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曾国藩托付后事,李鸿章询问何人可堪大用,他说了五个名字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曾国藩,一个大器晚成的读书人,留下的曾国藩家书得世人称道,他的传奇一生直到现在依然被诸多人士在研究或者是学习他的为人处世之道。

    因此曾国藩是一个名垂青史的人物,对于大清王朝来说,曾国藩有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之能,也的确帮助大清朝延续了国运。

    因此在他临终前,李鸿章询问他有何可堪大用之才,曾国藩说出了五个人,关于这五个顶尖人才,今天来探究一二。

    曾国藩

    公元1811年11月11日,当时大清还是嘉庆皇帝统治时期,这一天一个湖南长沙伢子出生了,曾国藩家庭条件比较宽裕,所以在他六岁时就被安排进入私塾读书。

    但是他并没有像很多名人一般,有着神童或者少年天才的美誉,反而是被认为是天生愚钝、没有慧根。例如曾国藩在15岁时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直没有达到满意的成绩,其中秀才就考了7次,勉强通过考试的曾国藩本以为有了新的起点,信心满满地朝着新目标努力。

    谁知曾国藩的考试文章被一省学政大人批评,全省的读书人都知道曾国藩不行。虽然面对如此打击,但是曾国藩的信心不仅没有受挫,反而更加坚定自己的意志。

    在23岁那年终于考中举人,之后到28岁那年才通过会试,名列第三十八名贡士,后在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然后被皇帝授翰林院庶吉士,至此曾国藩在翰林院摸爬滚打,在34岁和35岁这两年,分别与江忠源以及李鸿章结下师生关系。

    在1847年,37岁 曾国藩被道光皇帝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从这一年开始,曾国藩开启自己的高官模式。

    1853年,丁忧在家的曾国藩奉咸丰帝旨意,协助湖南巡抚张亮基">张亮基组织本省团练,即曾国藩开启军事指挥生涯,组建属于曾国藩的私人武装-湘军。

    之后带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又兴办洋务,推动清朝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进程,可以说曾国藩的崛起,对清朝后期的政治、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留学生是曾国藩安排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兵工学堂是曾国藩筹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西方书籍的印刷翻译是曾国藩支持的,所以曾国藩不仅是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更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在临终前,特意把学生李鸿章请到身边,然后推荐了5个顶尖人才给李鸿章,这五人分别是左宗棠、彭玉麟、郭嵩焘、刘长佑、沈葆桢。

    曾国藩与左宗棠等五人的关系

    1,曾国藩与左宗棠

    左宗棠,众所周知的事件是左公抬棺赴边疆,誓死要收复新疆,这样一位极具民族气节和捍卫国家主权的英雄,其实与曾国藩的朋友之谊让人诟病不已。因为左宗棠和曾国藩之间在相识之后,得到了曾国藩的认可和大力提携,而最后选择与曾国藩反目。

    左宗棠在1852年,因为自己亲家的关系,认识了曾国藩麾下的得力大将-胡林翼,从而进入到曾国藩的视野,先是让左宗棠在湖南巡抚当首席幕僚,这样的重要,让当时怀才不遇的左宗棠感激涕零。

    因为左宗棠的兢兢业业和突出的才能,让他做了两届首席幕僚,曾国藩也发现了左宗棠的能力,于是推荐左宗棠去做一地知府,没想到左宗棠看不上,导致这件事情不了了之。

    在打击太平天国期间,左宗棠的军事才能被完全释放出来,让曾国藩再一次认知到他的能力,于是曾国藩开始不遗余力地扶持左宗棠。

    但是因为一次军事情报的误信,曾国藩上奏朝廷说洪秀全之子已经死亡,而左宗棠说曾国藩上奏假消息,这等于是欺君,虽然这是个误会,但是让左宗棠主动与曾国藩断绝来往。

    其实这个事件的背后真相究竟如何,也许已经无从得知,但是在曾国藩临死前的再一次举荐,说明曾国藩是真心实意地认可左宗棠,而左宗棠在曾国藩的葬礼上留下自愧不如的言语,可以看出左宗棠与曾国藩之间应该更多是治国理政的理念不同,所以才会产生分歧,但是双方都是极为认可对方的。

    2,曾国藩与彭玉麟

    彭玉麟,曾国藩湘军的水师创建者,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与曾国藩相识是因为画画的缘故。

    本来彭玉林有一封推荐信,可以直接找曾国藩,但是他因为不认识曾国藩,不知曾国藩之秉性,心中各种担忧,所以没有去找曾国藩。没想到一次机缘巧合,与曾国藩在自己的画店相遇。

    初次见面,因为一副梅画相识,所以谈的都是画画,经过聊天曾国藩才知道面前之人是自己朋友推荐的良才。

    当谈及水师之事,彭玉麟展现出自己对水师独到见解和精辟分析,让曾国藩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朋友推荐了一位水师大才,必须大用,所以曾国藩用人魄力十足,直接安排彭玉麟担任湘军水师右路指挥官,标志湘军水师走上正轨。

    3,曾国藩与郭嵩焘

    郭嵩焘,这是一位留下过名声,却败在自己性格上的典型代表,虽然其间多次得到重要,也多次因为自己的性格而被击倒,最后是郁郁而终。

    郭嵩焘裕曾国藩相识于未发迹之前,即考科举期间就是好友,她在一次科举考试之后没有通过会试,就心烦气躁甚至之举放弃,北曾国藩一番劝诫,提醒他不要想着一蹴而就,要想着好事多磨。

    这位郭嵩焘对曾国藩有着大作用,咸丰令曾国藩组建湘军,曾国藩考虑许久,迟迟未下决定,是郭嵩焘几次登门陈述曾国藩之能,从自己的角度分析曾国藩的才能完全没有问题,应该放手去做,因此曾国藩才下定决心。

    后来,在湘军的组建过程中,郭嵩焘如同军师一般给过多次建设性意见,帮助曾国藩创建出威名赫赫的湘军。因此历史上也把郭嵩焘列为湘军创建者之一。

    4,曾国藩与刘长佑

    刘长佑,是曾国藩威震四海之时,夸赞最多的官员之一,作为当时大权在握的曾国藩,在大清朝位极人臣,能得到曾国藩知道多次赞扬的人,肯定非一般人。

    刘长佑也是湘军的重要将领,在平定太平天国期间,立下汗马功劳,并且在后来的广西天地会叛乱中一战定乾坤,因此在清朝官场也是高歌猛进,深得清廷重用。

    5,曾国藩与沈葆桢

    沈葆桢,乃林则徐的女婿,是一位品行端正、一心为民的大清官,身居一省巡抚,一度连一个下人都请不起,需要自己妻子亲自下厨。

    1861年,曾国藩把赋闲在家的沈葆桢给举荐上去,并明确建议沈葆桢担任江西巡抚一职,最后的确实现,这说明曾国藩对沈葆桢有着知遇之恩。

    但是在后来的一次工作事宜上,让人们对于沈葆桢产生误解,事情是曾国藩节制东南五省军政大事,可以对各省巡抚发号施令,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在找到江西巡抚沈葆桢,却没有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个现象在外人看来不正是忘恩负义吗,其实真相是曾国藩为了镇压太平天国,在东南地区到处筹集军饷,得罪了各地官员。

    而沈葆桢作为江西的一把手,为了安抚江西各级官员,只能拒绝曾国藩,因而产生这个误会,但是曾国藩也没有做出打压的行为,所以曾国藩是相信自己的眼光,知道沈葆桢拒绝的真意。

    曾国藩为何推荐这五人

    1,慧眼识人和善于用人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近乎完美的人,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世人的楷模,他的所作所为不仅对于当时的现实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有着诸多正向的指导意义。

    但是,这样一个历史大人物,他所创下的伟业,不是他一个人之事,是因为他身边聚集了诸多有才之人,为什么曾国藩能云集人才?

    因为曾国藩会识人、会用人,纵观曾国藩走上高位之后几十年,身边跟随之人,至少有3人以上对整个清朝全局都有着推动作用。例如湖林翼、李鸿章、左宗棠、刘锦棠、杨载福、彭玉麟、曾国荃、江忠源等等,以及他推荐给朝廷,但不在自己身边的人更是不胜枚举。

    2,知根知底

    通过前面对曾国藩与这五个人之间关系的了解,可以清晰地发现,除了沈葆桢之外,其他四位都是曾国藩的嫡系手下,在曾国藩身边工作多年,曾国藩对于这些人的秉性、能力等各方面都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所以可以做出精准的判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于有才之人都是来者不拒,而且通过曾国藩与他人的关系,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位充满睿智、不拘小节之人,而且他举荐之人也许存在某些性格上的缺陷,但是都是有能力愿意为国为民之人,因此曾国藩才能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完人。

    单字解释: 曾 国 藩 托 付 后 事 李 鸿 章 询 问 何 人 可 堪 大 用 他 说 了 五 个 名 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