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清朝灭亡时,仍欠列强7.3亿两白银,这一笔烂账,最终怎么解决?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英法各国纷纷派人向毛主席讨债,原来在清王朝灭亡时,居然还欠了他们7.3亿两白银的外债,如今他们要连本带利要回去。

    清王朝为什么欠了这么多的外债?面对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姿态,毛主席又是如何回复的呢?

    负债累累

    1854年,清王朝已经进入统治的末日,全国各地爆发大批量农民起义,其中以太平天国最为强劲,很快,太平军攻占南方大部分城市,甚至结合中西政府的特色,建立了所谓的国家和政体。

    为了剿灭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不断增加军费开支,最终导致财政赤字,入不敷出,眼看着前方士兵就要断口粮,断武器。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清政府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居然向英国提出30万英镑的贷款。

    1840年正是英国人用坚船利炮动开中国的国门,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不仅要求清政府赔款,还要割让中国的土地,短短十余年过去,清政府居然罔顾国仇家恨,与虎谋皮。

    结果可想而知,英国银行向清政府发售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高利贷,从此,让本就拮据的清财政愈发沉重。

    1874年,清政府再一次出现财政危机,一来无法支撑如慈禧,光绪等皇室成员的奢靡生活,二来也无法继续偿还后续与其他列强签订的不平等赔款,于是统治者再次想到拆东墙补西墙,向英法等国提出贷款。

    考虑到清政府江河日下,周围强敌环伺,在风险评估之后,大多数银行都不敢提供贷款,最终还是在外籍海关总署的周旋下,汇丰银行向清政府提供贷款,后来雪球越滚越大,仅利息一项就超出清政府的正常财政收入。

    除了正常向其他国家贷款之外,清政府的另一项外债来源是战争赔款。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似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成群结队驾驶着船只来到中国,利用先进武器与清政府作战,然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其中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赔款最为严重,两项加起来共计白银6.5亿两,这其中还不算利息和额外支出。

    时间已经来到世纪之交,在全国各地反对浪潮的攻击下,清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与政府权威捆绑的白银也开始贬值,这使得与中国签订赔款的战胜国担心不已。

    为了保证赔款利益最大化,欧美国家向清政府要求将原定条约规定的赔款从白银更变为黄金,按照当时世界白银与黄金的价格置换,清政府的赔款数额有所增加。

    1912年,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下诏退位,这个腐朽的封建王朝最终没落,但这些高额的外债却一直背负在中国人民身上,并在此后影响了中国几十年。

    咬牙继承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成立临时政府,由于在以清王朝进行最高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流血和牺牲,采用的是一种相对和缓的方式,所以在民国政府时期,为了显示与清王朝的传承性,所以承认了清王朝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及对外贷款,并向欧美国家允诺,民国政府会继续偿还债务,包括利息。

    之后袁世凯短暂复辟,他宣称自己是从清王朝手中接替过了皇帝的宝座,为了彰显自己是中国的正统,他也继承了清王朝签订的外债。

    到了蒋介石身上,他也自称是中山先生最忠诚的学生和信徒,是三民主义的执行者和贯彻者,当然也要继承这笔外债。

    不过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投入战争,分成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派别。

    此时的中国由于远离战场,能够及时为前线提供劳工和军需补给,两大阵营纷纷拉拢中国,为此英法等国率先决定减免中国的欠款。

    一战前期中国虽然没有明确加入战斗,但却向外输送了30万劳工,这些人在欧洲战场上辗转做苦力,很多人最后都没有活着回来。

    一战中后期两大阵营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德伊奥等国逐渐落于下风,中国看准时机向德,意,奥等国宣战。

    一战结束之后,作为战败国,德国和奥匈帝国失去了在《辛丑条约》中的外债分配权,而他们的债权被转移给日本,从此之后日本一家独大,成为中国的主要债权国。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突然向沈阳北大营的东北驻军宣战。

    此时东北在国民党政府的不作为下,短短数天时间内将东北三省白山黑水拱手让与他人。

    随后日本人扶持清废帝溥仪在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政府,并以此为根据地,出兵越过山海关,向中国腹地逼近。

    1937年,日军再次发动七七事变,对中国展开大规模侵略,并于同年在上海与中国军队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淞沪会战。

    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进行惨无人道的杀人游戏,并以此为乐,短短几天时间内残害了30万中国同胞,而在战争的背后,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即便到了兵戎相见的时候,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仍在偿还所谓的日本外债。

    按照日本人的说法,债务与军事和政治问题应当独立看待,也就是说哪怕他们现在正在践踏中国的土地,蹂躏中国的国民,但却丝毫不能影响他们与清王朝曾经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难以想象蒋介石政府每年向日本人缴纳上亿的赔款,而他们却用这些赔款来研发武器装备部队,然后对中国发动战争。

    中国人用自己的血汗钱换来了这一场生死劫难,直到1939年,蒋介石政府在大范围财政危机到来之前宣布停止缴纳日本外债。

    另起炉灶

    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迎风飘扬,一个崭新的中国政府成立了,就在4万万中国人奔走相告的同时,欧美其他国家也长出了一口气——终于又有新的负债人,钱有着落了。

    近乎在新中国成立的同一时间,那些在国际舞台上封锁中国,鄙夷中国的资本主义国家却纷纷向中国政府要求继续偿还外债。

    他们认为新中国政府是清王朝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延续,按照中国的古话父债子偿,而且还详细计算了从1939年蒋介石断缴之后的所有利息。

    面对这些咄咄逼人的嘴脸,毛主席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选择。

    在接见外国代表时,毛主席表示:“这些年中国人受的苦已经够多了,背的债也够多了,从今以后我们不背了。”

    说到底,清王朝签订的一系列外债根源在于统治者的腐败和无能,与中国的老百姓们又有什么关系呢?统治者的过失为什么要让百姓们来承担呢?

    同理,新中国政府不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也不是软弱的南京国民政府,他们的过失,新中国也不承担。

    于是毛主席提出了他对外交政策的三个想法:“另起炉灶”、“一边倒”、“收拾干净屋子再请客”。

    所谓的一边倒,是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遭到资本主义阵营国家全面封禁的困难时刻,与其为了打破外交新局面,碰的头破血流,不如一边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先休养生息,完成战后重建,在国家实力强盛之后自然有选择的机会。

    而另起炉灶,就是指新中国对于清王朝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外债务一概不予承认。

    新中国是一个崭新的国家和政体,与清王朝和民国政府并没有所谓的继承关系,自然也不会陷入正统陷阱,毛主席说新中国要为人民服务,一切人民的负担都要减去。

    最后是收拾干净屋子再请客,主要针对的是盘踞在西南的国民党参与势力以及台湾地区,毛主席希望新中国先将国家规划好,治理好,然后再进入国际舞台。

    他始终认为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拥有相对应的国际地位。

    就是在毛主席一系列高瞻远瞩的定调下,背在中国人民身上几十年的外债终于被全部砍掉,此举当然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进而引发大规模的经济和国际制裁。

    不过祸福相依,正是因为他们将中国逼入孤立无援的绝境,使得中国政府在短时间内发展起了工业和制造业。

    而且在1950年~1953年间,一场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气势和威望,连资本主义阵营的老大哥美国都败下阵来,此后再也没有其他国家敢在中国面前提起所谓的外债。

    单字解释: 清 朝 灭 亡 时 仍 欠 列 强 亿 两 白 银 这 一 笔 烂 账 最 终 怎 么 解 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