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51年,一伤残军人回到家乡,指着老家烈士墓:我就是墓碑上的人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前言:

    1948年,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七十七团,向安徽省青阳县外围的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这场战斗打得酣畅淋漓,敌人最后一个地堡据点也几小时后被端掉。

    战后,部队在打扫战场、清点人员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位战士的遗体。部队便认为这位战士在攻击最后一个地堡的时候离得太近,已英勇献身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为了纪念这位英雄,老家政府给家属下发了烈士证,当地百姓还为他建筑起了烈士墓。然而在1951年的春天,一位伤残军人来到了这里,看到烈士墓顿时泪流满面:“我就是墓碑上的人啊!”

    为报父母姊妹之仇,参加新四军

    这位痛哭的伤残军人名叫童子南,1922年出生在浙东山区的一个小乡村里。父母是地主的长工,经年累月地给地主打工,养活他们7个孩子。

    自童子南记事起,家里无论大小,没穿过一件新衣服,没吃过一顿饱饭。

    童子南16岁那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横行起来,在童子南的家乡实行了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父母将他们几个孩子藏在了枯井中,才躲过了一劫。

    可当日军走后,整个村子都变成了废墟,童子南的父亲被大火烧死,母亲也不知去向。无依无靠的几个孩子只能四处流浪,讨饭为生。

    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年代,普通百姓粮食根本不够吃,更不要说施舍饭菜给一些讨饭的乞丐。因此,童子南兄妹几个时常饿着肚子。在逃荒的过程中,童子南与3个哥哥走散,只与一个姐姐和妹妹相依为命。

    1939年,日军又对浙东地区进行了扫荡,在这场浩劫中,童子南与姐姐妹妹走散。为了有口饭吃,童子南参加了“土枪队”,而此时在家里的姐姐和妹妹却受到了国民党的残忍对待。

    由于家里没有了男丁,国民党来抓壮丁时自然吃了闭门羹,他们就对童子南的姐姐拳打脚踢,打成重伤,妹妹也在重拳之下丢掉了性命。

    童子南在得知后非常痛心,对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仇恨与日俱增。他发誓,以后一定要为父母和姐妹们报仇。就在第二年,童子南发现了报仇的机会。

    这一年,陈毅率领的新四军开进了浙东山区,童子南听说这支部队不欺负穷人,专门惩治恶霸和打鬼子,心里十分高兴当即出发。

    童子南跋山涉水,赤脚走了好几天,终于体力透支晕了过去。醒来时就发现自己正躺在温暖的被窝里,身边还有穿着军装的士兵。

    童子南见到这些陌生面孔,心里还有些惧怕,但他们和善的眼神又让他不由得放下了心。这时,一位长官模样的人走到他面前,摸着他的头安慰说:“小鬼别怕,我们是新四军,专门打鬼子的,饿了吧,快吃饭吧!”说着,就将一碗饭放在他面前。

    听到这里就是他要找的新四军,童子南欣喜无比,兴奋得连面前的饭顾不上吃,连忙恳求长官能够收自己当兵。

    长官问他为何要当兵,难道不怕死吗?童子南回答道:“我不怕,我要为我的家人报仇。”长官笑了,再次用手摸了摸他的头,说:“我同意了,现在你就是新四军中的一员了。”

    童子南高兴地赶忙答谢,肚子早就空空的他端起面前的碗就狂吃起来。

    后来童子南才知道,那天准许他参军的长官正是陈毅。

    参军后的童子南深受党的教育和培养,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童子南参加了无数次战斗,济南、泰安、莱芜、孟良崮、梁山阻击战等都有他的身影,先后12次负伤,3次重伤,并多次荣立战功。

    1946年,在宿北会战中,他与4名敌人对抗,直到晚年他的头上还能清晰地看到当时留下的疤痕。

    “死而复生”的“活烈士”

    1948年,童子南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七十七团,为了巩固和扩大淮北根据地,地理位置极佳的青阳城,就成了部队首要解放的地方。

    这场战斗是童子南整个参军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但也是他军事生涯结束的时候。

    一天夜晚,随着三颗信号弹飞上空中,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打响了。野战军集中所有火力向青阳城外围的敌人据点发起了猛烈进攻,数以万颗的炮弹出现在敌人的上空,数秒之后,随着剧烈的爆炸声,敌人方向火光冲天。

    一通攻击之后,外围的敌人据点已经被毁灭得差不多了,野战军趁机再次发起攻势,将残余敌人逼到了城内地堡中。

    地堡是敌人最后的栖身地,但也难以攻破。在只有几厘米的小空洞中,伸出的机枪管足以造成野战军损失惨重。

    七十七团收到上级紧急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所有地堡,为大部队的总攻扫清障碍。团长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二营四连三排进行爆破,童子南是爆破组的副班长,又具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他主动请缨带领着同志们冲上了战场。

    童子南一心想着炸掉地堡,对耳边子弹呼啸而过的风声毫不在意,在后方部队的掩护下,他顺利来到地堡附近,将炸药包绑在木叉上,点燃引线,迅速跑开。在引线燃尽的最后一刻,童子南和爆破队员们滚入就近的坑道中。

    就听轰的一声,泥土和地堡同时爆裂开来,藏在地堡里面的敌人也被炸成了碎片。

    在连续5个地堡都被顺利解决后,童子南带着队员跑向最后一个地堡。可就在这时,几颗子弹朝他飞来,击中了他的右胸和小腿,他应声倒地。

    就在这时,部队发起了总攻,靠着强大的意志,童子南站起身,在靠近敌堡七八米的地方点燃了导火索,朝敌堡扑去。

    随着最后一个地堡被炸毁,野战军部队趁机攻入城中,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彻底拿下青阳城。然而,人们在打扫战场时却怎么也找不到童子南的遗体,便以为他离敌堡太近,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但其实童子南并没有牺牲,他当时被爆炸的冲击力震昏了过去,整个人都被炸起的烟土吞没。战场上运输和抢救的工作大部分是由当地群众和支前民工来完成的,童子南被救起后抬到了洪泽湖边的田集医院抢救。

    那时,童子南的衣服被炸得只剩下一条短裤,右小腿被炸断,整个身体都是血肉模糊。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头部、颈部、胸部和右腿却落下了终身残疾,他珍藏的党员证也被炸得无影无踪。

    战斗结束后,群众和支前民工与伤病员之间互不认识,加上童子南醒来时部队已经离开了青阳,当地群众没有及时向部队提供伤员的确切消息,导致部队以为童子南牺牲了。

    团长亲自为童子南主持了隆重的追悼会,并给他的家乡送去了烈士证,他的家乡为了纪念他还建造了烈士墓。

    而这一切童子南都不知情,在可以行动后,他就一直寻找着部队的下落。可光靠他一个受伤的人如何做得到,再加上部队后来又进行了整编,在各个地方驻防、换防,童子南就更加失去了与部队的联系。

    直到1951年,童子南放弃了寻找,准备相应规定回原籍老家。然而,当他看到家乡为自己建造的墓碑和下发的烈士证时,他瞬间泪流满面,指着墓碑说:“我就是墓碑上的人啊!”

    童子南和当地政府做了反映,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在进行一番调查之后,童子南的身份被核实,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政府将他评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

    如今身份终于得到证实,童子南解除了一块心病。他自知再不能上战场报效祖国了,便留在家乡把后半生都献给了家乡的人民。

    当地政府考虑到他身体伤残,生活困难,几次提出要帮他改善生活,但都被童子南拒绝他认为国家刚解放,人民生活困难,自己没有建设却让国家照顾自己,实在很对不起组织。

    自此以后,童子南加入生产队伍中,带领当地人民种田、搞生产,支援国家建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三年困难时期时,童子南忍着饥饿带来的痛感,也要将自己每月仅有的15块钱帮助其他村民,非常伟大。

    单字解释: 年 一 伤 残 军 人 回 到 家 乡 指 着 老 家 烈 士 墓 我 就 是 墓 碑 上 的 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