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如果希特勒听从古德里安等名将的正确意见,二战格局会怎么样?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笔者认为希特勒若听从古德里安等名将的正确意见,二战的结局也不会改变,只是德国战败的时间将大大延长。

    古德里安,德国装甲军名将,被誉为世界“闪电战之父”。

    在德国坦克集群快速进攻中,可见这样的场景。快速前进的德军坦克部队不断招呼聚集在公路上等待投降的外军让开道(受降之事留给后面的德国步兵解决),以保持德军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推进。这成为了二战的一个奇闻,这个奇闻就是古德里安制造的,它突出了机械化部队进攻的一个“快”字,打敌人措手不及、骤不及防。

    古德里安本可以获得攻占莫斯科和在敦刻尔克歼灭33万英法联军的两大殊荣。但古德里安受制于希特勒的错误指挥,这些殊荣没了。

    (一)古德里安进攻莫斯科受挫

    按德国闪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德国中路集团军负责正面突破直捣事苏联 首都莫斯科。

    古德里安指挥德国第二装甲军势如破竹,在6月30日已经攻占了进入莫斯科平原的要地摩尔棱斯克,进攻莫斯科已一片坦途。

    在这关键时刻,希特勒给中路集团军发出错误命令。希特勒下德中央集团军群暂停进攻莫斯科,扭头向南配合德南方集团军群在基辅围歼被咬住的70万苏军。

    希特勒这道命令受到德国中路集团军司令博克元帅的质疑,还遭到古德里安将军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兵贵神速,迅速攻占莫斯科,打散苏联领导中心并瓦解苏联军民抵抗意志才是关键。

    但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希特勒的决定。于是,德中路、南路两大突击军群在7月7日—9月26日发起“基辅战役”,歼灭苏军65万人,取得了世界上最大歼灭战的胜利。

    接下来德中央集团军再回过头来进攻莫斯科,于9月30日发起攻占莫斯科的“台风”战役,可惜这时间已经晚了3个月。

    在这三个月时间里,苏联最高层已经从惊慌失措中冷静下来,朱可夫已经部署好了莫斯科防卫圈,而且苏联在西伯利亚的耐寒部队已经增援抵达莫斯科。接下来莫斯科进入秋冬雨季,道路泥泞不利于德国的重装坦克和装甲车通行。再接下来莫斯科无比寒冷的1941年冬天降临,严寒冻的德军坦克装甲车发动机无法迅速启动,德军在严寒中则减员严重。

    所有不利条件加在一起,德军已经无力攻占莫斯科。虽然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在12月2日已突入到距离莫斯科24公里的希姆基,博克元帅在乡村教堂上用望远镜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尖顶红星,但这已经是德军攻击到莫斯科的最近距离。德军最终未能攻入莫斯科。

    (二)古德里安束手无策,在敦刻尔克放任英法联军逃跑。

    德国灭了波兰之后,古德里安协助曼施坦因将军(后晋升元帅)制定了德国在西欧占领荷兰、比利时、法国、迫使英国议和的“黄色方案”。

    在进攻法国战斗中,古德里安指挥德国第19装甲军在法国最不防的阿登山地突破,接下来横扫法国腹地平原,导致法军溃败,与英国共33万军队逃往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企图渡过英吉利海峡逃往英国。

    古德里安率领德国第19军装甲军(下辖第3装甲师、第2和第20摩托化师)快速向敦刻尔克推进,已成惊弓之鸟又没有重武器的英法溃军在敦刻尔克光秃秃海滩上,即将遭到古德里安装甲部队的肆意碾压。

    就在这关键时刻,希特勒下令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停下来待命,古德里安立即面见了上司冯克莱斯特上将表示不服,遭到冯上将严厉地训斥,古德里安以辞职相威胁,逼得德国陆军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再次命令古德里安装甲部队停战待命。

    就这样,在古德里安装甲军射程范围内,33万英法联军用10天时间渡过了英吉利海峡逃跑了。

    希特勒为何在敦刻尔克放过英法联军至今是个迷,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希特勒在给英国留面子,希望英国识时务,充当德国的傀儡。

    希特勒两次错误命令,让古德里安失去了建功立业大好机会。让苏联、英国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被称为德国二战三名将,但只有古德里安没有获得元帅军衔。这归咎于古德里安战绩不充分(这不是他的问题),古德里安一贯因战略战术分歧与希特勒争辩。惹得希特勒解除了他在德国装甲部队的任职。直到1944年7月,希特勒才安慰性任命古德里安为德国陆军参谋长。但古德里安不识时务照样与希特勒争吵,惹得即将崩溃的希特勒忍无可忍,在1945年3月解除了古德里安德国陆军参谋长的军职,将其贬入预备役。古德里安的装甲兵生涯就此彻底结束了。

    单字解释: 如 果 希 特 勒 听 从 古 德 里 安 等 名 将 的 正 确 意 见 二 战 格 局 会 怎 么 样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