,不仅在朝鲜战争中罕见,即便放眼中国整个近代军事史,也罕为人见。

    “喀秋莎”最后一次出现在朝鲜战场上,是在金城战役。彼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已经决定签署停战协议,奈何南韩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李承晚并不死心,叫嚣着要将中国志愿军尽数留在中国。

    此时,苏联的援助装备已经到达朝鲜战场,中国志愿军有了苏联提供的装备,战斗力本就骤升,更别提身后还有10个汽车团,在24小时运送弹药。7月13日晚,志愿军对韩军展开了猛烈的炮击。据载,在此次战役中,“喀秋莎”总共发动了69次齐射。流星般的火箭炮,将韩军阵地在眨眼间变成了一片火海。

    “喀秋莎”有如活火山班的威力,让当年参战的不少老兵将其称为“炮兵之王”。或许有人好奇,既然“喀秋莎”如此厉害,将其视为梦魇的德国等军事大国,为什么不设法大量仿造生产?实际上,并非无法仿造,而是没有仿造。

    山寨版“喀秋莎”

    早在苏德战争时期,“喀秋莎”就成为苏联第一种被允许大量生产的火箭炮。也因此,在苏德战争时期,被“喀秋莎”打得晕头转向的德国军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缴获了一辆架着“喀秋莎”火箭炮的军车,也终于明白,之前的损失到底是如何产生。德军原本起了仿造的心思,但是这种爆发猛烈的火箭炮,德军同样拥有,加上火箭炮在两国军队中的地位不同,质量也大不相同,性能更不同,即便仿造,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喀秋莎”虽然发射架多、体积庞大,但携带轻便,那便注定它构造简单、火力猛烈密集的特点,但“喀秋莎”本身没有防护力和精准度,在遭到攻击时,容易损坏。也正是因为这点,苏联在使用时,才会用“密度”弥补“精度”,并且用可移动汽车装载“喀秋莎”。

    反观德军的火箭炮,在外观上,要比“喀秋莎”精致,并且德军的火箭炮均由装甲车搭载,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为火箭炮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在性能方面,德军的火箭炮虽然无法在射程和火力上超越“喀秋莎”,但要论精确度,以量胜质的“喀秋莎”根本无法和德军的火箭炮相提并论。

    两者的重点不同,自然也不会考虑仿造的问题。但在没仿造的同时,德国自身也开发了不少火箭炮武器。早在20世界20年代,德军便已经秘密展开对火箭弹极其发射装置的研究。在研发火箭炮的同时,德军还在火箭炮的基础上增加了烟雾释放器。如此一来,外界很容易误会这种武器是用于发射烟雾弹,以躲避敌军袭击的武器监控。

    事实上,这种火箭炮最初确实用于发射烟雾弹,但随着战争发展,这种火箭炮衍生了另一种功能——发射化学火箭弹,与敌军进行毒气战。不过这一功能,由于威力无法控制,极易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所以在后来的战争中,也逐渐被发射高爆火箭炮所替代。

    结语:

    朝鲜战争后,某位参与战争的士兵曾在日记中提及:如果早点遇见“喀秋莎”,抗美援朝或许就不必牺牲这么多人。只是,无论是德军研制的“烟雾弹火箭炮”,亦或者是苏联研制的“喀秋莎”,他们都是如烈焰般的存在,轰轰烈烈,破坏力极强。如若用作征途,定能保卫国家的领土安全。如若用在“野心”上,将会造成无数人的死亡。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评古论今,留下你独特的见解。觉得本期还不错的朋友可以点一下关注,我们下一期再见。

    单字解释: 喀 秋 莎 有 多 厉 害 ? 一 轮 齐 射 消 灭 美 军 个 营 ! 敌 军 闻 风 丧 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