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唯一没落网的匪首马端如,潜逃40年,晚年被陌生人叫出真名自杀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89年春节前夕,一位老人在周围邻居欢度新春佳节的时候,在自己的家中服毒自杀了。

    在他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泪水从眼角滑落了下来。

    直到第二天中午,一直没有出房门的老人,才被邻居察觉到异常。在推开老人的房门后,发现老人早已经失去了生命迹象。

    那么这个在新春之际服毒自杀的老人究竟是谁呢?

    这个故事要从新中国成立前后开始说起了。

    在1949年初,我国解放战争的局势已经基本明朗。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只不过仍有许多残部在负隅抵抗。

    在发觉他们无法正面对抗我党的人民解放军时,这些国民党残兵就化整为零,散入山区占山为王,成为了一个一个的山大王。

    而在刘邓大军挺进四川时,解放军快速地解放了一个又一个的城市,这个时候就有一批原本欺压百姓,为虎作伥的地痞流氓与政府官员开始畏罪潜逃了。

    其中江安县的警察局中就有这么一位中队长。

    他深知自己在旧社会欺压良善,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在人民解放军到来后,自己一定会被抓起来进行审判,于是他就带领自己的手下,潜入山区占山为王,落草为寇。

    国民党政府在撤离前还封他为川南军政区第七纵队的司令,至此,这个人就成了川南的一大匪首。

    这个人叫做马端如,也就是开头的那个服毒自杀的老人。

    马端如成为土匪后,自然是更加放纵自我,变本加厉了。

    他和他的手下,心狠手辣,仗着对山区地形地势的了解,多次躲避了我军的围剿,并且时不时的冒出头来袭击解放军和当地的土改工作队。

    并且时不时地下山抢劫山下的百姓,甚至残忍杀害我党的干部与百姓。

    在当地,可以说所有人都对他恨之入骨。

    最终,马端如的恶行引起了我军的注意。上级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并且下令不允许江安县有任何土匪武装的出现。

    于是四川省军区调动兵力,集中力量对马端如部进行围剿。而马端如部在我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最终马端如的部下全部被消灭。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马端如在战斗中见到情况不利,借机潜逃了。而我军进行了搜山也未能发现他的踪迹。

    由于马端如恶贯满盈,没有落网前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威胁极大,因此政府与军区组织人手与人民群众一起进行拉网式搜查,江安县更是为此时捐献出一头大肥猪作为抓捕马端如奖励。

    然而在这种搜查下,仍旧没有马端如的踪迹。

    马端如就这样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而公安部更是将其列为最为危险的通缉犯。

    但是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大土匪的下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毫无踪迹。

    那么马端如去了哪里呢?他又是如何隐藏自己的呢?

    在马端如的手下和周边其他土匪被剿灭时,我军捕获了一个土匪头子田动云,因为田动云与马端如一向交好,因此田动云主动供出马端如可能潜逃到了云南盐津。

    而政府组织人手在云南进行了排查,也并没有发现马端如的踪迹。

    难道这样一个大活人就从世界上蒸发了不成。

    其实,马端如在当时并没有潜逃到云南。狡猾的马端如知道,自己如果一旦潜逃,肯定会被猜到逃往云南,因为那里形势更为复杂,三教九流汇杂在那里,十分适合隐藏。如果自己一开始就潜逃到云南,无异于自投罗网。

    狡猾的马端如在政府撤离了对周边县城的封锁后,才从之前一直藏身的一位名叫刘三爷的佃户家中离开。

    而马端如到了云南,也并没有如田动云所说的那样,前往盐津,虽然那里曾经是最大的罂粟种植地和鸦片产地,但是如今被解放后,那里一定会对这些灰色地带进行清扫,如果自己就这样贸然闯入,一定会被识破。

    于是他转身前往了云南镇雄的瓜雄乡。

    为什么马端如会选择这个地方落脚隐藏呢?因为这个地方他十分熟悉。

    在他当警察局队长时,经常秘密前往这里,化名冯仁杰与当地的一个地主江家明做生意。

    因此,此次他借口自己家中遭遇土匪,一家老小都被杀了,而财物也被洗劫一空,如今只得投奔江家明。

    由于马端如识文断字,于是江家明就收留了他在家中作管家。

    后来江家明在四川因病客死他乡,马端如听说后,翻山越岭去将江家明的尸体接回了家。

    因此江家明一家对马端如无比的信任。在当时,云南地区形势复杂,许多大大小小的土匪势力非常猖獗,因此许多人在见到陌生人时也不敢举报,胡乱猜疑,以免引火烧身。

    在经过后来的多次剿匪后,社会逐渐安定下来,社会秩序也逐渐恢复。

    当地的公安部门逐渐注意到了马端如这个外来人口。

    在公安的多次盘问下,马端如越来越紧张,十分担心自己被发现。

    这个时间,恰好有另一个和马端如相熟的土匪头子朱德刚也潜逃进镇雄。

    于是两个人私下交流密谋,如何能够逃脱公安机关的盘问。

    在交流中,马端如得知有一户叫冯跃芝的人家与朱德刚相熟。而朱德刚在马端如的请求下,详细地说明了冯跃芝家中的情况。

    于是后来在公安机关的盘问时,马端如都用化名冯仁杰,借口冯跃芝是自己在老家的曾用名,骗过了公安机关。

    在不久后,朱德刚在逃避警方追捕时被击毙,至此,马端如认为最后一个知道自己身份的人已经死了,并且觉得自己的身份不会再暴露了。

    于是马端如开始活跃起来。由于他认识字,所以大队里让他当了记分员,后来又成为了大队的会计。

    也正是因为如此,马端如成功地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审查。后来马端如甚至还成为了合作社的主任成为了一个小干部。

    既然马端如化名冯仁杰隐瞒身份隐瞒得如此成功,最后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他又是为何要喝药自杀呢?

    原来,直到马端如真实身份的人还没有死光,世界上还是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的。

    那就是马端如的儿子和他曾经的两个手下。

    在经过当年的剿匪后,这三个人及时地投降,并且认错态度良好,组织上经过审查发现这单个人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犯罪情节,于是就将他们送到新疆建设农场进行劳动改造。

    后来通过了劳动改造后,马端如的大儿子马前生回乡为母亲贺寿。

    在看到墙上父亲的照片后,决定寻找父亲的踪迹。

    而赖祥才、赖树云这两个曾经的马端如的手下在得知马前生要寻找父亲后,也十分积极地要加入进来。于是三个人踏上了寻找马端如的旅途。

    马前生十分了解父亲,他根据当年的记忆和父亲经常往返的地方推断出马端如应当隐藏在镇雄一带,因为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说前往那个地方住生意。

    于是三个人找到要前往镇雄打工的同乡,请他们帮忙打听马端如的下落。

    可以说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在一次去商店购买物品时,他们的同乡看到一个老人十分像马前生给的照片上的人,于是上前询问这位老人是不是马端如。

    而这位老人听说后神情十分紧张,装作自己耳朵背的样子,赶忙离开了。而同乡在回去后通知了马前生他们三个。

    马前生告诉他们,父亲马端如的腰上有一个肉疙瘩,这是天生的。

    如果那个老人身上也有这么一个肉疙瘩,那么就可以确定是马端如本人了。

    根据这个,他们三个人准备过完春节后就前往云南镇雄,去寻找这个老人,确定他的身份。

    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马端如在经过多年的潜逃和隐藏后,神经已经极度敏感,在上次有人询问自己是不是马端如后,他就觉得自己已经暴露了。

    剩下的几天,他一直提心吊胆,担心公安干警找上门来。后来,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马端如选择服毒自杀。

    在过完年后,马前生等人前往云南镇雄。在找到这位老人的家中时,才发现,这位老人已经在年前服毒自杀了。

    而马前生等人在向马端如的在云南的儿媳妇儿询问下,确认了这个化名冯仁杰的老人就是自己要找的父亲。

    而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寻找竟然导致自己的父亲像惊弓之鸟一般畏罪自杀了。

    而四川省公安厅在接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赶到云南镇雄。

    在经过调查比对和分析后,基本确认了冯仁杰就是马端如。至此,川南土匪头子马端如就这样历经40年才正式归案。

    事实证明,不做亏心事才不会惧怕鬼敲门。

    只要心中有鬼,心中有愧,那么外界的一点点变化就会引发内心的恐惧,最终成为惊弓之鸟。这也告诫了我们,要遵纪守法。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哪怕潜逃的再久,隐藏的再深也会有大白于天下的那一天。

    单字解释: 唯 一 没 落 网 的 匪 首 马 端 如 潜 逃 年 晚 年 被 陌 生 人 叫 出 真 名 自 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