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列宁去世近百年不能入土?遗体仅剩头部是原装,每年还花百万维修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按照大部分国家的传统,人死之后最妥善的处理方式就是入土为安,这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的安慰。普通人尚且如此,英雄、伟人更应该如此。

    但有这么一个人,他明明贵为一国精神领袖,却被子民展览了近百年,最后烂得只剩一个头。让人不禁感慨,人们到底是爱他敬他,还是恨他呢?

    一、一代领袖英年早逝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当时的俄国还是沙皇执政,属于农奴制国家,严重的弊端导致国力日渐衰落,人民怨声载道。但统治者的野心却不小,一心只想着对外扩张,根本不顾民众死活。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平民反抗意识逐渐增强,各种革命运动层出不穷。列宁也受到这样的感召,四处奔走演讲,积极参加着各种活动,誓要推翻沙皇统治,建立一个再没有压迫、更加利于人民生活的国家。

    经过多年的努力,列宁如愿实现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带领俄国民众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成功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然而,在享受名与利的同时,他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反对者多次的刺杀行动,给他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间接导致了他的早逝。1924年1月21日,53岁的列宁在经历了脖颈中枪、三次中风后遗憾离世,消息一出,举国哀恸。

    二、遗体处理后展览

    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领袖,苏联政府为其举办了声势浩大的葬礼,大约有90多万人参加。人们涌进礼堂瞻仰列宁的遗容,为他的离世而悲痛默哀。葬礼结束后,苏联高层对列宁遗体的去留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其实,若按照列宁生前的意愿,他死后本应该葬回家乡。但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高层认为,列宁不只是一个个体,更是整个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他应该被供奉在人民都看得见的地方。于是,列宁的遗体就这样被留下了,经防腐处理后保存于红场列宁墓的水晶棺中。

    可事情并没有像苏联领导人想得那么顺利,尽管苏联政府为了保护列宁遗体,专门成立了办事小组,但当时的防腐技术还是差点意思,再加上国家动荡导致管理不善,列宁的遗体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妥善保存,反而越来越糟糕。

    三、每年花费百万也保不住遗体

    据历史资料显示,苏联专家最初选择的防腐方法是浸泡秘制防腐液。他们将列宁遗体中的内脏、血液都取出,然后放进防腐液中长时间浸泡,以此延缓细菌对其他身体组织的侵蚀。然后,处理过的遗体被放入恒温恒湿的水晶棺中,以确保外部环境稳定。

    可惜,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由于这项技术也是苏联首创,防腐效果并不是那么完美,所以列宁的遗体还是出现了溃烂生菌的情况。为了不让人看出破绽,专家们不得不将腐化的部分切除,然后替换假肢。

    据悉,列宁的遗体每年都要进行“大修”,再加上平时的修修补补,一年的花费最少也要上百万。可即便如此,列宁遗体上真实的部分还是在逐年减少,尤其在二战后列宁遗体发生过一次大面积腐化,最后保留下来的只有原装的头部。

    四、列宁还有机会入土吗

    其实,早在列宁刚离世的时候,就有人建议将其下葬,而不是放到水晶棺里让人瞻仰。尤其是他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非常反对把列宁遗体当一个“圣物”进行供奉展览。但这些人的呼声,并没有扭过斯大林的强权。

    近些年,俄罗斯境内让列宁入土为安的呼声越来越高,一方面是从人道主义出发,而另一方面是从现实经济角度考虑,毕竟保存、修缮列宁遗体是个烧钱的活儿,以俄罗斯现在的经济现状,这多少也是个负担。不过,最终结果如何,还是得看当权者的意思,民众做不了主。

    单字解释: 列 宁 去 世 近 百 年 不 能 入 土 ? 遗 体 仅 剩 头 部 是 原 装 每 年 还 花 百 万 维 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