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探秘:刘邦为什么不再坚持撤换太子?我们被误导了几千年!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刘邦的女人不算少,除皇后吕雉外,还有戚氏、薄氏等众多妃嫔,这些女人为刘邦生育了8个儿子,分别是齐悼惠王刘肥、汉惠帝刘盈、赵隐王刘如意、代王(汉文帝)刘恒(薄太后生)、梁王刘恢、淮阳王、刘友、淮南厉王刘长、燕王刘建。

    儿子的数量不算少,但太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吕雉所生的刘盈,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说实话,刘邦瞧不起自己的这个儿子,原因是嫌刘盈性格软弱,“不类己”。刘邦察人无数,那他对刘盈的评价到底准不准?咱谁也别臆测,用事实说话。吕雉心狠手辣,别出心裁地整人整出了新花样,活生生地把一个婀娜多姿的戚夫人弄成了人彘。

    吕雉这个女人可真是既歹又毒啊,估计对自己的这件行为艺术品挺满意,还特意邀请自己亲儿子刘盈来观赏了一番,这吕后十有八九是心理有了毛病,但刘盈却从此一蹶不振,不但精神上被摧毁了,而且肉体上也没招架住,大病一场之后就无心朝政,从天天混吃等死。

    咱今儿不讨论吕后的心肠是多么的毒如蛇蝎,专门讨论一下刘盈的表现。说实话,刘盈的表现还真是不咋的,为人君者,就这么被从精神到肉体彻底击垮了,“慈不掌兵”的硬伤在他身上太明显了。想想他老子刘邦,仗三尺剑,拔起于布衣,灭暴秦、诛项羽、平诸侯,见了多少恶浪滔天?受了多少磨难挫折?但却从未言败,最终问鼎天下。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把刘邦和刘盈爷两个放一块一比,我们会发现“刘盈还真是不类刘邦”。刘邦没看错,自己的这个亲儿子还真不是当皇帝的料,也充分地说明一个事实,刘邦要撤换太子,并不是心血来潮,也并不是年轻貌美的戚夫人吹耳边风的结果,而是刘邦实在是想找个合适的人选啊。

    可为什么没换成呢?虽然刘盈不行,但有个牛逼的亲娘啊,好说歹说死气白列地求那个自称要“修炼成仙”的张良出了一计,花大价钱请来了“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往刘盈身边一站,局势立马逆转,刘邦对戚夫人说:“这小子翅膀硬了啊,这太子是换不成了,绝对换不成了。”

    刘盈在这场最高权力的角逐中能胜出,一是仰仗他那个手腕和手段兼具的娘,二是仰仗张良出谋划策,三是仰仗群臣奋起之争。千百年来,这三个原因一直都是大多数史学家们的说辞,这些精英们嘀咕多了,我们也就信以为真了。

    果真是如此吗?不能说不对,但也不能说全对,只是我略微觉得,用这种人人都能看透的东西去解释复杂的历史现象,终究稍显肤浅。也可以这样说,在这件事上,我们被历史误导了已是几千年了!我倒是觉得起决定性作用原因的,是刘邦想保全刘氏江山,是刘邦不想让百姓再遭兵祸之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先从张良说起,此人可是“汉初三杰”啊,我们常说兵无定法,其实计谋又何尝不是如此?真正有用的计谋绝不是从哪本书上搬下来的,而是灵光一现的杰作,需要切合当时的形势和各路人物心理。大才盘盘的张良,自然是把刘邦的心里世界看的一清二楚,刘邦怕什么张良肯定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这种人出谋划策,那定是一针见血啊!张良早就瞧中了刘邦害怕再失江山的心理特征,你不是最怕这个吗?那好,我就给你设定一种情景,如果你撤换了刘盈,那你心理最怕的那件事就会成为现实。几千年了,每当读史读到这里,还是不得不感慨一句:厉害啊!

    咱再看看刘邦发现“商山四皓”投靠刘盈后的表现,刘邦的真实表现,其实是在人群走了之后,他对戚夫人说了一段话,“我想换掉太子,但太子有这四人的辅佐,羽翼已成,我已动不了了。以后的事情,只有吕后能作主了。”

    都说皇帝富有四海,权倾朝野,原来也有办不成的事儿,真是各人不知各人的难啊!我们研究一下刘邦的这首《鸿鹄歌》,字里行间浸满了无可奈何的无力感,当时刘邦真是无力了吗?在这场权力的角逐中,当时刘邦仍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那他为什么不争到底呢?他到底在怕什么?

    刘邦没怕过力能扛鼎的霸王项羽,没怕过权倾朝野的秦二世……他当然也不会怕四个白胡子的老头,但他透过“商山四皓”,看到了柔弱的刘盈身上依附着一种可怕的力量,这种力量叫人心所向,这种力量就是刘盈和他老子一争高下的最大资本!

    对“再起战火,江山破碎,百姓流离”的怕,恰是刘邦最隐秘的命门,他的这个命门被张良捉住并巧妙的利用了,张良不愧是一代帝师,果是名不虚传啊!因为张良明白,刘邦一定清楚自己该干什么!

    有太多的人,一提起刘邦就要加个无赖的定语,为什么要用世俗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一个开天辟地的人?我们只需要知道,在刘汉一朝,百姓少受课税之苦,平民少尝兵火之乱……这难道不是已经足够了吗?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歌颂吗?至于无赖不无赖的,又何必用这种狭隘的世俗观念,去衡量一个历史的巨人呢?

    单字解释: 探 秘 刘 邦 为 什 么 不 再 坚 持 撤 换 太 子 ? 我 们 被 误 导 了 几 千 年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