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布拉格之春,苏军压境,18万捷克军队为何不战而降?有两点很重要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捷克斯洛伐克(以下简称“捷克”),曾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国家,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向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正因如此,历史上的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等强大政权,都曾占据过捷克地区。二战结束后,苏美两大国在欧洲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捷克便被苏联所控制,成为华约集团的一员。20世纪60年代末,捷克发生了布拉格之春事件,大有脱离苏联的苗头,苏联为了防止捷克“变节”,而向捷克发动了一次军事行动,史称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这里,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苏联出兵捷克的战争。

    1945~1946年,捷克在苏联的帮助下重新建立了国家,苏联为了强化对捷克的控制,便把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移植到了捷克。但是,苏联模式给捷克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引起了很多捷克人的不满。1968年年初,新上台的捷克领袖杜布切克决定实施改革,以消除苏联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场大刀阔斧的社会改革,被称为布拉格之春。布拉格之春得到了许多捷克人的支持,但是却引起苏联一方的高度警惕,苏联认为:捷克此举有脱离苏联控制的倾向,于是便开始策划对捷克的军事行动。

    1968年8月20日,苏联将2架满载士兵的运输机伪装成民航,借口遭遇紧急事件而迫降在捷克境内。降落后,机上的苏军特种部队趁机出动,迅速占领各大要害部门,此后,苏军后续部队以被占机场为据点,源源不断的将增援兵力空运而来。这个时候,潜伏在捷克境内的苏军特工频繁活动,对捷克境内的各处重要目标实施渗透。与此同时,屯驻在捷克边境的苏军部队,也快速向捷克境内开动。8月21日,20多万苏联-华约军队(也包括东德、波兰、匈牙利等国军队)已经在捷克境内部署展开。

    8月21日~23日,除了少数零星交火外,大部分捷克军队几乎未经抵抗,就被苏军解除了武装。失去了军队保护后,杜布切克再也无法掌权国家大权,在苏联的压力之下,杜布切克被迫下台。此后,苏联又采取种种手段,对捷克各级部门机构实行“大整改”,在这一过程中,捷克共有70%的领导人被撤职,20万人逃离到北约国家,另有200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牵连。10月16日,苏捷两国签订协议,规定苏军暂时驻扎在捷克境内。至此,短暂的“布拉格之春”宣告终结,苏联通过武力,重新实现了对捷克的控制。

    然而有一个问题令人费解:当时,捷克陆军有4个坦克师,8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伞兵旅,共约14.5万兵力;捷克空军有500多架战机,共约4万兵力,二者相加起来,捷克军队的总兵力在18万以上。同时,捷克还拥有高水准的军事工业,可以生产出大批精良的武器装备。总的来说,冷战时期的捷克军队有着不俗的实力,绝非一支弱旅。那么,当苏联大军压境时,18万捷克军队为何未经抵抗就投降了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很重要。

    捷克境内无险可守,不利于构建稳固的防线

    我们翻开地图就会发现,捷克境内多丘陵、盆地、平原,四周缺乏险要山河(苏台德山脉并不险要),不利于抵御机械化部队的进攻。同时,捷克面积狭小,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也不利于阻挡大兵团的纵深穿插。早在1938~1939年,德国的机械化大军就利用捷克的地形特点,而在短时间内占领了捷克。到了冷战时期,苏军拥有比昔日德军更强大的装甲部队,更成熟的纵深战略。所以苏联大军压境时,捷克军队因境内无险可守,而难以构建稳固的防线阻挡苏军装甲集群,很快就在苏军的凌厉攻势下,放弃了抵抗。

    捷克军队被苏联“顾问”控制,在苏军来临前“自废了武功”

    冷战时期,苏联为了加强对华约集团的控制,而向华约各国军队派遣了大量“顾问”。这些“顾问”实际上是苏联的特工人员,他们把持了华约各国的军事大权,将各国军队“苏联化”。我们从上文可以得知,当苏联入侵捷克时,捷克境内的苏联特工也在频频活动,以配合苏联大军的进攻。当时,许多捷军在上战场之前,就被自己队伍里的苏联“顾问”解除了防备,捷军的最高军事机关也被苏联“顾问”所控制,整支军队几乎被瓦解了战斗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捷克军队是无法抵御苏军进攻的。

    笔者认为,捷克的地缘环境不佳,其四战之地、无险可守的特点,长期引来周边强权的觊觎。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捷克军队尽管武器先进、实力不俗,也难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单字解释: 布 拉 格 之 春 苏 军 压 境 万 捷 克 军 队 为 何 不 战 而 降 ? 有 两 点 很 重 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