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明朝灭亡时,手握重兵的左良玉为何见死不救?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左良玉自幼丧父,由叔叔抚养成人,所以他没受过太好的教育,大字不识一个。不过幼年的经历也让他学会了左右逢源,很擅长与人搞关系。因而在他出任军官后,他能与士兵打成一片,一起打仗、一起赌博、一起逛窑子、一起烧杀、一起抢劫。

    崇祯六年,左良玉遇到了贵人侯询,并在侯询的引导下,升任山西总兵。不过初入疆场的左良玉,运气很不好,初战武安,就被义军打得全军覆没只带着几十名骑兵逃脱,幸亏是后来侯询给他疏通关系,弄了几千昌平兵精锐,打了几场胜仗,取得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战功,他才是保住了官位。

    崇祯七年,陈奇瑜出任五省总督,左良玉随其出征,镇压起义军。在镇压期间,左良玉立了很多战功,但同时也被人所瞧不起,说他是“遇强则逃,遇弱则战”,从来都不打硬仗的人。可以说就是在此时,左良玉的名声就已经臭了。

    又过了两年,天灾人祸加剧,起义军规模愈发扩大,在河南、山西,起义军发展到了百里连营,地方督抚、总兵不敢管的地步。于是崇祯提拔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再次征剿起义军。左良玉也是再度出征。而左良玉在这期间表现简直让人无语,他和张献忠是你追我赶,十分有默契,两人从来没有进行过太大的战斗,前脚张献忠刚走,后脚左良玉就跟进,两人就这么一直转圈圈。而转圈圈的同时,左良玉每到一地必然疯狂施暴。

    崇祯九年,张献忠离开襄阳后,左良玉随后进襄阳,以查流贼的名义,放任士兵在城中到处奸淫掳掠,以至于襄阳百姓恨官军,而不恨起义军。因为左良玉本来就没有治军之才,他能做的只不过是靠一些谋略收买人心而已,他个人意志根本就不能左右部下。崇祯让他这种人去带兵,也有识人不明的责任。不过从左良玉的做派也可以看出,他打心里眼就没有忠君思想,他这么作,完全就是觉得大明朝家大业大,他作不死而已。他有一天算一天,混日子呗。

    崇祯十年,李自成在陕西兵败、刘国能在河南投降,左良玉见到张献忠独木难支,这才联合附近的大群官兵与张献忠开战,打的张献忠大败而逃。随后,左良玉干了一件很正确的事,那就是追杀张献忠,连追张献忠几百里,差点把张献忠砍死。之后,张献忠在谷城搭上了熊文灿的关系,投降朝廷,接受招安,左良玉为此还找到熊文灿,说张献忠十分狡猾,这次也肯定是假投降,一定要杀他,可惜熊文灿死活不同意。

    一年多后,张献忠果然再次反叛,左良玉立马率兵进行围捕,但被早已有准备的张献忠联合罗汝设伏,死伤惨重,左良玉拼死才逃出,跑回了襄阳。负责总围剿的杨嗣昌对左良玉很不满,就写信给他,让他上点心,别混日子。但前面也说过了,左良玉混日子不全是上不上心的问题,他关键是能力不行。所以随后,左良玉就是故伎重施,跟张献忠绕圈圈,只在张献忠后面慢慢跟着,导致张献忠进入四川。

    杨嗣昌听说后,大怒,动了让贺人龙代替左良玉的念头。贺人龙听说很高兴,在随后的作战中很勇猛,结果后来杨嗣昌告诉贺人龙此时还需要从长计议,贺人龙就火了,直接告诉左良玉说杨嗣昌之前说要办了你,左良玉也大怒不已,无论随后杨嗣昌怎么调他参战,他都拖故不去,导致杨嗣昌最终因围剿不利而自杀。崇祯听说杨嗣昌之死,大怒,先处置了一大批官僚,又斩杀了贺人龙,左良玉也因此被削职,以戴罪之身继续领兵。

    明朝内部是窝里斗,义军那边则是趁机发展势力,一片大好,到了崇祯十四年时,李自成已经发展到了让左良玉惹不起的规模。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开封,左良玉看到乌央乌央的起义军,吓得直接就不敢打了,连夜跑回襄阳,其它总兵一看左良玉跑了,也掉头就跑。就这样,几十万明军被李自成连追了四五百里地,死伤惨重。

    崇祯十五年底,崇祯命左良玉的贵人侯询到河南督师,解围开封。但此时侯询已经不敢前往左良玉军中,只敢在河北遥控。因为左良玉的人品没保证,侯询也怕被他卖。连贵人都怕他卖,左良玉当时的人品,可想而知是败到什么程度了。

    随后,左良玉在督促下,硬着头皮和李自成在开封遭遇,但此时的他,早已经不是李自成的对手了。几番大战下来,左良玉再次连夜率军逃跑,也不管侯询了。而李自成在发现左良玉跑路后,当场下令追击,左良玉的撤退变成了溃败,彼此踩踏,死伤惨重,除左良玉本人带领少数亲兵逃往武昌,其余部卒都被消灭。

    也就是在这之后,左良玉精锐略尽,虽然其后他又招兵买马,聚拢了几十万人,但新左家军的战斗力之低,让人无法想象。(公开在军营中设妓院)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克武昌,在湖北割据一方。左良玉得知,就去攻打张献忠。因为他觉得湖广是自己的地盘。但是打了几仗之后,左良玉发现打不赢,只好作罢。后来幸亏是张献忠莫名其妙放弃了湖广,主动跑到四川发展,左良玉才趁机一波袭击夺回了武昌。

    张献忠在湖广时期,由于他把藩王和地方官都杀没了,所以到了左良玉进入武昌后,他就成了土皇帝。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北京,崇祯立即封左良玉为宁南伯,并封他儿子左梦庚为平贼将军,许诺以后让他们世代镇守武昌,要求左良玉立刻出兵勤王,但左良玉故意拖延时间,上奏推辞,没多久后传来了崇祯自杀的消息。左良玉听说,哭得吐血。

    崇祯死后,一帮作死了大明朝的军头和文人开始诚惶诚恐。左良玉和他的八十万座家军也不例外,人心惶惶,都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一直到他们听说了南京有新君登基后,才稳定住了人心,纷纷要求左良玉带领他们去投奔南明。

    左良玉一开始不允许,并且在长江两岸架上大炮,截断了长江的航运。但后来马世英和阮大铖在南京掌权,担心左良玉会到南京抢胜利果实(侯询是东林党,左良玉因为与侯询的私人关系,也被马世英等人敌视),就设置防线防备他,这让左良玉很不满。

    再加上军中早就不满了,吵着要下南京,于是左良玉就以太子从北边逃来,却被南明朝廷关入大狱为借口,发布檄文,讨伐马、阮,率步骑二十多万人,沿长江东下,顺便一路四处抢劫烧杀。大军到了九江时,左良玉因为与在此镇守的袁继咸有交情,下令不准抢劫九江,但士卒不听他的,还是进入九江城内烧杀,让左良玉很生气,结果在当夜晚上他就气死了。

    回顾完左良玉的一生,再看他这个人,可以发现他是真没什么家国情怀,从崇祯七年到十七年,他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作死。他从来不觉得自己作死有什么错,直到崇祯自杀的消息传到后,他才恍然大悟,立国276年的大明朝,看来是真没了。

    顾诚先生在著《南明史》时,曾评价左良玉是个“勇于虐民,怯于大战”、“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的人。至于说他在崇祯死后哭得吐血,也并不是单纯为了崇祯而哭,他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悲戚,为自己的前途而号啕大哭。这种人,古代有,当代也有,他们的内核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所以,他又怎么会去挽救明朝呢。

    单字解释: 明 朝 灭 亡 时 手 握 重 兵 的 左 良 玉 为 何 见 死 不 救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