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日本明明是8月15日投降,为何抗战胜利纪念日,却是9月3日?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45年8月15日,清晨。

    侵华日军某旅指挥部,收音机内断断续续的传出了播音员抑扬顿挫的日语,桌边围坐的军官们面色凝重,脸上的阴霾怎么也挥之不去。

    “朕……欲以非常之错置,收拾时局……”

    “加之,敌新使用残虐炸弹,频杀无辜……若仍继续交战……亦将破坏人类文明……”

    “八嘎呀路!”

    下座的青年军官们怒形于色,纷纷拍案而起。

    哗啦一声,腰中的武士刀尽皆出鞘,脸上的神态狰狞而决绝。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准备一刀劈碎原子弹呢。

    但事实却截然相反。

    青年军官们怒骂过后,竟是不约而同的将锋利的武士刀高高举起,接着狠狠刺向了自己的腹部。

    一时间,屋内噗嗤声不绝于耳。

    8月15日,是日本天皇首次宣布投降的日子。

    但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投降日,却是在9月3日。

    其中玄机,便在日本天皇首次颁布的这份投降诏书之中。

    春秋笔法

    昔年孔夫子笔削春秋,以褒贬手法书成一部旷世巨作。

    但也曾留下遗言: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就如同世间万物阴阳共生,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坏的一面。

    春秋笔法,被传承至后世,也就被许多别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

    正如日本天皇的首份投降诏书,其中便大量运用了春秋笔法。

    多年后,据负责主编修订这份诏书的日本金鸡学院学监安冈正笃回忆。

    这份诏书内容的原则,有两条:

    首先是确保其独特性,必须是世界已知的其他国家投降时所没有用过,且可以诠释天皇之权威的辞令。

    其次,就是不能丧权辱国。

    必须掩盖,日本是因无力再战被迫投降的事实真相。

    反而要彰显日本乃至天皇陛下关心国民,关心天下苍生的仁义胸襟。

    于是,本着这两个所谓的原则。

    日本的天皇的第一份投降诏书中。

    大量使用了“朕”以及“忠臣良民”,甚至还有“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等狼子野心之妄语。

    此足可见,日本军国主义尚未消亡。

    当时之投降,不过是其韬光养晦之不得已之举而已。

    观此投降诏书,洋洋洒洒数百字,文采不可谓不斐然。

    然日人及其天皇之面皮,不可谓不厚如猪皮。

    名为降书,文中却无半个降字。

    因日本一国之所欲,竟荼毒地球苍生,搅动整个亚洲不得安宁。

    多少无辜百姓横死于战火,无数财富付之一炬。

    其中甚至不乏人类先祖,呕心沥血之智慧结晶。

    然日本天皇,及其臣工却仅以数字无稽之言,便想推卸所有战争责任。

    其诏书中冠冕堂皇的说:

    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这段话当真是无耻之尤。

    莫说人类文明史。

    就算是翻遍人类进化史。

    哪怕是在类人猿,或是单细胞生物时期,都找不出如同阁下这般掩耳盗铃,欲盖弥彰之无耻小人。

    这样的昭告,于其说是降书。

    不如说是天皇陛下,对奋战在前线的日军将士诉苦。

    全无承担战争罪行,惩治战争罪犯的意思。

    完全把投降解释成了不得已,甚至变成了一种聪明人之间流行的潜台词。

    如此降书,自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认可。

    甚至就连发布这份昭告的日本当局,也知道这个道理。

    所以这份昭告,并没有以外交公文的形式传递出去。

    当时世界第二次大战大局已定,日本如此自欺欺人的行为,也只能忽悠一下那些被彻底洗脑了的日本极端主义分子。

    但战胜国,对这样的昭告却十分不满。

    迫于强大的国际压力,日本政府只得再次起草了第二份投降昭告。

    当然这都是后话。

    在日本广播宣读投降昭告后,美英中苏四国也向全世界公告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

    纪念日敲定

    战争虽然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结束,但战争结束后的各项工作却是千头万绪。

    可不是一个广播公告,就能解决得了的。

    比如说惩治战犯,签订战后赔偿条约等各种事宜,都得一件件的去办。

    因为盟国不满日本的第一份投降书,日本政府无奈只能发布了第二份投降书。

    在第二份投降书中,明确出现了“降伏”二字。

    降书的事情,耽搁了一阵子时间。

    最终盟国将签订无条件投降书的时间,定在了1945年9月2日。

    当天上午9时,日本代表登上美军军舰密苏里号,并在盟国拟订的投降书上签字。

    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会同盟国的诸位代表一一在投降书上签字。

    至此,日本无条件投降才算达成。

    中国抗日战争宣告胜利,同时因为日本是法西斯阵营的最后一个成员,在他投降之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宣告胜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签订无条件投降书后,日本政府并未向全世界公布这个消息。

    反倒是苏联政府在次日。

    也就是9月3日,将这个消息通告全世界。

    战争胜利之后,当时中国的执政者是国民政府,国民政府便电告全国人民战争胜利,并将9月3日定为战争胜利纪念日,举国庆祝3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在各方商讨研究下,考虑到日本天皇是于8月15日发布的投降昭告,便将该天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但随着国家体系的逐步完善,且本着实事求是精确办理的原则。

    政务院经过研究讨论。

    最终还是决定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因为据事实考证,日本真正实行无条件投降,并非在其8月15日天皇昭告后。

    而是在与盟军签订无条件投降书后,才开始实行无条件投降政策。

    日本投降距今,已然过去了大半个世纪。

    但先辈们为此付出的牺牲,却依然历历在目。

    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仍旧不可不防。

    我辈后人,亦当万分警醒。

    日本人不是温文好礼的君子,而是一头随时会择人而噬的野兽。

    单字解释: 日 本 明 明 是 月 日 投 降 为 何 抗 战 胜 利 纪 念 日 却 是 月 日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