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李德生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头天上班便说:我先去副司令那报个到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碧云

    编辑|小鱼

    1971年1月,受上级任命,李德生奉命进驻北京,正式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这一要职。

    上任的当天,秘书前来请示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而李德生听后直接说道:不着急,我先到副司令那里报个到!

    那么,这位副司令员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让司令员上任当天自降身份,亲自先去拜访他呢?

    李德生口中的这位副司令员,便是开国中将吴先恩。

    【自告奋勇、忠于革命】

    吴先恩是李德生的老乡,1907年出生于河南新县箭厂河乡的一个农村家庭,其父母都是靠种地为生的贫苦农民,一家人平时也仅靠那几亩地维持生计,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在这样的情况下,年幼的吴先恩几乎没有读过几年书。为了补贴家用,他8岁的时候便去地主家当起了小工,平日里干些放牛、割草、打杂的工作。

    1926年夏天,恰逢吴先恩幼时的玩伴吴焕先回乡宣传革命,受其影响,19岁的吴先恩在同乡老百姓中积极地开展抗租抗捐斗争以及农民运动,并且还镇压了当地两个欺压了百姓多年的地头蛇。

    次年12月,吴先恩又号召了不少同乡的老百姓,拿着镰刀、土枪组成一支敢死队,奔赴七里坪,参加了那场著名的“黄麻起义”。

    当时在夺取黄安的过程中,吴先恩更是自告奋勇,率一批人马做了排头兵,不日后便占领了县城,并且活捉了城内四十余名反动警察。

    后来黄安县城解放后,吴先恩所在的起义军便被改编为了工农革命鄂东军,吴先恩自此,也算是成为了正规军中的一员。

    不幸的是,还没在黄安站稳脚跟,吴先恩便在接下来的一场事变中身受重伤,甚至还差点丢了性命。

    原来,黄安失守后,国民党便趁着城内秩序混乱又趁机发动了进攻,导致城内的工农革命军在毫无防备的状态下受了重创。

    为了掩护受伤的战友队友赶紧撤退,吴先恩挡在最前面,最后不幸胸上中弹,直接倒在了血泊中。

    当时还是他的另一名战友见他没了踪影,拐回去进行寻找,才在一片黑压压的尸体中才将他寻了出来,吴先恩自此才算是捡回了这条性命。

    几个月后,还不等伤口完全愈合,吴先恩便快速整装待发跟上了大部队。

    但一到部队,他却听到了自己的哥哥以及三弟全部都被国军杀害的悲惨消息,甚至就连他在家中的老母亲都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毒手。

    此时的吴先恩悲痛万分,发誓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为自己的三位至亲报仇雪恨。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死不了就要干革命”这句话,便成为了深深烙在吴先恩血液中的革命信念。

    【不为私利、廉洁奉公】

    1929年5月,经人介绍,吴先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他又加入了红军,并先后担任了黄安独立团1营政委。

    吴先恩一生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从事公职以来从来没有为自己谋取过一丁点的私利。

    在担任黄安独立团政委期间,他还曾因“护送粮草”一事,获得了“廉洁政委”的称号。

    原来,刚担任政委时,吴先恩便观察到,军中的伙食安排极为不合理,常常是为了省得一点半点,而导致战士们饿着肚子吃不饱,这样就算是上了战场,也是十分影响士气。

    于是吴先恩便向各个连队提出了改善伙食用度的措施,此举获得了阵营中的一阵好评。

    事情传到了团长那里后,团长便觉得吴先恩是个管粮草的好苗子,便又在担任政委之余,为吴先恩安排了一份“粮草官”的工作。

    这份工作听起来轻松容易,但是要想做好,却不是一件易事。

    彼时的独立团才刚刚成立没多久,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也十分散乱,所以保管粮草、协调用度、保障渠道这些后勤工作,样样都需要吴先恩操心。

    好在吴先恩做事细心,这杂乱无章的规则制度一经他手,很快便变得有条不紊起来。

    吴先恩担任“粮草官”的期间曾跟随部队经历过数次的战略转移,但其在武器与粮食的供给上,从没出过半点差错,经他手运输的6万多块大洋以及1000多两黄金也是分文未失。

    不仅如此,在部队途经西藏缺乏物资的危机时期,吴先恩更是诚心诚意地拜访当地的喇嘛寺,并向他们宣传党的思想,竭尽全力的为部队筹集到了一千头牦牛、三万头羊、五万斤青稞以及二十万斤酥油等。

    不仅一举解决了部队中物资缺乏的问题,还给长途跋涉的战士们开了荤。

    也正是因为这种种事迹,所以吴先恩在部队中还荣获了不为私利、廉洁奉公的美誉。

    【九死一生、礼贤“让妻”】

    值得一提的是,吴先恩与罗荣桓之间,还有着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因为罗荣桓元帅的妻子林月琴,正是吴先恩的前妻。

    这件事说起来,也是造化弄人。

    吴先恩与林月琴二人是于长征路上初识,之后很快便一见钟情结了婚。

    1936年10月长征结束后,二人又分居两地,此时的林月琴前往延安读中央党校,而吴先恩则是同其他数万名战士一同踏上了西征的艰难历程。

    当时吴先恩担任的是红9军供给部部长,奉命跟随部队前往河西走廊,讨伐国民党军马步芳部下的“马家军”。

    西下的一路上,我军多次与马步芳部下交战,期间虽给“马家军”造成了重创,但是自身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1937年1月底,吴先恩等人在途径甘肃省临泽县的一个小村庄里,不幸再次遭遇到了“马家军”的突袭。

    彼时的吴先恩带着随行军医以及一个警卫排被困在一个堡子里,敌人白天费尽心机地将堡子围墙给炸毁,晚上吴先恩便带领着战士十万火急地往围墙上泼水,以便能够结成冰,加固墙体。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双方足足拉锯了数天,一直到把我方的手榴弹以及子弹全都给消耗完。

    手中没了枪支弹药后,敌人很快便冲了进来,此时的吴先恩更是带领着手下战士,抄起老百姓的斧子与铁锹,与敌人面对面的展开了殊死搏斗。

    不幸的是,因为寡不敌众,经历了几天几夜的战斗,堡内的400余名战士最后也只有六七人跟着吴先恩杀出了重围,与西路军主力部队汇合。

    彼时整个西路军存活下来的战士,一共也不足3000人。不得已之下,只好暂时改变行动策略,一群人退至祁连山一带。

    为了保存实力,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决定将余下战士分成3支部队展开行动。

    吴先恩所在的右路支队负责向北展开行动,以吸引“马家军”的注意,而余下两支部队则是奉命在后方跟进。

    3月15日晚,吴先恩所在的右路支队在突进过程中遭遇到了“马家军”的偷袭,并与“马家军”的两个旅展开了激战。

    由于寡不敌众,一番搏杀后,吴先恩手下7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

    消息传了出去后,所有人都以为右路支队在这次突袭中已经全部牺牲。就连正在延安学习的林月琴,也以为自己的丈夫已经牺牲在了前线的战场上。

    然而,残酷的战争却给这对刚刚成婚不久的小夫妻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吴先恩并没有牺牲,而是带领手下四十多个人杀出了重围,为了隐蔽暂时退居到了祁连山深处,并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

    短暂的进行休整后,吴先恩便派出两名成员外出视察他们周围的敌情,在得知周围有一个马家军的马场后,吴先恩便决定,连夜偷袭马场。

    彼时,马场中的“马家军”还在睡梦中便被一窝端。

    占领了马场后,吴先恩便大家伙一人挑选了一批得力的马匹,配上马鞍,临危组成了一支骑兵队伍,准备日后杀出重围,尽快找到红军队伍。

    转移过程中,这仅有四十人组成的队伍再次遭遇敌军,最后死的死,伤的伤,一路历经波折,到了6月中旬,也只剩下了吴先恩一人终于与陕西云阳镇的红军汇合。

    然而,抵达红军部队后,还未来得及庆幸自己终于死里逃生,吴先恩便又陷入到了另外一个尴尬的局面。

    原来,当时红军总部传遍了他已经牺牲在西征路上的消息,他的妻子林月琴为此还哭了许久,几天几夜都不曾吃下过半口饭。

    彼时的罗荣桓主任也刚与前妻离了婚,于是众人便想为林月琴与罗荣桓二人牵桥搭线。

    一番接触下来,林与罗二人聊得十分投缘,不久后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罗荣桓与林月琴二人成婚后不到一个月,吴先恩却活着回来了。

    这件事,在当时的军区中闹的是沸沸扬扬,周围的同志都倾向于林月琴回到吴先恩身边。

    认为既然当初林月琴是以为吴先恩牺牲,所以才嫁给的罗荣桓,那么如今既然吴先恩活着回来了,林与罗的这桩婚姻自然也就应该作废。

    罗荣桓元帅的人品我们自然是不用多说的,得知此事后,他也立马登门向吴先恩道歉,表示自己会将林月琴归还。甚至还主动备好了酒菜,等着吴先恩将林月琴给接回去。

    可是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吴先恩。不久后,吴先恩便派人送来了消息,说自己对于他们二人结婚一事表示充分地理解与支持,并且立下字据:祝二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永远幸福。

    其胸怀宽广,境界至高,实在是令人佩服。

    与此同时,吴先恩礼贤“让妻”的这段故事,也成为了军中令人称赞的一段佳话。

    后来,吴先恩便将自己的全身心精力全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去。

    全面抗战后,吴先恩又先后担任了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军需员、晋察冀军区供第四军分区给处处长、部长、政委等要职。主要负责的便是配合党的游击战术,想法设法地保障部队的物资供给。

    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华北战局发展的需要,吴先恩又全权负责了从大军区到村战勤生产委员会上下共六级的后勤组织机构,全面提高了部队机动作战能力,为部队的后勤保障作出重要贡献。

    抗美援朝期间,吴先恩也依旧奋战在后勤前线,此时的他正是李德生的上级。

    对于吴先恩之前的工作能力以及为人作风,李德生是早有耳闻,并且深感敬佩。

    在朝鲜共同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李德生积极地配合吴先恩的指令,二人协力共同解决了物资运送、车辆调遣、道路抢修等一系列的工作,可谓是配合的十分默契。

    朝鲜一战也使得吴先恩与李德生二人彻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知音般相见恨晚。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二人便相继被调往至不同的工作岗位,平常也只是靠书信来往。

    直到1971年李德生被调往北京任军区司令时,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去拜访自己昔日里的老上司。

    吴先恩1961年便开始担任北京军区的副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对北京军区工作大大小小的工作事宜也都比较熟悉,李德生来了之后,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所知道的都告诉了他。

    此后,二人再次相互配合,为推动北京军区的正规化与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直到1987年,吴先恩于北京病逝,自此他才走完了自己这革命的一生、这无私奉献的一生、这胸怀大义的一生。

    单字解释: 李 德 生 上 任 北 京 军 区 司 令 员 头 天 上 班 便 说 我 先 去 副 司 令 那 报 个 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