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上将王建安:病床上指挥作战,为何72岁病逝后,没有召开追悼会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在建立新中国的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中从不缺乏不惧艰险的人民子弟兵,也不缺乏优秀的将领,而王建安也是这一时期我国诸多优秀将领中的代表人物。

    王建安一生都在奉行忠于国家、人民的信仰,努力贯彻勤俭、节约的党风,一生都在为国家建设事业不懈努力,一直坚守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

    对于他来说,无论是战争中环境的艰难,还是无法避免的伤病,都是不足为惧的“小事件”,而关乎个人的身后事也无需铺张……或许于他而言,似乎没什么比他追寻了一生的革命事业更加重要。

    一生追寻革命事业

    王建安出生于湖北某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受到战乱影响,他少年时代颠沛流离,为了生存曾到地主家做短工。但他最终并没有屈服于大环境,而是自学了文化知识。

    王建安16岁时,又独自离开老家到吴佩孚手下从军,成为一名军人。之后不久,他又回到家乡参加了当地的农民协会和赤卫队,并在1927年8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了黄麻起义。

    后来,王建安又陆续在军队中担任领导职位,积累了许多与敌军对战的经验,也曾到抗日红军大学学习作战知识,并为多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建安又率部队在鲁北、宁津等地区歼灭敌军千余人,控制了当地的抗战局面。之后,他又到山东担任军队指挥兼任旅长,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又率领部队参加了山东讨逆战役、胶济路反击战……后又担任华东野战军的领导人,参与过当时在豫东、济南的多场战役。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又继续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中任职,领导过多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过巨大贡献。

    1954年年初,抗美援朝战争刚刚画上句号不久。由于连日作战,王建安积劳成疾不得不马上回国接受治疗。鉴于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1956年1月时他又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多枚勋章。

    后1956年年底时,他又被派往沈阳军区担任副司令员。之后,他又到济南军区任职……1975年8月,他又多次到部队、农村等地进行调查,为国家收集了许多有价值的调查资料。

    王建安一生都在追寻革命事业,一生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努力。在他看来,进行革命事业是需要身体力行的,而为了坚持这一点,他即便是在病床上,也依然坚持指挥作战。

    坚守军人天职,于病床上指挥作战

    关于王建安对军人事业的坚守,还要从1943年的一场与日军的对战说起,当时的日本侵略者对我国山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参与这场战争的日本军人就有近2万余人,而我军更是与日军实力悬殊。

    当时,我军在山东军区的战局一度处于极为危险的困境之中。而面对这一危险的情况,王建安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赶往前线。与此同时,他还提前派出军队制敌,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据统计,在这次战役中王建安所带领的部队真正做到了零伤亡。他们在没有进行武力冲突的情况下,就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除此之外,王建安也曾有过在病床上指挥作战的经历。1947年鲁南战役期间,他一开始并未身处前线,所以非常担心前线的战局。于是,在赶往前线的路上,他一直催促司机将车开得快些。

    也正是由于当时的行车速度过快,加上当地的路况又比较差,从而导致了车祸,而王建安也在这次车祸中受伤。但为了不耽误奔赴前线,王建安只进行了随意包扎便立即继续赶路。

    当他顺利抵达前线的时候,由于受伤较重,医生要求他暂时卧床养伤。虽然无法亲临战场,但他却一直挂念着前方的战争局势,无法安心卧床养病,于是便有了在病床上指挥作战的故事。

    而事实证明,在鲁南战役中,王建安确实对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由于王建安对革命事业的坚守,才换来了后来鲁南战役的胜利。而他所坚守的这一信仰,最终也延续到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72岁病逝,无一人前来吊唁”的原因

    1980年,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奋斗了一生的王建安在北京病逝。原本按照传统礼仪,他的葬礼一定会非常盛大,也一定会有很多人前来吊唁,但真实情况则是“无人吊唁”。

    而根本原因,则是由于王建安在此之前偶然获知了外国领导人物追悼会的铺张浪费,他认为这样的追悼会与自己的信仰是相违背的,因此他希望自己的身后事可以一切从简。

    于是,王建安便嘱咐家人,自己离世之后无需召开追悼会,更不希望亲友赠送花圈……以免铺张浪费。而他对自己“骨灰”的结局设想,则是希望能与家乡的土地共眠,希望自己的骨灰能撒于家乡的土地上。

    后来,他病重时也依旧多次向家人强调以上请求。而他的妻子也一直谨记他的所有嘱咐,为他继续坚守这份追寻了一生的信仰。所以,王建安病逝后便有了无一人前来吊唁的情况。

    而这一情况也本与其功绩无关,但却与他追寻了一生、信仰了一生的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信仰有关。在所有人心中,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一位值得世人敬仰的时代英雄。

    小结

    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似乎从来都是一个正反面都能成立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正是由于有无数个与王建安一样爱国的时代英雄存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得以长存。

    而在这些特定的时代英雄人物身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可贵的爱国精神,看到那一颗颗为国家和民族呕心沥血的真心。直至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依旧在追寻自己的信仰、理想。

    在王建安这里,也并不是没有人愿意前来吊唁这位英雄人物,只是大家都在尊重他所选择的简朴、勤俭的党风,尊重他最后的选择。

    单字解释: 上 将 王 建 安 病 床 上 指 挥 作 战 为 何 岁 病 逝 后 没 有 召 开 追 悼 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