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陈赓去世后,妻子傅涯收到了一封美国来信,随后便坚持要去台湾!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陈赓去世后,妻子傅涯收到了一封美国来信,随后便坚持要去台湾!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大将陈赓去世后,他的妻子傅涯因一封神秘信件,随后坚持去台湾。

    那么这封信上究竟写了什么,以至于让傅涯如此情绪激动呢?她与陈赓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往事呢?

    陈赓的一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在年幼时期就开始跟随自己的爷爷进行习武,逐渐练成了一身的本领。

    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加入部队,凭借优异的表现很快在部队崭露头角,一时间风光无二。

    他最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就是在危难关头将蒋介石救出,成为了国军的救命恩人。

    在他的军旅生涯中,他经历了无数场战役,一次次力挽狂澜,在战场上披荆斩棘,立下了赫赫战功。

    与此同时,他的感情经历也同样被人所津津乐道,他的两段感情经历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第一任妻子名为王根英,也是一位革命人士,然而不幸的是,在1939年,王根英在一次反扫荡期间不幸遭到敌人迫害,就此离开了人世。

    王根英的牺牲,让陈赓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开始变得少言寡语,在战友眼中就像变了一个人。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陷在情绪的泥潭中无法自拔,而是将痛苦化为复仇的力量,之后每次面对敌人的时候总是发了狂一般,一度让日军闻之色变。

    虽然他在战场上连战连捷,但是心病并没有因此得到好转,战友们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们深知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因此纷纷开始出主意。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他们一致认为,帮助陈赓重新振作起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帮助他重新找一个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抚平曾经的伤痛。

    时间来到1940年的夏天,身为三八六旅旅长的陈赓,受邀来到团长王智涛的家中做客,不一会就听到了一阵嬉戏打闹的声音。

    推门而入的是三个文工团的女兵,她们在看到陈赓之后就忍不住上下打量起来。

    陈赓在部队中的传奇经历她们早就有耳闻,在看到本人之后纷纷忍不住上前询问。

    对于女孩们千奇百怪的问题,陈赓也是有问必答,他那爽朗的谈吐以及超凡脱俗的军人气质让女孩们沉醉不已。

    与此同时,其中一个名为傅涯的漂亮姑娘,也给陈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场的气氛逐渐产生了变化。

    在这次见面之后,双方都对这段经历无限回味,最终是陈赓主动发起追求,他含情脉脉的对傅涯说道:我这人喜欢交朋友,其中有男的也有女的,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做我的女朋友?

    聪明伶俐的傅涯毫无疑问听出了这番话里的柔情蜜意,但是她当时并不是单身,因此一时间有些迟疑。

    傅涯在革命早期曾经谈过一段恋情,长久以来都处于异地状态,她曾经寄去几封信,但是对方都回绝她的邀请,表示无论如何都不想来延安。

    因此她不得不重新评估这段恋情,并有结束的打算,不过她当时尚且没有做好准备,因此在得到陈赓的追求之后,想先将此事进行处理,便回答道:我考虑考虑。

    陈赓爽快的答应了,但是在得知对方以三年为期的时候,话语之间有些语塞:那,那好吧。

    不过那时正处在战争年代,即便二人情投意合,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这对于二人来讲也是一个考验。

    期间陈赓和傅涯两个人的交流逐渐开始变少,与此同时,距离三年的期限也越来越近,那么两人能走到一起吗?

    陈赓逝世后,美国的一封神秘来信让其遗孀心动,无论如何要去台湾一趟。

    陈赓和傅涯以三年为期,来考验他们之间的感情。期间,陈赓一直在默默等待;最终,他的执着和诚意将傅涯打动,正式建立起恋人关系。

    不过不久之后,二人的关系就引起了组织的注意,组织亲自找到陈赓谈话,称他和傅涯的恋情是不被组织认可的,因为傅涯有特务身份嫌疑。

    经过三年的等待之后,陈赓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是这样的结局,他对此无法接受,开始茶不思饭不想。

    与此同时,傅涯的心理压力也十分巨大,为了排解内心的忧愁,她只能通过拼命工作。

    不久后,傅涯出演的舞台戏《孔雀东南飞》正在上演,期间她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泪水止不住的流淌。

    在观众的人群中,陈赓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默默的注视着舞台上的姑娘,在剧情的带动以及傅涯的真情流露下,他的内心也禁不住被反复拉扯,二人明明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最终,陈赓的眼角终于兜不住泪水,瞬间夺眶而出,坐在一旁的邓小平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在他心中,陈赓一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无论受过多严重的伤都没有哭泣过,而如今居然会为了一场舞台戏泪奔,很明显事情并不简单。

    联想到陈赓最近的经历,邓小平的心中逐渐有了答案,原来对方是被情所困,所以才表现得如此潦倒。

    为了让陈赓从痛苦中解脱出来,邓小平亲自找到了师部主任,说道:

    今天的这场戏不知道你看了么,一个台上哭一个台下哭,傅涯出身是不好,但与她本人无关,给中央发个电报,就成全他们吧。

    在邓小平的努力下,傅涯的身份终于得到了组织的认可,这也意味着陈赓可以和她名正言顺的在一起了。

    陈赓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欣喜万分,立刻给傅涯打了一通电话,并在电话中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傅涯对此感到难以置信,经过再三确认之后才接受了这一事实,三年多的时间,她终于熬出头了。

    在向刘伯承司令员进行汇报之后,当晚陈赓就和傅涯举行了婚礼,当晚的氛围热闹非凡,陈赓的一个又一个笑话不断的点燃婚礼现场。

    结婚之后不久,他就将精力放在工作中来,而傅涯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他的贴身秘书,负责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之后随着战争的深入,部队先后经过了几次转移,无论每次多么着急,傅涯总会将陈赓的日记带在自己身上。

    有的时候在过草地或者蹚水的途中日记会被水浸湿,傅涯都会等到天晴的时候将日记一页页摊开,晾晒平整。

    虽然二人十分恩爱,但是在那个战争年代,相逢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二人也逐渐聚少离多。

    陈赓在打仗期间位置很不固定,往往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个位置,即便他想给傅涯写信,往往也很少收到来信。

    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陈赓一直保持写日记的习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是他最想念妻子的时候,这时就会在日记本上写上几笔。

    1951年,在抗美援朝期间,陈赓于百忙中收到了傅涯寄来的一封信,他对此感到欣喜万分,反复读了几遍。

    在战友眼看来,那时候的陈赓就像一个花痴,但是他却乐此不疲并乐在其中,这封信的到来也消除了他长久以来的焦虑。

    抗美援朝结束后不久,陈赓就收到毛主席亲自下达的任务,那就是去往哈尔滨去筹办一所现代化学院,用于军事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于是他马不停蹄的赶往哈尔滨。

    经过周密的筹划,这座学院逐渐羽翼丰满,有了理想中的样子,陈赓对此也感到十分自豪。

    不过由于他在这座学院上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导致积劳成疾,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后来才得知,陈赓已经患上了心肌梗塞,并且已经病入膏肓,虽然医院极力进行救治,但是依旧不见好转。

    得知丈夫重病,傅涯会做出什么选择呢?

    陈赓离世后,其妻傅涯收到来自美国的神秘信件,决定必须去一次台湾。

    1961年,陈赓在妻子傅涯的陪伴下前去上海进行医治,然而在到达上海当天,他就给上海市委书记打去了一通电话,申请组织给傅涯安排工作。

    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决定,就是不想让妻子过于担心自己,同时自己也有时间去总结自己过往的作战经验,在未来,这些经验势必会成为部队前进的明灯。

    由于傅涯忙于工作,也就疏于对丈夫的照顾,陈赓的病情也始终没有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3月16日凌晨,梦中的陈赓突然被一阵心绞痛惊醒,心肌梗塞再度发作,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拼命进行抵抗,以至于缩成了一团。

    傅涯也被这突发的情况吵醒,她紧握住丈夫的双手,不停的在呼唤他的名字,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陈赓去世之后,傅涯陷入到长久的悲痛之中无法自拔,她无法接受自己的丈夫就这样离开了自己,对此她没有做好任何准备。

    那段时间,她经常看着陈赓的遗像发呆,好像回忆又重新回到了几十年前,回到了两个人初次相遇的地点。

    可惜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式,傅涯不得不接受这个令人悲伤的现实,未来的路只能她自己走下去。

    为了表达对丈夫的追忆,傅涯将丈夫的日记进行了整理,委托出版社进行了排版加工,也就有了《陈赓日记》这本书。

    除了自己的丈夫以外,傅涯的内心还有另一个牵挂,那就是自己的娘家人。

    她在与陈赓结婚之后,从此成了一名共产党员,由于她的哥哥曾经做过反革命的行为,因此从此就和家人们切断了联系。

    她一直盼望着解放战争能够尽早结束,这样就能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了,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蒋介石在翻盘无望之后,居然率领残部退往了台湾,其中就包括傅涯的家人。

    当时,她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焦急万分,因为蒋介石为了防止台湾人民与大陆进行联系,已经切断了两地之间的来往,相关信息都遭到了封锁。

    这样一来,她与自己的家人再度重逢仅剩下理论上的可能,从此之后她便开始默默等待。

    一直到了1980年,傅涯突然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来信,寄信人正是傅涯的妹妹。

    信中写道:他们目前居住在美国,而父母早已台湾去世了,同时居住在台湾的还有她的兄弟姐妹。

    妹妹还表示,自己特别希望能够来大陆走一遭,同时也为了满足父母的遗愿,将他们的骨灰葬在这片土地,也算叶落归根了。

    傅涯在看到这封信后由衷感慨,原来在失去联系的这段时间里,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而且自己也没能见父母最后一面。

    为了满足妹妹的愿望,傅涯表示会尽力而为,同时也会向有关机构提出申请,争取让父母的骨灰有一个好的归宿。

    之后妹妹成功返回了大陆,连同带来了父母的骨灰盒,满足了父母最后一个愿望。

    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后,傅涯一直想飞到台湾,去见一见自己的亲人,因为双方已经分离了几十年,想看看他们现在是什么模样。

    不过当时两岸的关系依旧比较紧张,对于往来的游客查验十分的严格,并且傅涯还有一重重要的身份,假如一意孤行的话,会给自己的丈夫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于是,她决定暂且放弃去台湾和自己的家人相聚,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再作选择。

    等到1992年,两岸的关系终于开始好转,他也终于等到了机会,迫不及待的就乘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

    在真正的踏上那片土地之后,他的内心还是颇为激动,曾经过往的一切经历在见到亲人之后终于如释重负。

    2010年,傅涯永远的闭上了自己的双眼,和自己的丈夫葬在了一起。

    纵观她的一生,可以说充满幸福和曲折,她和陈赓大将之间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如今依旧广为传颂。

    革命先烈们有血有肉,也会在某些时候陷入困境,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是不朽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单字解释: 陈 赓 去 世 后 妻 子 傅 涯 收 到 了 一 封 美 国 来 信 随 后 便 坚 持 要 去 台 湾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