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汉朝之后我们才叫做汉人,而在之前,我们有个很霸气的称谓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在中国历史漫长的封建时期,汉族常常处于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他们将自己视作中原的主人,并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而自豪。这种文化认同并非始于汉朝之前。在此之前,有一个鲜为人知却极具气势的称谓,它是什么呢?

    在周朝时期,天子这一对王者的尊称逐渐确立,他们被视为天下人民的父母,统治着整个国家。这个时期的社会仍处于奴隶制度下,周天子在国都执掌政权,但在各地封建诸侯频繁,这为后来诸侯称霸埋下了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东周时期,这种现象更加突出。春秋时期出现了五霸,战国时期则有七雄,虽然表面上仍有周天子的存在,实际上各国已经各自为政。

    这个时代尚未形成明确的民族概念,各个地方的诸侯统治着各自的领土。每个地方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而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因此,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中,人们通常以自己国家的名称来自称,比如楚国的人自称为楚人,齐国的人自称为齐人。

    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各国争霸,各自展示其风采。由于尚未形成统一的思想统治模式,各国根据自身的文化和思想制定了不同的统治方式。直到秦始皇的出现,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从那时起,中原人民开始以秦人自居。毕竟,秦始皇是封建王朝的奠基者,在他强有力的统治下,谁敢不服从呢?

    在秦始皇时期,匈奴逐渐成为了威胁,对于秦人而言,匈奴是强大的外敌。因此,秦始皇下令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虽然此举引起了民间的不满和怨声,但对于秦朝的国防建设来说,却是一项重要之举。尽管秦军实力强大,只能达到让匈奴不敢侵犯中原的地步,却无力彻底消灭匈奴。随着汉朝的建立,匈奴更加猖獗。

    刘邦之能够建立汉朝,可谓异军突起。虽然实力远不及项羽,但刘邦善于用人,最终击败了项羽。项羽因骄傲自负而孤身自刎于乌江,为刘邦的天下大业铺平了道路。刘邦被封为汉王,称帝后将国号定为“汉”,汉朝由此建立。在此时,中原人士尚未形成固定的民族认同。

    中原人士忙于内战,无暇顾及匈奴。匈奴则趁机壮大。刘邦曾试图消灭匈奴,亲征大漠,但险些丧命于“白登之围”。幸得陈平用计谋贿赂匈奴单于的宠妃,刘邦才侥幸逃脱。此后,刘邦再不敢轻举妄动,与匈奴进行了和亲政策,以换取暂时的安宁。

    在汉朝文景之治的时期,国家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国库富足,军队强大。汉武帝刘彻不再容忍匈奴的侵扰,决心彻底消灭他们。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争取与汉朝友好的国家,同时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将领进攻匈奴,几次著名的战役令匈奴节节败退。

    在汉武帝之前,中国一直采取着防御性国防政策。随着财富和粮食的积累,他心生扩张统治版图的雄心。他相继发动了至少二十八场大规模战争,目标涉及匈奴以外的诸多国家,包括闽越、东越、南越、朝鲜、西南夷、西羌、车师、楼兰、大宛等。他曾言道:“拓辟疆土,如同高、惠、文、景时期几乎翻倍”,以此来使中国子孙后代“长久享受其利”。

    汉武帝坚持不降服就出兵征服的原则,同时采取了出使西域的友好外交政策,使汉朝的声望扩大。他推行了一套“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废除了百家争鸣,专尊儒术。这套管理制度得到了后来朝代的认可。从那时起,“汉人”成为了中原的代称,并流传至今。

    在古代,中国的汉人是在汉朝之后才开始使用的称谓,他们使用的文字被称为“汉字”,穿的衣服被称为“汉服”,而中国的文化也被称为“汉人文化”,汉人逐渐成为了中国的另一个代名词。在“汉人”之前,还有一个更为崇高、更为霸气的称谓,那就是“华夏”。

    从中国文明的发展史来看,最早的文化都源自中原地区,可以说中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礼记·王制》中记载着将“华”、“夏”作为中原的称呼,而将四方的民族称为“夷蛮戎狄”。这意味着当时中原人自称为“华夏”,而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则被称为夷蛮戎狄等。

    “华夏”这个称谓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阪泉之战”,即黄帝与炎帝之间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炎帝战败,黄帝建立了最初的华夏联盟,成为了早期中原文化的代表。“夏”一词源自于夏水(即汉水),而“华”则是修饰词,两者同义反复,华即是夏。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华夏”这个称谓逐渐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人们认为中国有着伟大的礼仪之邦,所以称之为夏;有着华美的服章之美,所以称之为华。华夏一词彰显了中国礼仪之邦的民族文化与气节,展现了华美与尊贵的精神内涵。

    在古代,中国文化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华夏”也可以称作“中华”、“中夏”。那时候的中原人被统称为“华夏族”。而后来,汉人主要居住在中原地区,加上汉人的名气和影响力逐渐增大,从汉朝之后,人们习惯性地将他们称为汉人、汉族,而之前的称谓实际上是“华夏”。

    “华夏”一词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代名词,代表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汉人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代表,在中国历史的变迁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汉族文化源远流长,贯穿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中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是人数最多的民族,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汉人曾一枝独秀,但如今,五十六个民族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共同谱写着祖国繁荣昌盛的壮丽篇章。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各民族将携手并肩,共同勾勒出更加辉煌的建设蓝图。他们将继承和发扬华夏文明的优秀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单字解释: 汉 朝 之 后 我 们 才 叫 做 汉 人 而 在 之 前 我 们 有 个 很 霸 气 的 称 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