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拥有3万多人的河南巨匪张庆,没有官军敢打,他最终结局如何?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清朝末期、民国初年,河南地区连年歉收,加之社会土地兼并情况严重,广大农民家无余粮、无力求活,而且当时的社会时局动荡,政府方面也没有很好的组织农民抗灾救灾进行自救,导致许多农民家破人亡、乡村里遍地饿殍。

大灾之后连接大祸,活不下去的农民,除了大部分人四处逃荒外,也有一部分人与罪犯流氓等恶徒混在了一起,化身为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更有甚者,匪徒们还吸纳了有一定战斗经验的军阀战败溃兵,组成了规模庞大的土匪军队,破坏力更强、危害范围更大,给苦难的中原大地上更加增添了悲哀。

在这些匪徒中,有着老洋人绰号的张庆匪军,就曾经一度拥有着3万多匪众,声势浩大、喧嚣一时,连官军都不敢对其攻打。

贫苦出身的张庆曾经有机会成为好农夫

名噪中外的巨匪张庆,曾是河南汝州一户贫穷农家的子弟,当时的农家都希望多子多福,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张庆父母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是十分高兴、满意的。

但是持续好久的灾荒年景,让张家耗尽了所有的资产和粮食,张庆的父母爱子心切,把家中不多的吃食都留给了儿子们,而两位老人由于长期忍饥挨饿、营养不良,在张庆十岁的时候就先后因病去世,早早的离开了心爱的孩子们。

父母的离世给了小张庆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打击,失去了父母的爱护,小小年纪在农村乡下也挣不到饭食,张庆只能靠哥哥张林到处想办法弄到的一口东西,勉强存活。

如果父母没有早早的离世,张庆也许会跟着父亲走同一条道路,做一个辛勤耕田的好农夫,然后娶亲生子,延续家族,但这一切美好的设想,都被残酷的现实所打破了。

张庆与哥哥相依为命,两个孤儿为了生存,自然变得性格坚韧、争强好斗。

1911年河南的灾荒持续未见好转,豫西一带的农民在灾荒和官府的共同压迫下再也无法忍受,纷纷揭竿而起,河南一带爆发了白朗起义。

张林、张庆两兄弟,也跟随着乡亲们一起投奔了白朗起义军,并在随后的几年里,跟随着白朗军在豫、陕一带与官军周旋。

张庆兄弟跟随白朗军一起战斗了3年,但随着白朗军的发展进入颓势,在与官军的作战中连连失败,张庆的兄长也战死在这里。

白朗军遭受了最后的失败,张庆同时也失去最后一个亲人,这让年轻的张庆感觉十分慌张,对未来不知所措。

在孤单无助中,张庆选择了回家,经过一路艰辛坎坷的旅程,张庆终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老家临汝。

总是饿肚子的张庆选择了扛枪吃粮

回到临汝后的张庆,还是要面对生存问题,基本上不会种地,也没有其他生存技能的张庆,在老家的这段时间里也是忍饥挨饿。

忙乎了一段日子,张庆认为种地不是好主意,因为原来一家人辛勤耕种,最后把家都种没了。

所以张庆在待了一段时间后,瞅准机会找人作保改名张廷献,去投了河南督军赵倜的宏威军,他要扛枪吃军粮。

在宏威军中,张庆由于性格坚韧,加之在白朗军的时候,也学到了一些当兵的常识,所以很快就引起了长官们的注意,开始逐渐提拔他,因此张庆干了不久,就开始步步高升,逐渐从士兵干成了军官,最后做到了连长的职位上。

张庆的当兵之路还算是顺畅,在他以为就这样可以在军中混一辈子的时候,张庆人生的挫折和打击,又来了。

第一次直奉战争,河南督军赵倜准备连奉反直,但没有想到直系大将冯玉祥的部队能征善战,没等到奉系军阀的支持到位,赵倜就被击败了。

当时,国内军阀战争的战斗烈度不高,基本上是战争胜负已分,失败一方也没有损失多少人,所以虽然河南督军失败了,但在他旗下军队中的张庆,却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军阀混战中,敌友难辨,赵倜失败后还想着东山再起,但没想到却被吴佩孚乘机削掉军权,解散了军队,就这样张庆所在的军队,没了。

河南督军赵倜丢掉了军队,可以去做寓公,但是张庆离开军队,却没有去处,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已经成为连长的张庆苦思无望,既不愿意再回家乡种地,也没有钱财和技能来保障自己的生活,绝望之下的张庆索性收拢自己的部下,又拉扯了其他队伍不少的人,上山做了打家劫舍的匪徒。

想做农夫而不能的张庆,选择了当兵,但没想到当兵也当不成了,张庆被迫走上了匪徒之路,这只能说是世事无常、生存所迫。

无奈落草的张庆获得绰号老洋人

刚刚上山做匪徒的时候,张庆还留有些军队中的军纪习惯和道德约束,他率领着麾下的各路人马,主要以吴佩孚的军队和地主老财为战斗目标,一般不会对穷苦的老百姓下手。

1922年夏天的时候,张庆在豫西活动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当地没有什么油水,没办法筹粮养兵,他决定率部向外出走,开始往豫陕边界方向运动。

在此期间,张庆遇到了一件改变他人生和战斗思想的事情。

张庆的部下,在攻打陕县观音堂的战斗中,为张庆捉到了两名法国铁路工程师。

这洋人的俘虏,张庆部下还是第一次看到,从清末开始的洋大人思想,也让张庆部下不知道,是该抓还是该放,只好迅速的上报到张庆这里。

好奇的张庆,很快来到两个法国工程师面前,希望能通过这难得的机会,与外国人好好交流一下,但是法国人那种目空一切的傲慢和对山贼土匪的偏见,给了张庆当头一棒。

法国人连唬带蒙地吓唬张庆,要这个土匪头子赶快释放了自己,不然的话就会有军队来打击捉拿他们。

张庆的身边人感到十分害怕,他们都劝说张庆,快放了这几个洋人吧,毕竟洋人都是高高在上的老爷,咱们一帮子土匪是惹不起的。

这些胆怯的话,把桀骜不驯的张庆激怒了,他唾了一口口水,不屑地对身边人说,都是个人,洋人就是高贵了吗,还什么洋人是高高在上的老爷,那我就是洋人的老子。

张庆下令将这次抓获的法国工程师带上,他决心要当把洋人的老子,把这两个洋人当肉票绑了。

那个时代,中国积弱,很多外国人在国内落魄潦倒,但到了中国却高人一等、横行霸道,这种丑恶的情况让所有的觉醒国人愤慨不已。

张庆没有畏惧洋人,而要当洋人老子的事情,让许多人感到特别提气,绿林同道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而张庆也因此落下来一个“老洋人”的绰号。

老洋人张庆经此一事,名声大噪,许多绿林同道、溃兵游勇和活不下去的贫困农民,都慕名而来,要加入老洋人张庆的队伍。

等老洋人张庆率领队伍到了陕州城,城内的巡缉队领官丁保成,由于之前就与张庆相识,现在听到了张庆不惧洋人的事情心情激荡,加之自己在官场上不得意,于是丁保成率队起事,打开了陕州城城门,迎接张庆入城。

官军都不敢攻打的张庆军

不过是抓了几个洋人,自己就名传天下、四方来投,这事情不但让外人感到惊奇,老洋人张庆也是十分吃惊,从这件事里,张庆突然发现了率领队伍转战四方的新打法。

从此开始,老洋人张庆率领队伍一路西进,攻打城池、捣毁政府,释放囚犯、开仓济贫,并寻找机会抓捕洋人为人质。

对于攻打城市、向财主富豪收缴钱财的张庆,各处军阀都是十分惧怕。

他们怕老洋人张庆的队伍摧毁了,军阀在当地统治的基础,所以,各地的军阀们开始派出大军四处围堵张庆,希望消灭或者驱赶张庆队伍。

经过一段时间与各地军阀的轮番转战后,张庆感觉这样下去不行,因为这个时期,张庆的队伍主要是以溃军、土匪为主,而且队伍中各路人马混杂,许多人拉帮结伙、只要饷银不出力,队伍的向心力和战斗力都不行。

老洋人张庆经过一番考虑后,他又把主力队伍带回了自己非常熟悉的河南地区,并在鲁山一带进行驻扎整编。

在起义军和军阀部队都干过的张庆,非常清楚地知道部队的战斗力从何而来,所以他对队伍管理抓得很紧,深入了解普通士兵的心思,积极化解军官、士兵之间的矛盾。

在鲁山修整期间,老洋人张庆不但对麾下的部队进行了师旅团营编制的正规化整编,将队伍命名为河南自治军,还给部队中的士兵、军官们制定了军饷待遇,确定了军旗、军歌等。

经过了一段时间后,一群乌合之众被老洋人张庆逐渐整编成为,拥有一定战斗力的正式军队,无论从队伍的服从性、还是纪律性等方面,都是大有提高。

河南自治军在张庆的带领下,连续攻克上蔡、沈丘、颍州、正阳、西平等城市,甚至在1922年12月截断了京汉铁路,抓捕了10多名分属各个国家的洋人。

一路攻城克地的老洋人张庆,不但吸纳各地绿林同道和败军溃兵,还积极招收贫困农民,队伍很快发展到3万余众。

当时北洋政府的吴佩孚,眼看着老洋人张庆越闹越大,同时各国政府也对他施加压力,所以派出7万大军以及一批飞机、大炮,从各个方面围攻上来。

老洋人张庆毫无惧色,他率领部队积极应战,还将抓来的洋人绑在阵前,押着洋人与官军展开了对攻,这一招让前来围剿的官军措手不及,被迫后撤。

几番围剿下来,张庆的队伍越战越勇,闯出了官军不敢攻打老洋人的说法,官军在毫无办法的时候,最后只能对老洋人张庆进行招抚。

吴佩孚派人劝说张庆归降,并对他许以高官厚禄,在一番美好前景的诱惑下,加之当时张庆也没有地盘和财力,无法养得起手下3万多人,考虑再三后在身边人的劝说下,顺水推舟的答应了招抚整编。

再次上山为匪的张庆死于内讧

吴佩孚将张庆的队伍收编缩整为河南游击支队,共分为四个支队,张庆任其中一个支队的司令,变相地缩减了张庆所能掌控的队伍。

升了官、也回到了军中,按说老洋人张庆也该安心从军了,但只有他安心从军没用,在军阀混战的年代,一支招抚改编过来的军队,是无法让吴佩孚放心的。

老洋人张庆招抚后,屡屡因为军饷、待遇等问题,与吴佩孚手下的军官产生矛盾,而吴佩孚也在找机会解散张庆的队伍。

1923年10月,在与吴佩孚手下多次矛盾激化后,老洋人张庆一怒之下,再次率队伍反出军营,又上山做了土匪。

由于这次反出是临时决定,老洋人张庆手中没有抓捕到洋人。

吴佩孚趁机调集优势兵力,将老洋人张庆团团围住,经过几个月的围追堵截,围剿张庆的包围圈越缩越小,最后张庆被死死围堵在了陕县西北的老爷顶。

1924年1月,张庆率领残部与围剿的官军血战三日,最后只剩下30多人,被迫进行突围。

在突围的过程中,张庆的参谋长丁保成,为了向官军投降领赏,突然开枪打死了张庆,至此,曾经让洋人听之惧怕,让官军不敢进攻的,老洋人张庆的队伍,损失殆尽、不复存在。

老洋人张庆多次为军为匪,在初期还能保持军纪、道德,但由于后期队伍中士兵来源良莠不齐,加之张庆一直没有可靠的地盘和收入,在张庆率军转战、流窜期间,也发生了许多烧杀抢掠的恶行。

民国陕县县志上曾经记载有“老洋人张庆,为闯贼后第一豪杰”的文字记录。

纵观老洋人张庆的一生,无法评价其为好人,但由于张庆也是多次为生存所迫,才选择上山为匪,所以,也不能单纯地认为,张庆其人是本性为恶。

只能说,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里,想要做一个好人,也是需要有好环境、好机遇的。

参考文献:

【1】三门峡网.石耘.历史名人崤函人物埠外部分.2013-07-18

单字解释: 拥 有 万 多 人 的 河 南 巨 匪 张 庆 没 有 官 军 敢 打 他 最 终 结 局 如 何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