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881年北京,慈安太后正翻阅奏折,全身发热呼吸急促,一名太监走进房间,慈安双手撑着桌子用力起身,踉跄着走到太监面前跪下磕头。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881年北京,慈安太后正翻阅奏折,突然感到全身发热呼吸急促,这时一名太监走进房间,慈安双手撑着桌子用力起身,踉跄着走到太监面前跪下磕头,太监吓得也赶紧跪下叩头,并大声呼喊着:“太后!您清醒一下......”

    早在咸丰皇帝驾崩之前,他就已经看出了慈禧的野心勃勃,恐怕日后会对皇权有所觊觎。

    因此为了防止出现最坏的情况,咸丰将他非常信任的慈安找了过来,亲手交给了她一封密诏以及一枚印章,这两样东西足以保证慈安的安全以及皇权的稳定,不会让慈禧有机会夺权。

    然而,咸丰皇帝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千叮咛万嘱咐,最后慈安还是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甚至还与慈禧情如姐妹,对慈禧一点防备心都没有。

    自从咸丰皇帝驾崩以后,同治皇帝就继承了他的皇位。

    彼时他的年纪还小,众人都认为他还没有执掌朝政的能力,所以慈安与慈禧两位皇太后就垂帘听政,以此来解决皇帝年纪还小的问题。

    其实,朝廷的诸位大臣们是不希望两位皇太后对朝堂上的事情插手太多的。

    毕竟在他们看来,后宫之人是不能参政的,即使慈安与慈禧是皇太后,大臣们仍然对她们不信任。

    慈安太后并不是一个喜欢争夺权力的人,所以她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去插手朝堂之事。

    而慈禧却恰恰相反,她喜欢掌控权力的感觉,所以朝廷的大臣们都更加亲近慈安太后而疏远慈禧太后。

    再加上慈安太后身为先帝的皇后,地位与身份都要略高于慈禧太后,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慈安太后说的话更加管用。

    这也让慈禧对她心生忌惮,她知道,慈安太后会是自己争权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而令慈禧太后没有想到的是,不仅大臣们大多亲近慈安太后,就连慈禧太后的儿子同治皇帝也站在了慈安的那一边。

    在慈禧看来,同治这完全是吃里扒外,但若是站在同治的角度上的话,这完全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首先,由于清朝的传统,生母一般是不能养育自己生下的皇子的,所以同治是被慈安抚养长大的,他与慈禧的感情非常地淡,这导致他长大以后对慈禧没有那么亲近。

    而且,比起对权力无欲无求的慈安来说,慈禧可以说一直惦记着同治手中的权力了。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是绝不能忍受的事情,因此,同治才会一直与慈禧有着那么大的冲突。

    但慈禧对这些却完全不自知,或者说她认为自己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一个母亲想要权力的话,儿子就应该给。

    所以,慈禧认为是因为慈安,同治才不与自己统一战线,她内心对于慈安更加记恨。

    但慈禧知道,她想要轻而易举地就将慈安扳倒,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她打算先与慈安成为姐妹,获取慈安的信任以后,才慢慢击垮她。

    慈安虽然贵为皇太后,但比起慈禧,她可以说单纯得没有半点心机,在慈安太后生病的时候,慈禧会寸步不离地守在她身边;在慈安太后无聊的时候,慈禧会给她解闷。

    随着慈禧做的越来越多,慈安对她也是越来越亲近,她慢慢觉得,慈禧对自己这么好,自己如何又能将那份对慈禧有威胁的密诏留在手里呢?这岂不是会伤了慈禧的心。

    因此,偶然的一次机会,慈安将那份咸丰皇帝留给她的密诏拿了出来给慈禧看。

    不仅如此,她竟然还当着慈禧的面将那封密诏给烧掉,向慈禧保证自己永远不会怀疑她。

    但慈禧却没有想象中的感动,她只有满心的愤怒与高兴。

    愤怒是因为咸丰竟然如此针对自己,自己好歹也是他的妃子,他却叮嘱慈安防着自己;高兴是因为慈安终于上了她的当,竟然自己将密诏给烧掉,让自己不再担心受到制衡。

    从这天以后,慈安的威胁性在慈禧的心中大大降低,她不相信如此没有心机的慈安有能力威胁到自己,因此反倒与慈安相处得很融洽。

    虽然表面上看似乎是如此,但在1881年的时候,正在翻阅奏折的慈安太后却是突然浑身发烫,精神也变得恍惚起来,甚至跑到一个太监面前磕头。

    所有的太监与宫女立即慌作一团,太医闻讯赶来,然而最后慈安太后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慈安太后就这样暴毙而亡。

    朝廷的大臣们都对这件事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纷纷将怀疑的对象指向了慈禧,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此事是她所为,但慈禧无疑是此事的最大得益者。

    然而苦于没有证据,再加上慈禧的势力非常强大,所以最后此事还是没有后续。

    虽然慈安对慈禧已经没有了威胁,而慈禧也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去毒杀她,但如果慈禧为了一劳永逸而除去慈安,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当然,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我们已无从得知了。

    参考文献

    《清史稿》

    单字解释: 年 北 京 慈 安 太 后 正 翻 阅 奏 折 全 身 发 热 呼 吸 急 促 一 名 太 监 走 进 房 间 慈 安 双 手 撑 着 桌 子 用 力 起 身 踉 跄 着 走 到 太 监 面 前 跪 下 磕 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