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嫡系就是嫡系看不起杂牌,100米近都懒得理结果把自已送上绝路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中共建军之初,也存在着大小不同的多个山头,但与国民党军不同的是,中共军队有着坚定的政治方向,有着强有力的思想武装。中共军队也有整编,但每次整编,就像涅槃重生一样。而国民党军因为没有共同的政治信仰,缺乏强有力的思想武装,其统帅蒋介石管理军队又还是封建军阀的老一套,玩权术,分嫡庶,搞小圈子,厚此薄彼。因为杂牌军的存在,又没有本事像中共军队那样给予脱胎换骨的改造,这便让蒋介石不得不在其统率的军队中分出嫡庶。

    但是总体上,无论嫡系,还是杂牌军,蒋军是精锐少,弱旅多,主要原因是,这不是一个现代化军队,更像是加强版家丁部队。有关系的将领得到更多资源,没有关系的将领资源越来越少,结果就是,山头林立和资源分割使用。所以整个军队根本无法整体规划和提高所有部队的战斗力,各自培育自己的部队,而每个将领能掌握的资源也只能允许他们培育出少数精锐。这样一来,精锐少而弱旅多的结果就注定了。蒋军实际上最能打的部队,不超过30个师,这30个师就是他们的统治基础,一旦这30个师被歼灭了,就会分崩离析。以这30个师为核心组成的,新1,第1,第2,第5,新6,第8,第10,第13,第14,第18,第26,第52,第54,第71,第73,第74,第85,第92,第93,第94等军,就是蒋军的核心主力。

    在抗战时期,这些部队是蒋军主力,在后来的解放战争当中,这些部队还是蒋军主力。当然也从这个军衍生出过一些主力,比如,第5集团军的荣誉第2师,后来去了第100军,第5军的96师给了第70军等等,让这些部队也具备了主力资格。

    在战争时期,蒋军内部主要分为,中央军和杂牌军两个大类,其中,中央军还分为中央军嫡系和旁系部队。论核心战斗力,蒋军的主要战斗力实际上还是中央军,特别是嫡系部队。在抗战时期,蒋军主要战役的主力,都是中央军。黄百韬在众多国民党将领中算是军事才能比较强的,是极少数面对解放军取得实际战果的国民党军将领。蒋介石虽然拘泥于党内派系成见,但不是完全不看才能,少数有才的人还是能被提拔的。其次,国民党政权在解放前就是个军阀联盟,蒋介石只是军阀盟主而已。除了黄埔学生外,绝大部分杂牌军将领都有蒋介石难以有效控制的起家部队,这也是蒋介石猜忌打压杂牌军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个精锐部队是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其实就是抗战时期最能打的国军王牌第74军。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第74军是国军五大王牌之首,在抗战时期表现十分出色,同时赢得了虎贲军,御林军,抗日铁军等美誉。等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被整编成国民革命军第74师。虽说从军降成了师,但是整编第74师依然保持着3万余人的编制,并且还配有重炮兵团,战斗力十分强悍。为此,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原战场上与华东战场上,整编第74师给我军带来了很大的杀伤力。张灵甫借着第74师,横贯两大战场,敢率军孤军深入作战,全师上下十分傲慢,为此也成为这支王牌部队埋下覆灭的种子。最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华东野战军全歼,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第一个被歼灭的国军精锐部队。

    孟良崮战役的前期态势是敌人8个整编师(军级建制)数路军队一字排开以紧密的队型向我山东解放区大举进攻,而陈粟部队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怎么打?打的过与否?放弃解放区,退到黄河以北?粟裕将军做为前线指挥官初期的规划是打国民党右翼的7军与48师,10日晚间命令已经下达,但是11日白天,无线电侦察发现敌整编74师前出脱离了敌并进战线,前线许和尚的九纵也报告与74师接触。粟裕当下改变决心,命令各部队立刻从敌重兵集团中利用这一机会分割包围整编74师,张灵甫也是沙场悍将,发现不对命令74师立刻往孟良崮方向收缩。

    有不少军友们认为张灵甫退守孟良崮犯了马谡不查地形的大忌,但从台湾方面资料看张当时的攻击出发地经过孟良崮,张灵甫做为正规军校生肯定看过地势,之所以要往这个地方退,一是利用高地固守,二是其背后紧靠着垛庄,是74师的设防要点、后勤转运基地,一旦不测可以急退垛庄。但是他的对手是粟裕,良将对阵,料敌先机者胜,粟裕命令先前隐蔽在敌后鲁南的6纵星夜北上,抢占垛庄,彻底把敌人围在了孟良崮。

    但是蒋的派系斗争搞的太过火,连黄埔系的将领都有了高人一等的想法,这才有了张灵甫不顾25,84师独军突入的送死行为,而粟裕之所以下定决心打张,也是认定李天霞不会卖力救他,张灵甫太倨傲,得罪的人恐怕不止李天霞一个。在包围过程中,74师与打穿插夜间急行军的1纵曾经相隔不到100米,但是居然连口令和寒暄都没有,放1纵过去了,这是个关键点,这时候交上火,一纵是不可能抢占天马岭的。74师完全可以畅通无阻地汇合黄百韬部。事后1纵的指战员分析,74师官兵认为这是他们翼侧的25师,而御林军是不屑于这些杂牌搭腔的。

    蒋介石在张灵甫被围后又惊又喜,惊的是粟裕敢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喜的是他信任74师的战斗力,立刻制订了一个全线合围中心开花的战略,国民党军一直苦寻山东主力而不得,现在在眼皮子底下出现了,周围部队离张不过3,40公里,架上重炮都可以打的到解放军的攻击集合地。如此良机,焉能坐视而失,因此他命令74师不用突围固守待援。

    可是他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蒋整个解放战争中一直不断在犯的错误:平时不把杂牌军当人看,遇到重大战役时又希望杂牌们比嫡系还卖命。黄伯韬离的远还救的起劲,李天霞离的近却巴不得张灵甫这牛B十足看不起自己的小子完蛋。张灵甫临死前打电话向离他最远的胡涟求救:“今十数万之匪不顾伤亡向我猛扑,拉兄弟一把吧!”那句著名的电影台词“为了党国的利益,拉兄弟一把吧”。

    张灵甫为何不向离他最近的李天霞和黄伯韬求救,却要求胡涟,从兵家之道上令人匪夷所思,张与胡是黄埔同学,大概这是张唯一的理由,然而也从根本上暴露了国民党军的一个深刻问题:嫡系与杂牌,虽然国民党从形式上统一全国,但是其中的派系斗争复杂激烈不足为常人所道。蒋介石三次下野,无非都是派系斗争多导致,有人认为蒋搞派系斗争太过火,玩火自焚,而蒋也有其说不出的苦衷,不过从根本上来说蒋的斗争策略还是太露骨太让人心寒,先有东北军后有韩复蕖、刘湘,杂牌军视蒋介石的命令如虎,遵守无疑是送死,抗令更有理由枪毙。其他种种如补给待遇等等更是让杂牌军们颇有怨言。

    其实山东战场嫡系杂牌不互救援早有恶例,莱芜战役李仙洲慌乱突围2天内被歼2个军部,究其原因无非南线的74师11师根本不想救这些杂牌,否则怎会让山东三李的李仙洲选择最没出路的方案呢。杂牌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就像说某个人是亲儿子还是干儿子,得看相对于哪个爹一样。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嫡庶之分,又进一步造成了各路杂牌军更大的离心与隔阖,遂使这一毒瘤长期生长,难以割除。

    单字解释: 嫡 系 就 是 嫡 系 看 不 起 杂 牌 米 近 都 懒 得 理 结 果 把 自 已 送 上 绝 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