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英雄?懦夫?陈独秀的真实人生,就像鲁迅笔下的一丛野草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头衔

    随着《觉醒年代》的热播,陈独秀先生的形象,也一下子鲜活了起来,收获无数粉丝的热泪与赞誉。

    但剧中的形象,与我们通常所知道的那个“右倾机会主义”的陈独秀,却有着极大的反差,令很多朋友感到困惑,历史上真实的陈独秀究竟是什么样子?又应当如何客观地评价他的功与过呢?

    虽然在我国历史上,从来不乏引领时代的风云人物,各领风骚几十年吗。然而像陈独秀先生这般,仅十几年的时间,便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却不多见。

    从而,在他的头上,也被冠以了众多的头衔,好的、坏的,几乎一样多。

    如:“思潮界之明星”、“花草的种子”、“沉沉黑狱中的明灯”、“叛徒”、“懦夫”、“投降者”、“日本人的走狗”……。

    这些头衔,有客观的,也有污蔑的。不过,好像他也不怎么在乎。

    辉煌12年

    陈独秀从事革命事业的时间,是比较早的。从1901年开始,他便陆续在国内外组织过一些进步社团,并创办了多种刊物,来反对封建专制。当时主要是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

    1911年,他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并被捕入狱。

    但此时的陈独秀,仅仅是初露锋芒,因为前面有众多先贤大咖的光芒,所以他并不显眼,也谈不上多大的影响力。

    而陈独秀真正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帅,革命的标杆,是从1915年创办《新青年》开始,到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终止,共计12年时间。

    仅仅12年,便浓缩了这位先觉者与探索者一生的梦想与荣耀,屈辱与挫败。

    功与过

    从1915年到1923年,这8年期间,陈独秀对中华民族的觉醒,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具体事迹,《觉醒年代》中都有演绎,基本符合史实,这里就不再赘述。

    我想强调的是,以鲁迅先生思想的深邃;胡适先生学识的渊博;李大钊先生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刻,这些时代的精英们,都甘愿依附于陈独秀的麾下,足见陈独秀人格魅力的伟大。

    伟人毛泽东主席,曾特别指出,“陈独秀氏为提倡近代思想最力之人”,对自己思想的影响,“也许比任何人要大”。

    但1923年,却成为了陈独秀先生革命事业的分水岭,这一年,他提出了“

    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主张,带领共产党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组成了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并于次年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也称“

    大革命

    ”。

    组建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外御欺辱,内惩国贼”,这个战略本身没有问题。但问题则出在了陈独秀先生的思想上,他认为应当:

    “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

    “国民革命成功后,在普通的形势下,自然是资产阶级握得政权(《中国国民革命与中国社会各阶级》)”

    正是由于他过度迷信资产阶级政权,从而在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对无产阶级诽谤、镇压、杀戮的时候,陈独秀依然心存幻想,要求无产阶级群众妥协、退让,甚至放弃抵抗,解除武装。

    他的错误思想,直接导致数万革命者和群众遭到杀戮,中国共产主义面临存亡危机。

    1927年,大革命失败;1929年,陈独秀被开除出党。

    辟谣

    陈先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功与过,历史上写得清楚分明,不存在争议。

    但先生个人的品德与思想,我觉得有几点应当得到澄清:

    懦夫?

    这是彻头彻尾的诽谤,陈独秀的一生,始终是战斗的,他几乎反对一切的强权:反清、反帝、反北洋、反蒋、反日……,而且每次都是大刀阔斧,从不隐晦自己的思想。

    鲁迅先生评价陈独秀说: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陈独秀因此而坐牢的次数,比大多数人都要多,何来懦夫之说?

    投降者?

    确实,在革命中,陈独秀错误地选择过向敌人妥协,退让。投降者的称谓似乎也言之成理。

    但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我觉得,投降的动机应当是出于对强权的恐惧,对利益的垂涎,从而背弃原本的理念,投入到敌对阵营的行为。

    但陈独秀的出发点,则是着眼于国家、民族的独立与发展。他的理想是清澈的,毫不利己的。他所犯的错误,是思想认知的问题,不是个人品德的问题。

    开除出党以后,蒋介石邀请他出任国民政府

    劳动部部长,并出资10万元请他另立党派,遭到陈独秀的痛斥。就足以证明他的立场。

    所以,我个人认为,投降者这一头衔,不能成立。

    日本人的走狗?

    这是王明等人的诽谤,抗日战争爆发以来,陈独秀旗帜鲜明地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这一点,在他的个人文献,历史资料中都有明确体现。

    铁证如山,不值一驳。

    矛盾人生

    既然如此,陈独秀就是一个英雄了?

    见仁见智吧。

    我总是觉得,陈独秀的某些方面,与鲁迅先生非常相似,既是“呐喊”的战士,又时常陷入思想的“彷徨”。

    他能够深刻地直指民族的弊病,敏锐地找出救国的方向。但同时,又内心单纯,愿意相信人性的良善,一次次被蒋介石、汪精卫、张国焘等所欺骗。

    他既承认民众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如:“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各种革命都不可忽视了农民的力量(《中国农民问题》)”

    但同时,又奉行精英治国的理念,轻视民众的素质。“(工人阶级)不但在数量上是很幼稚, 而且在质量上也很幼稚”、“(群众)一盘散沙,一堆蠢物”。

    这种矛盾与彷徨,在当时的先觉者中,是一种“通病”,正像鲁迅先生剖析自己时说:

    但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地沉重。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写在《坟》后面》

    来自旧时代,不带丝毫旧的气息,一步便迈入了新纪元,这世界上哪有这样先天的圣人。

    能够于旧时代中觉醒,呐喊起广大民众,共同寻找新的出路。这便是先觉者于时代的意义,也便是他们的丰功伟绩。

    “英雄”的称号,在他们自己看来,实在是无所谓的,“

    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鲁迅)”。

    一丛野草

    在呐喊中抗争,还是在沉默中灭亡?对于战士,这不是问题。

    然而,百年长夜里的中国,不是没有出路,而是置身于迷宫,到处都是伪的光明。如何抉择,是摆在所有先觉者面前的选题。

    探索途中,很多人迷失了方向。

    他们算不算英雄?这是一个哲学的问题。但我想,他们是勇士,他们敢于披荆斩棘,去探索出路,他们渴望光明。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不是吗?

    过往的功与过,错与对,我想鲁迅先生的一丛野草,给出了最好的注解: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以先生的一丛野草,纪念勇敢的探索者们。

    单字解释: 英 雄 ? 懦 夫 ? 陈 独 秀 的 真 实 人 生 就 像 鲁 迅 笔 下 的 一 丛 野 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