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整编74师在孟良崮覆灭后,半年内重建,训练不到2个月就上战场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孟良崮战役

    1947年5月16日,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终于结束。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经过连续3天的艰苦鏖战,终于全歼号称国民党军头号王牌、美械精锐“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以下32000余人非死即俘。整编74师诞生于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后来几乎参与了对日寇的所有大战,久经战火考验,抗战胜利后被评为“战功第一”,授予军中最高荣誉“飞虎旗”,被调往南京担任卫戍部队。

    第74军号称“御林军”

    孟良崮战役期间,整编74师7000人未参战

    因此,在国民党军中众人看来,整编74师就是“御林军”、“常胜军”,如果这个师都败了,他们就更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为了挽回对士气的影响,蒋介石下令重建整编74师。孟良崮战役期间,整编74师并非全员参与,其所属各师补充团因在安徽接收新兵而并未参战,这3个新兵团共有4000余人,军官、教官都是从整编74师选派,负责编练新兵。

    此外,由于孟良崮战场所处的山区地形,整编74师直属坦克营,等严重依赖公路的部队也并未参战,加上在后方养伤的近2000伤兵,竟然又拼凑出3000余残兵。当时的山东省主席兼第2绥靖区司令王耀武在抗战时期长期担任第74军军长,尽管该军番号改为整编74师,但王耀武对其的感情没有丝毫改变。

    整编74师迅速重建,装备却大不如前

    在王耀武的帮助下,山东警备2旅万余人被划归整编74师,改编为第57旅;留在山东的2000名伤兵和2个新兵团合编组建了51旅,全旅共9000余人;另1个新兵团和中央航空委员会特务旅则合编为第58旅,全旅也达到9000余人。到1947年12月,新建的整编74师基本完成整补,师部直属警卫营,特务营,工兵营,通讯营,搜索营,汽车连,野战医院,文工队,军乐队等陆续建立,但装备已大不如前,全师仅有轻重机枪1000余挺,迫击炮169门,山炮12门。

    与满营的日械、国械装备相比,比原来更差劲的是官兵的素质,全师超过80%都是毫无作战经验的新兵,剩下的也有不少是辎重兵、后勤兵。即便这种情况,该师还是很快就要被重新调上上战场;1948年1月17日,新任的整编74师师长邱维达被蒋介石召见,当时蒋的总统府军务局局长俞济时就是第74军首任军长,一见面就告知:“知道你这个部队整顿得不错,战力恢复很快,下步可能要使用这个军。”

    第74军被编入邱清泉第2兵团

    训练不足就被调上淮海战场

    邱维达当即反对:“前去校阅的人员根本不了解部队的底子,官兵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新兵,正式训练只搞了4个月。光看表面不错,实际战力尚未恢复。”随后面见蒋介石,邱维达一上来就介绍了部队的真实情况,并强调:这些新兵不是一般的新,,连最起码的射击教育也仅完成了初级阶段,大部分人射击技能都很差,更不要说其他军事技能了。

    尽管如此,但国民党军在各大战场实在损失太大,继续兵力补充。因此,邱维达还是在1月20日接到了命令,内容是:“为防堵大别山、伏牛山区共军窜扰,清剿皖北地区零星共军,该军即开皖北布防,以一部兵力进驻阜阳坚强守备,主力集结蒙城附近地区机动。”1月底,邱维达率部进驻大别山区,并很快与当地解放区地方武装发生交火,好歹获得了一些战斗经验。7月10日,重新扩编为军的第74军奉徐州“剿总”命令,调往商丘、砀山一带集结待命,正式隶属邱清泉第2兵团。

    1948年11月,第74军随第2兵团开赴徐州参加淮海战役;次年1月覆灭于陈官庄地区,邱维达也被俘虏。

    第74军覆灭于淮海战场

    单字解释: 整 编 师 在 孟 良 崮 覆 灭 后 半 年 内 重 建 训 练 不 到 个 月 就 上 战 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