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马家军持有数万兵力,为何疯狂到与30万我军决战兰州?有5个原因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新中国的建立可谓是十分艰难。这一点与解放战争期间,除了对抗南京国民政府之外,我党还与全国各地实力不等的军事反动势力集团形成了敌对的局面有一定的关系。后者在地方形成了势力割据,严重影响着局势的发展,也阻碍着全国的统一。

    而西北地区的主要势力,就是当年红军的死敌“马家军”。他们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解放时期也成为了解放军十分棘手的敌人。

    当时统领西北地区的马匪军的人,是掌管西北军政大权的马步芳。对马步芳能够疯狂到率领马匪军数万兵力与我方30万大军决战兰州一事,很多人都产生了不解。

    但这其中,其实有五点深刻的原因。

    马步芳到兰州上任

    马家军中,有“青马”和“宁马”之分。其中,青马部队的战斗力要高于宁马部队的战斗力。

    而马步芳就是青马的首领。

    马步芳始终将辈分高于自己的宁马首领马鸿逵视为竞争对手,而因为早期蒋介石对宁马多有看重,马步芳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屈居于下”。

    后来,在马家军配合胡宗南作战的过程中,因为宁马的作战意愿明显不高,被蒋介石看出来是在打猾头仗,马鸿逵也因此引发了蒋介石的严重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马步芳果断抓住机会,舍得金条到了南京活动,也因此夺得了空缺了一段时间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老大的位置,总揽了西北军政大权的职务。这也是他为什么会离开经营多年的“老巢”西宁,转而来到兰州发展的主要原因。

    马步宁能够掌管兰州军政大权,除了他在适当时机果断运作之外,还因为他本身就久经沙场,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盘踞兰州。

    但他身处兰州,就势必会与我军产生正面的冲突。这是由于兰州的重要性决定的。

    兰州位于甘肃地区,是承接中原和西北的重要军事重地,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不管是马步芳筹谋多年只为盘踞于此,还是我军出于收复西北的目的想要完全拿下兰州,都是因为此对其地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知。

    因此,马匪军和解放军在兰州展开战役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马步芳敢于作战的五个原因

    彭德怀率领的第一野战军在结束扶眉战役之后,就接到了中央军委的指示,一边将胡宗南残部赶进川北,一边抽调部分兵力监视和进行佯攻,以等待第二野战军主力从湘西秘密入川。

    而在等待第二野战军的同时,彭德怀也以部分兵力威慑“宁马”,又安排野战军主力第1、第2、第19兵团长驱西进兰州方向,以准备进攻“青马”。

    彭德怀深知,在马匪军中,“青马”要比“宁马”最具战斗力。只有解决“青马”,占据兰州,我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北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局也要防止马匪军西逃,以杜绝后患。

    相较马鸿逵,马步芳要来得更加自信和狂妄。当他得知彭德怀有意进攻兰州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立刻撤离,而是想要主动应战。

    他想要通过这一战成就自己的名声,同时也做出功绩向上级也就是国民党政府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忠诚。这是他会率领马匪军应战一野的原因之一。

    而马步芳会选择率领马匪军和一野在兰州展开对战,也是因为他深知兰州这一块地方的重要战略意义。

    与我军为收复西北而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攻占兰州一样,马步芳也清楚一旦失去兰州就会面临失去整个西北的局面,所以他也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死守兰州。这是他不逃而战的第二个原因。

    除此之外,马步芳也对兰州的地形地势有足够的了解和对这一场作战有一定的信心。在他看来,兰州地形险峻,有着很好的天然防御工事,特别是抗战时期这里还专门修建了用于防御的屏障,兰州依然十分具备了易守难攻的特点。

    他认为自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和优势与解放军一战,而且他也觉得有很大战胜的可能。这是他选择作战的第三个原因。

    同时,马步芳作为西北地区军政长官,有调动西北地区各方势力的权利,因此他调集了周边地区的军队,使得马匪军在数万兵力之外,还有数量和力量可观的支援。

    这使他有了更大的依仗,敢于和我军三十万军队叫嚣。这是他敢于在兰州与我军对峙的第四个原因。

    而最后一个原因是,从当时西北地区的整体局势来看,胡宗南正率领近二十万军队滞留在西北临近地带,而马鸿逵率领的数万“宁马”也能随时支援兰州。

    马步芳盘算着必要的时候可以联合胡宗南和马鸿逵这两方势力,以对我军形成合围之势。他认为,这样一来,占据优势地位的就不再是解放军30万大军而应该是他这一方的势力。

    后续发展

    然而,战场瞬息万变,地方势力又各有各的利益和筹谋,马步芳到底将计划想象得太过顺利和美好。

    彭德怀十分看重这次兰州战役,事前便了充分的规划。他所做的供给部署是让第一野战军的第2、第19兵团共五个军的15万兵力直接对兰州发起攻击,而与此同时,第1兵团向陇西、临洮等地区出击,以此截断兰州守军向青海方向的退路。

    这样一来,既可以绕道攻取青海省省会西宁,也可以随时增援兰州地区的作战,有着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

    当时彭德怀率领的第一野战军总计有35万兵力,除去监视和佯攻胡宗南残部和“宁马”的的部分兵力外,22万兵力都被用在了西进兰州、进攻“青马”之上。

    最关键的是,在这22万兵力中还有原来隶属华北军区的两个兵团,它们在平津战役和太原战役中有着很大的收获,因极大改善了装备而提升了作战的能力。

    彭德怀下达攻取兰州和西宁的作战命令,是在1949年8月4日。按照既定计划,一部兵力牵制胡宗南、马鸿逵两部,优势兵力则集中在与马步芳的“青马”的对抗上。

    从整体兵力来看,第一野战军35万人马要同时应对“青马”及所属的10余万人、“宁马”的5万余人以及胡宗南的近20万部队,在总兵力上是呈现一定的劣势的,这也是战场总体形势并不显乐观的主要原因。

    然而,胡宗南军事集团自成系统,马步芳并没有指挥胡宗南作战的权利,只能通过蒋介石来做协调,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很多延误战机甚至因己方利益不符合调令的事情出现,因此双方的配合并不融洽。这反而给了我军更好

    的反应的时间。

    而胡宗南也在此前的失利中对我军生出了忌惮的心理,后来哪怕是马步芳求援、蒋介石下令,他也始终不肯出面应战。

    而马鸿逵作为“宁马”首领,也对一直和自己竞争的马步芳有着极大的不满,在这一场兰州战役上也不愿意真的出多大的力气。

    至于所谓的中央军系统的部队,虽然理论上归马步芳指挥,但他们却也不是和“青马”一条心。当情况不妙的时候,最早开溜的也是他们。

    所以在敌人内部矛盾重重的情况下,我军也可以无视在总兵力上的劣势,充分发挥机动性,打马步芳一个措手不及。

    后来我军能够取得兰州战役的胜利,也是没有超出预料的发展。

    小结:

    马步芳对取得兰州战役的胜利有着很大的信心,所以他敢于和我军30万大军决战于兰州。然而,他所谓的信心却是建立在对局势和对友军的错误认知上,所以当真正开战的时候,他也就迅速陷入了被动之中,并最终被我军所击败。

    单字解释: 马 家 军 持 有 数 万 兵 力 为 何 疯 狂 到 与 万 我 军 决 战 兰 州 ? 有 个 原 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